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谁|:老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6 09:32:34    


『孔子的老师,道家学派创始人,骑青牛翩然游世。』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著作。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法自然”。老子说的“自然”就是事物的自然本性。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但“道”对万物却是“生而不有”,丝毫不干涉事物的自然发展过程,这就叫“道法自然”。

  《道德经》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古代,时至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挖掘价值。《道德经》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珍贵文化遗产。《道德经》中许多思想都值得我们现代人认真挖掘,并予以诠释为后世所用。

孔子求学老子

孔子曾问礼老子,老子所赠之言,让孔子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点醒了孔子,也值得我们受用终身。

孔子:“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孔子拜访老子,老子临别赠言于孔子:“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译:有人聪明能干,善于明察世故,却遭受蒙难,是因“好讥人之非”,喜欢讥讽嘲笑别人是非,议论别人。有的人伶牙俐齿,善于辩论而通达,却招来祸害,是因为“好扬人之恶”,喜欢宣扬别人的不好,人永远要保持谦逊,不要自以为高,不要自以为上,否则会给自己招来祸害。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史记》记载,老子忠告孔子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权术,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修身,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为。

▲老子骑青牛图

老子究竟何许人?

关于老子的籍贯自古便有争议,有河南鹿邑说、安徽涡阳说。在史书上,老子是哪里人未能明确。

  西汉刘向《列仙传》:“老子姓李名耳,陈人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

  《庄子》释文引司马彪《庄子注》:“老子为陈国人。”

  《辞海》记载:“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太清宫。传为老子诞生地。”

  后汉郡国志:“苦春秋时曰相。边韶老子碑:老子,楚相人也。”

相关文章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齐国名臣邹忌,到底是辅佐齐威王称霸的贤臣,还是嫉贤妒能的奸臣

01韬光养晦,邹忌等待好时机故事要从齐桓公田午十八年(前357)说起,那一年齐桓公逝世,他的儿子田因齐即位,史称齐威王。大家会好奇齐国不是姜太公的封地吗,怎么会变成姓田的呢?因为这里有段比较复杂的权力更迭,那就简单交代一下,陈国公子灭国后,逃到了齐国,改为田姓,不断实行仁政,一步步攫取姜氏的权力。等

2025-09-03 03:02:33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邹忌描写成一位善于自省而又清醒的人,看起来着实是齐国的贤臣。成语“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两位很有才能的人。在当时的齐国,邹忌相当于是丞相;田忌是宗室,在孙膑的帮助下善于军事,田忌和邹忌,也就是一将一相。我们能在田忌和邹忌身上看到传说中的将相和吗?事实上,邹忌不

2025-09-02 01:16:3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