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四圣”究竟是哪四个人,如果把他们放在一起做个对比的话,谁又更加的厉害呢?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兵家四圣是对中国古代兵家的四位战略家与军事家孙武膑缭的通称,又特指先秦对战略与战争研究的派别的四位杰出人士。孙武膑缭分别是孙武、吴起、孙膑和尉缭等四人的统称。兵家四圣的重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兵家四圣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兵家主要代表有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他们的著作留传下来的有:《孙子兵法》、《吴起》、《孙膑兵法》、《尉缭子》等。这些著作均是当时战争和治兵经验的总结,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包含有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战的哲理。
兵家四圣都是军事家,而军事家是指对战争和军队编成、军队制度等军事领域提出宏观或客观的思维,并有著作传世,对当今军事有过重要影响的个人。
军事家比名将比理论性更强一些,名将比军事家实践更胜一筹,有的人既是军事家又是名将(如吴起),在排列的过程中也算军事家。也有些名将是军事家也提出过先进性的理论但却未见其著作传世、对现代影响不深,故当做名将排列之未能列入四圣。
1、兵圣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孙膑的先祖。
一幕教王妃列队成为古今执法严明的典故,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60万楚国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几近覆亡楚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后因伍子胥故辞官,不知其终。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其本人也被后世誉为“兵圣”。因其著作对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影响之深远、成书年代之久远兵圣孙武誉为“第一军事家”当之无愧。
2、亚圣吴起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一说山东省曹县东北)人。早期投笔从戎,为将生涯中几无败绩败绩,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更是被记进《资治通鉴》。
不仅在军事上造诣很深而且也长于法家,为楚国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继商鞅后另一位改革家。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
据《吴子兵法》记载,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土地千里。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3、计圣孙膑
孙膑(公元前?-前316年),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山东鄄城人。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其著作《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汉书·艺文志》兵家权谋论著中记载孙膑著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孙膑兵法》自《隋书·经籍志》便不见于历代正史文献著录,失传近1700年,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才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计圣孙膑在战国以计谋出众而闻名。
4、尉圣魏缭
尉缭(生活在公元前战国后期),魏缭生卒年不详,战国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原姓魏,名缭,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游说,被任为国尉后,改称尉缭。尉缭在战国时期有两人,其中一人为魏惠王时期的隐士,另外一人是秦王政时期的国尉魏缭。
因同在战国,容易混淆。尉缭在史书所提及的一般指秦始皇时的大梁人(今河南开封)魏缭。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关于尉缭的身世,兵家都倾向于后者,在终年征发的春秋战国时代,没有先进的军事理论做指导是很难锋战必胜,况秦能统一六国,完成这样大的军事战略缺了尉缭是很难达到的。
他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曾策杀赵国武安君李牧并协助制定了郡县制,是韩信的师傅。尉圣魏缭更是以大一统的军事、政治思想闻名于世。他所著的《尉缭子》一书,在古代就被列入军事学名著,受到历代兵家推崇,与《孙子》、《吴子》、等在宋代并称为《武经七书》。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唐朝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她的生平和在位期间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则天(624年-705年),原名武曌,字则天,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其家族在唐朝时期一直担任官员。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官僚家庭
2025-04-19 04:13:18导语:公元前260年,赵国45万大军,在赵括的错误战略下,悉数在长平被杀。两年之后,秦军在王陵的率领下,兵临邯郸城下并加以重重围困。可是,经过两年的对峙,秦军不断地增添人马,却始终难以攻克邯郸。而镇守邯郸的,就是赵国名将之一的廉颇。只因为白起不忿范雎,所以坚决不出征,秦王只能用王龁替代王陵。所谓千金
2025-04-19 02:43:49王使人行万金于魏以间信陵君,求得晋鄙客,令说魏王曰:“公子亡在外十年矣,今复为将,诸侯皆属,天下徒闻信陵君而不闻魏王矣。”王又数使人贺信陵君:“得为魏王未也?”魏王日闻其毁,不能不信,乃使人代信陵君将兵。信陵君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以酒色自娱,凡四岁而卒。韩王往吊,其子荣之,以告子顺。子顺曰
2025-04-19 02:00:42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于盛唐时期改国号唐为周,开启了长达15年的武周政权,后又还权利于李唐后人。武则天住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得到全面发展,在文化建设上也是独树一帜,取得了非凡的功绩。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弼,
2025-04-19 01:45:28信陵君身为皇家子弟,魏安釐王的兄弟,绝对是魏国的核心高层。但是为了打败侵略赵国的秦国人,反倒巧妙利用自己的人脉和魏安釐王妃子,取得调兵虎符,救援赵国。或许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一个魏国人要对赵国这么上心,事实上,早在魏文侯时期魏国就一直注意着和邻国赵国和韩国的关系,并建立了三晋联盟,只是后来的魏国君主
2025-04-19 00:56: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