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的崛起有哪些独特之处,对唐代有何影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0:55:22    

都有女人能顶半边天,但在唐朝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女皇帝,不仅做到了统治地位的顶峰,更是成为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为什么她能够做到别人却做不到,她的崛起究竟有那些独特的地方,而伴随着她的统治,又对唐朝以及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

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在古代社会当中,伴随着君主集权制的出现,男权至上更加明显,男尊女卑等等词语,都能够看出在古时候男人的地位一直都是比女人要高的多。

然而在唐朝的时候,武则天就打破了这一规律,以女子之身成功做到了最高的地位,成为了那权力最大的掌控者。

从武则天上位来看,她的崛起之路的确有着独特之处,从一个普通的后宫人才逐步登上皇帝的宝座,这在历史中也仅此一例。

武则天本人是非常善于运用智谋和权力的一个人,在她还未上位之前,就已经开始不断的结交那些重要的官员,开始建立专属于她的关系网和势力网络。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端,想要得到更多的权力就必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武则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利用自己手中的力量来进行各种政治手段,排除异己的同时巩固自己的地位。

如果没有高超的洞察力,这些政治手段根本就无法让她完成称帝的霸业,而武则天就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很多时候都能够抓住那对自己有好处的机遇,成功实现逆袭。

在王皇后与萧淑妃争斗的时候,她就曾借此机会回到皇宫之中,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在唐高宗去世的那一刻,她在第一时间把持朝政,巩固自己地位的做法,无不是在说明她对时机的把握。

这些机遇稍纵即逝,把握住了就让她一步步的走向了权力巅峰,而这些也是她成功的关键因素。

而武则天在登基之后,更是推行了很多的政治变革,这一系列的做法,不仅对唐朝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即便是发展至今,很多改革依然对现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唐朝的影响

武则天毕竟是依靠着自身才华的能力上位的,这也让她对人才有着独到的间接,同时在她的统治下,更是加强了对人才的选拔,推行科举制度选拔贤能的一些措施,大大的加强的政治的稳定性和效率。

也正是因为她的一系列变革,更是直接打破了传统门阀贵族垄断的局面,为此后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同时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对经济发展也进行了有效的推进,大兴水利工程,鼓励开垦荒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税收促进农业发展,这也让唐朝成为了当时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

而她的这一系列举措,尤其是在农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上,对后世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不仅如此,武则天在政期间,同样在对外战争上也有着独到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唐朝边疆安全的同时,也在打击边疆那些其他民族的骚扰和地方叛乱。

她的这一行为,不仅稳定了唐朝的边疆形势,更是对唐朝后续的安定和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唐朝后期的盛世有着突出的贡献。

毕竟武则天是一个女皇帝,在她上位之后更是提升了当时女子在社会当中的地位,针对当时的婚姻制度和守孝制度进行了改革,着重的提升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上以及家庭当中的的地位。

而随着武则天推出的“女宰相”一职,更是让女性在官场上有了用武之地,让女性参与到政治当中,这样的举动同样也给后世女性地位提升起到了非常良好的开端和历史借鉴。

把持朝政的女性

虽然说武则天是唯一的正统皇帝,但在历史的场合里面依然还有不少将权利和地位做到极高的女性,虽然他们没有得到正统皇帝的地位,但在当时也对权力有着很大的掌控。

最为出名的就是清朝末期的慈溪太后了,虽然她没有称帝,但在当时也算是朝政实际的掌控者了。

数次的垂帘听政,可以说控制了当时清朝朝政大权数十年时间,但因为她那重用权臣对外妥协的做法,对内却不断镇压,不断加剧清朝的危机和矛盾,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衰落和灭亡,她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与她有着截然相反的还有吕雉吕后,作为中国历史史书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皇太后身份的女人,她也曾经掌控实权,把持朝政多年。

但吕雉在把持朝政的时候,却做出了非常多的改革和贡献,鼓励民间藏书献书,为此后的文景之治可以说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和开端,对朝代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战国时期秦国境内,到了秦昭襄王继位的时候,他的母亲秦宣太后就以母后之尊把持朝政多年。

手中有权利,她也很聪明,在她把持朝政期间,不断稳定秦国的朝政,同时不断的发展国力,而这也为后续秦国的政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类似的女性有很多,但在古时候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下,想要做到如此地步可以说是非常艰难,也正是如此,武则天者唯一正统皇帝的身份才最让人感到惊讶,这些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在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还有她们的影响力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