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称霸西戎,善于招揽人才的秦穆公,却也在制度上损失了难得的人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1 10:02:15    

在春秋时期,称霸西戎的秦穆公,可以说是秦国统一六国前最出色的国君。

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

他治国有方,不仅体现在对国家的内外管理上,也体现在对人才的慧眼识珠和知人善任上。

像历史上,我们熟知的著名人物百里奚,蹇叔,由余,就是得秦穆公破格提拔的结果。

这三人,虽然出身低下,但不妨碍得秦穆公的赏识和重用,士为知己者是共通的道理,这三人也不例外,都竭尽心力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

秦国名相百里奚

所以其他地方各方面的人才听说秦穆公的求贤若渴,都源源不断地来到秦地,想一展抱负。

但秦穆公时期,秦国在礼葬上还实行的是残酷的人殉制度。

所以这也让秦国失去了难得的人才,造成永远都无法挽回的损失。

比如《左传》里就有这样的描述:

“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任好即秦穆公的名字,是说秦穆公去世时,也用了大量的人殉下葬,其中就包括善于驰骋沙场的子车氏三兄弟,国人觉得很惋惜,于是就有了《诗经.秦风》里的哀赋《黄鸟》。

《黄鸟》里非常的写实,是这样描述的: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诗经里说这三人都是战场上百夫莫开的猛将,但有秦国的制度在,没办法,这三个人尊从上意,必须随穆公陪葬。

临其穴,惴惴其栗,写得很生动,三人看到已经挖好的墓穴,即将要被推下去,都表现出惊恐不安的神情。

试想,人活得好好儿的,谁想就这样心甘情愿地被终结生命呢?谁不眷恋这还能一展抱负的世界呢?

所以做诗的作者不禁发出感叹,如果能不让这几位英雄殉葬,人们愿以百人为之赎身。

人殉制度

据记载,秦穆公下葬时,陪葬的人数总计有177人之多,可见有多少有才之士遭遇了不幸,更不用说其他诸多显赫贵族的陪葬情况了。

当然殉葬制度做为奴隶社会的一种常见制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阶段性,从这个角度,也不必过分苛责什么。

不过在秦穆公去世后,有人也发出“良才尽死,国势陡衰”的哀叹,那么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直到秦献公时期,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时,秦国国力才又有了明显起色。

所以一个国家国力的体现,其实是制度的体现,重要的外在之一就是对人才吸引力的体现,各行各业人才济济,高手如云,这个国家不想强大都难。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