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李贺生平简介 :这一生,太短;这一世,太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04 08:32:05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唐宪宗元和二年秋(807),秋试开考前夕,韩愈的府邸上,来了一位年轻人,这人便是有“鬼才”之称的李贺。

那时的李贺尚且寂寂无名,为了给科考增加些砝码,他便向时任国子博士的韩愈,投上了自己的诗歌,这便是《雁门太守行》。

敌兵滚滚而来,如墨云翻卷,似要催倒城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泛出金色的光芒。

无边秋色里,号角声响彻长空,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为了报答国军的赏赐与厚爱, 甘愿手持宝剑为国血战而死。

在这首诗里,用语的奇诡,色彩的秾艳,已能展现出李贺幽僻冷艳的诗歌特色。



《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对于仕途,李贺原也是怀着憧憬的,他希望自己能一展才华,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

却没能料到,自己连入场的资格都没有。

元和五年(810)年底,李贺赴长安应进士举,却得到了一个绝望的消息:

“你父亲名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按规定,你得避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数十年苦读,只落得个郁郁而归。此中沉痛,又有谁能知晓呢?

《金铜仙人辞汉歌》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元和六年(811)五月,李贺在宗人的引荐下,被任命为奉礼郎。这是一个从九品上的小官,主要在朝会和祭祀的时候,负责座次,安排祭品,主持礼拜。

不但卑微如奴仆,且劳顿枯燥,无论风雪,都要照常值班。

李贺苦闷、郁郁至极,在《赠陈商》中他这样写道:“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牢落长安”三年,李贺终于托病,辞官归家。路途之上,他写下了这首诗。

面对大唐王朝的衰颓之势,身世的悲凉、仕途的失意,李贺将深挚的悲痛都写在了这首诗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以无情的天公也会伤情变老,来反衬出有情人心中无尽的波澜。设想奇伟,而深沉感人,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后世对这句话更是多有借用,如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明代孙蕡 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秋来》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凄冷的秋夜里,一盏孤灯,万籁秋声。诗人的心却为着无人赏识而暗暗凄苦,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所写下的这些呕心沥血的诗篇,究竟又会有谁来赏玩而不致让蠹虫白白蛀蚀成粉末呢?

长夜里,诗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衰灯明灭间,他仿佛听到冷雨敲窗,淅淅沥沥。

他仿佛看到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来吊问他这位书客了,又仿佛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

在这首诗里,诗歌中弥漫着的死亡氛围,充斥着的鬼神、坟墓、鲜血,已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了李贺幽僻冷艳的诗歌魅力。阴森料峭,鬼魅飘飘。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zhāo)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他感叹时间无可抵挡地流逝,生命无可避免地消亡。

他于是要做斩龙的少年,斩断神龙的足,咀嚼(jǔ jué)神龙的肉,让它白天不能巡回,夜晚不能潜伏,从此老者永不再死,少年永不哀苦。


曾经他骑在毛驴上,珍重地将一片片纸张上的佳句放入锦囊里;

曾经他伏在油灯下,一字字整理白日所得,似要将心呕出来才肯罢休;

曾经他要做英雄大丈夫,驰骋沙场;要去做斩龙的少年,留住青春;

曾经他独自守着窗前,在晚唐漫漫的长夜里,脸色苍白,眼睛里却飞舞着各色幻想。

曾经,他曾那样热烈地爱着这个人间。

可他终于没能做成斩龙的少年,生命便已过早地萎谢。

27岁的辰光太短,短到他还没来得及安顿好那些“呕心沥血”得来的诗句,短到对于人世他还留有那样多的遗憾与眷恋。

27岁的辰光也很长,长到千年后的我们,仍旧吟哦着他的诗句,不知疲倦。


相关文章

关羽北伐时,为何让糜芳、傅士仁留守后方,没其他人可用了吗?

公元219年,刘备击败曹操,夺取了汉中之地。自然鼓舞了镇守荆州的关羽,于是,他在这一年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先是包围了曹仁,后者苦苦支撑,所以向曹操求援。不久之后,于禁、庞德前来支援。但是,关羽通过水淹七军,成功俘获了于禁、庞德。到了这个时候,关羽威震华夏,来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过,关羽的强大引起

2025-09-11 02:30:27

商鞅,张仪,范雎和李斯皆为外客秦臣,结局如何,谁下场最惨?

说到先秦时期的诸侯秦国,我们并不陌生,其先祖“非子”凭善养牲畜而受封秦地,始建秦国,后于六世君主襄公时出兵援救宗周王城镐京,并护送幽王原太子姬宜臼东迁都城于洛邑,自此开启东周时代,而秦国也因功正式位列诸侯之身,并得到宗周无力再控制的岐山以西土地的征伐大权。随后秦国日渐强盛,经襄公、文公、宪公、武公、

2025-09-11 01:36:06

凭关系上位的赵胜“利令智昏”,不配为“平原君”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该如何看待天才少年霍去病的英年早逝?

霍去病这个青年名将在历史上一直拥有极高的人气,一是因为少年天才的人设本就讨人喜欢;二是因为他鬼斧神工的军事表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三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给了世人无限的惆怅和遐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霍去病表示不服,同样是几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凭什么他就这么优秀呢?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姨丈、好舅舅、好姨妈吗?

2025-09-10 03:16:13

孙膑的智谋有多高明?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只是复仇的第一步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