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孙悟空的师父是菩提祖师,可是菩提祖师在三界没有人知道。那菩提祖师的真实身份是谁呢?以他的本领,在三界之中,应该罕有对手。他只教了孙悟空七年,孙悟空就能大闹天宫。要是他教了孙悟空七十年、七百年,孙悟空会厉害成什么样子?
菩提祖师被别人尊称为祖师,他没有明确这个称呼。这说明他确实是有这个资格的,否则的话,他怎么会让别人这样胡乱称呼?他既然是祖师级别的神仙,自然有人知道他。就算他隐居很久了,那最多也就是晚辈的神仙不知道他。但是如果说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玉帝以及如来等人都不知道,那就说不过去了。他们肯定是知道的,只是不方便说出来而已。
那么什么样的人使他们很是忌讳?只能是和他们有过节的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便去找这个人算账。纵观三界,结合封神大战来看,这个人只能是通天教主。通天教主本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的师弟,可是他们之间在封神大战时,结下了梁子,通天教主还因此被三人的师父鸿钧老祖软禁在紫霄宫。
通天教主既然被软禁起来,怎么又跑去灵台山呢?要知道这个时候距离封神大战,已经过去了五百年。鸿钧老祖不可能永远把通天教主关起来,毕竟通天教主是他的心爱的小徒弟。因此鸿钧老祖见大局已定,截教已经瓦解,自然会放了通天教主。但是又不想让通天和另外两个徒弟起争执,便让通天隐姓埋名在灵台山隐居,这是最正常的事情。
因此,菩提祖师其实就是通天教主的隐居后的化名。虽然西游里没明说,结合封神来看,他就是通天教主,从下面几个方面也可以得到验证。
首先菩提祖师有教无类,管他是人是兽,他都是来者不拒。这和通天教主的做法,完全一致。如果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肯定会嫌弃孙悟空是只猴子,而拒绝收徒。至于西方都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他们从不教授徒弟,只抢人家的徒弟当属下。所以在封神大战的时候,西方教来来回回就是他们两个,可没有见他们带一个弟子过来。
其二,菩提祖师只负责教徒弟本事,从来不管徒弟的精神修养。把封神里的截教弟子的个性和孙悟空的性格做个对比,就知道他们很多地方相似。非常自傲,还胆大妄为。多宝道人敢对太上老君出手,彩云仙子敢攻击元始天尊,这和孙悟空不怕如来一样。
其三,天下那样大,一只野猴子怎可能走到菩提祖师的洞府附近。还那样巧合的遇到好心的樵夫来指点,一切其实都是事先安排了的。这个樵夫自然是有人变化而成,那他是谁呢?毫无疑问,是通天教主以往的得意门生,最有嫌疑的就是多宝道人和金灵圣母。
这两人是通天教主的最信任的弟子,否则就不会让多宝道人主持诛仙阵、金灵圣母主持万人阵。可是多宝道人这时已经奉太上老君之命,成了如来佛祖,自然没有时间来管这事。金灵圣母这时是坎宫斗母,就方便得多。
其四、封神大战时,截教大败被解散,通天教主自然不甘心,可又不能明着反击,毕竟已经失去了实力。但教出个狠角色给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添堵,和恶心他们一把,他还是很愿意做的。所以通天教主暗中嘱咐金灵圣母替他物色人选,是非常有可能的。
其五,孙悟空是通天教主的徒弟。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等自然知道,从身手就看得出来。他们可不愿为一只猴子再和通天教主结怨仇了。不然太上老君随时丢个法宝就分分钟秒杀了孙悟空,哪能让他如此嚣张。两个大佬不出手,其他人更不会出手。
所以孙悟空大闹天宫打的热闹,实际上不过是演戏,只是孙悟空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多牛。其实天庭厉害的神仙一大把,不说别人,只要三霄娘娘祭出混元金斗,一百个孙悟空也跑不了。那三霄为什么不出手,自然知道了孙悟空是通天教主的弟子,也就是她们的师弟,又怎会出手?
后来孙悟空一上西天路,就知道不是那样回事。结合西游路上孙悟空的态度变化,越到后面,孙悟空对天庭越来越恭敬,可见他自己也知道了大闹天空的时候,人家都在假打的了。
因此,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只能是通天教主。也只有道家才称祖师,如果是准提道人或者如来佛祖的话,那应该称佛祖才是。
赵武灵王的谥号可能是中国古代独一无二的,因为其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前面的武是美谥,而后面的灵则是典型的恶谥。从这个谥号就能看出后世赵君在评价他的时候内心有多复杂。作为战国最为杰出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雍绝对是同时代的另类。在秦国日益崛起,其他诸侯不得不对秦国虚与委蛇的时候,他却在琢磨如果打击秦国!不
2025-09-06 11:21:43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