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中国战国时期的四大兵圣都是谁?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9 09:02:37    

“兵者,诡道也!”——孙武。

孙武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简称兵圣,著有《孙子兵法》享誉后世。

到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兵家依旧是人才辈出,更是有乐毅、李牧、廉颇等享誉后世的名将。

但是,以其中四人的成就最高,被评为战国的兵家四圣,下面,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吧。

孙膑剧照

四、孙膑

孙膑,字伯灵,生卒年不详,孙膑可谓家知户晓的历史名人,他的历史事迹“田忌赛马”更是入选小学教科书。

孙膑最大的成就便是桂陵之战中用围魏救赵的声东击西之法,击败庞涓的魏国军队,从而天下闻名,著有兵书《孙膑兵法》。

故而,兵家后世尊称孙膑为“次圣”或者“计圣”。

尉缭子剧照

三、尉缭子

尉缭一生事迹,史籍载之不详,大约活动于魏国由安邑迁都于大梁的历史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因称尉缭。

尉缭最大的成就便是制定策略给秦王嬴政,并最终灭掉六国,终结战国时代,并著有兵书《尉缭子》。

被后人称为——“尉圣”。

白起剧照

二、白起

白起,中国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中歼灭战的始祖!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战中料敌如神,出奇制胜,威震六国 ,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白起是歼灭战的始祖,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长平之战,更是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

战国时代共计二百余年,合计约战死300万左右,其中有一百多万便是白起所杀,故而白起又有“人屠”的称号。

吴起剧照

一、吴起

吴起,卫国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他开始学的儒家后改学兵家,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吴起是个军事奇才,一生辗转鲁国、魏国、楚国,最后因变法得罪贵族在楚国被杀害。

吴起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帮助诸侯国迅速成长变强,在魏国时用5万兵马打败了秦国50万大军。

吴起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军事家,既能上马亲自带兵打仗,又能自己治军训练士兵。战国时期的第一支特种作战军队——魏武卒,便是吴起的杰作。

吴起不但能进行政治改革,还会写书立传,他写的兵书《吴子兵法》也是广为流传。

与孙武并称“孙吴”,更是被封为兵家“亚圣”。

相关文章

浅析武则天生平功与过,对唐朝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唐朝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她的生平和在位期间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则天(624年-705年),原名武曌,字则天,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其家族在唐朝时期一直担任官员。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官僚家庭

2025-04-19 04:13:18

信陵君是怎么窃符救赵的?

导语:公元前260年,赵国45万大军,在赵括的错误战略下,悉数在长平被杀。两年之后,秦军在王陵的率领下,兵临邯郸城下并加以重重围困。可是,经过两年的对峙,秦军不断地增添人马,却始终难以攻克邯郸。而镇守邯郸的,就是赵国名将之一的廉颇。只因为白起不忿范雎,所以坚决不出征,秦王只能用王龁替代王陵。所谓千金

2025-04-19 02:43:49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信陵君毁废而亡

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韩王往吊,其子荣之,以告子顺。子顺曰

2025-04-19 02:00:42

中国首位有杰出贡献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卓越成就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于盛唐时期改国号唐为周,开启了长达15年的武周政权,后又还权利于李唐后人。武则天住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得到全面发展,在文化建设上也是独树一帜,取得了非凡的功绩。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弼,

2025-04-19 01:45:28

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到底是怎么偷得虎符?

信陵君身为皇家子弟,魏安釐王的兄弟,绝对是魏国的核心高层。但是为了打败侵略赵国的秦国人,反倒巧妙利用自己的人脉和魏安釐王妃子,取得调兵虎符,救援赵国。或许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魏国人要对赵国这么上心,事实上,早在魏文侯时期魏国就一直注意着和邻国赵国和韩国的关系,并建立了三晋联盟,只是后来的魏国君主

2025-04-19 00:56:1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