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时期,天下水利未兴,河道淤堵,洪水时常泛滥,淹没农田和庄家,百姓不胜其扰。尧遂派遣鲧治理水患。鲧奉命治水九年,水患依然不断,鲧因治水不力遭到放逐。禹继承父志,总结经验,认为治水堵不如疏,于是带领族人修渠挖沟兴修水利,开始长达十三年的治水历程。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水患得到了有效控制,华夏九州的水系网络也基本成型。
传说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恰逢他的妻子分娩,他听到了婴儿降临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并没有回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他大公无私尽职尽责的优良品性。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治水本非一日之功,再着急也不急于一时,过程中顺路回家看看妻儿不是很正常吗?为什么大禹过家门而不敢入呢?是在顾忌什么?简单概括一下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其一、理解性偏差,三过家门其实并不是真的经过家门口,以当时洪水时常泛滥的环境来看,大禹的房子不太可能建在河边,应该是建在离河边较远的高地或者小山上,这样大禹想回家是要耽误一些时间的;其二、他是奉命治水,属于公干,不能擅离职守,再加上他父亲治水不力被放逐,他也有点属于戴罪立功,不想落人口实;其三、使命感,他想为族人谋福祉,做更多实事,不想隐私非公,所以舍小家为大家。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直都是口口相传的美谈,第三次路过家门时他儿子的表现,让我想起了最近看过的一个视频:为了抗击疫情,一位警察同志几天都没有回过家,他妻子带着儿子来到他的工作岗位上,他儿子拼命拽着他的衣服,要爸爸和他一起回家,说爸爸已经好多天没回家,好多天没抱他,没有陪他玩了。而他只是摸摸孩子的头,稍作安抚,把孩子抱上了车,让妻子带回去,自己又回到了岗位上。
看着有点心酸,我们井然有序的美好生活,其实是无数像这样兢兢业业奋斗在一线的战士们放下了自己的天伦之乐,用血汗在为我们守护。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更应该学会珍惜。愿世界和平,一切安好,战士们可以安然卸甲,不必枕戈待旦。
根据《旧唐书》记载,袁天罡曾周游天下,偶遇杨夫人,见她家贵气冲天,于是好奇提出要看她孩子的面相。当杨夫人抱出尚在襁褓的武则天时,袁天罡给予了高度评价:“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说完这话,他又捋着胡子摇了摇头,轻声在杨夫人耳边说:“若是女孩,将来必为天子。”武则天长大后,居然一语成谶。她虽然称帝之路历经
2025-04-29 01:27:15“巾帼英才扭乾坤, 一代女皇绝古今。”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英雄人物和君主王爵。众所周知,在那个封建传统的社会背景之下,能够担任重任并且走上登上皇位的只有古代的男子。而且,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女子的权力往往都是被剥夺和压迫的。更别说能有机会出人头地。绝大多数的女子都依附男人生活。然而,一直到了
2025-04-29 01:20:05在追逐皇帝的宝座的残酷角逐中,武则天为了确保她登上这一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要应对朝中的异党,还需处理叛乱带来的混乱。她铁腕而果断地清除异己,将权谋之手伸向了李氏宗室,一场残酷而不可避免的权谋之战正式展开。恐怖政策武则天深知政权的不稳定性,于是她将目光转向了李氏宗室。在权谋的旋涡中,她冷酷地痛下杀手,
2025-04-29 01:18:48秦庄襄王二年,上将军蒙骜率领30多万秦军大举东进,终败于信陵君斡旋下的六国合纵。然而胜秦之后,本该风光无限的信陵君却再次被罢,郁郁而终。秦庄襄王就在秦军战败的此年冬天,被贬黜的行人府长官王绾便带着丞相吕不韦的殷殷嘱托出使魏国了。王绾此行的目的很明确,编造谣言,用间魏国君臣,陷害信陵君,为秦国日后东出
2025-04-29 00:44:00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斯时,赵国有一处士毛公,隐居于博徒;有一处士薛公,隐居于卖酒之家。信陵君素闻其贤名,派朱亥授命访之,二人匿不肯见。忽一日,信陵君跟踪二人,知毛公在薛公之家,不用车马,单派朱亥一人跟随,微服徒步,假作买酒之人,直造其所,与二人相见。二人刚据垆共饮,信陵君遂直
2025-04-29 00:06:0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