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宋太祖赵匡胤离奇暴毙驾崩。
十月二十一日(976年11月15日),赵匡胤弟弟晋王赵光义即位。
大名鼎鼎的宋太宗就此上线。
《赵匡胤传奇》宋太宗赵光义剧照,邵峰版赵光义是迄今最经典的,将赵光义阴柔展现得淋漓尽致
至道三年三月二十九日(997年5月8日),宋太宗赵光义驾崩,享年58岁,总计在位21年。
整个宋朝有18位皇帝,宋太宗是最具争议的一个皇帝,没有之一。
这是因为,宋太宗执政期间存在很多黑点。
对内,宋太宗继位后,并没有减轻百姓负担,宋朝苛捐杂税,赋税依然很重,而且他为笼络人心,肆意扩大官僚队伍,为宋朝三冗埋下隐患,再加上他过度崇文抑武,为宋朝武力不振埋下伏笔;
对外,宋太宗两次北伐辽国,收复幽云十六州失败,被迫改而实行守内虚外政策,导致宋朝军事实力逐渐衰弱,同时对党项人处置失误,最终导致党项人建立西夏。
尤其是宋太宗两次北伐辽国失败,成为“不知兵”的皇帝代表,饱受后人争议,坊间甚至调侃他为高粱河车神。
宋太宗画像
诚然,宋太宗的军事水平实在令人捉急,可实际上宋太宗其实是一个有为之君。
宋太宗在位期间,对内劝课农桑,恢复生产,开垦荒地,发展经济,加强文治,奠定宋朝政治框架;对外收漳泉,降吴越,灭北汉,彻底结束十国乱世,局部统一中原地区。
这样的成绩,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一个非常出彩的皇帝。
而且,宋太宗对宋朝的影响仅次于宋太祖,其个人能力也位居北宋皇帝前茅。
宋太宗赵光义剧照
总的来说,宋太宗不是开拓型皇帝,开疆拓土,征伐四方不是他的强项,可他却是一个合格的守成型皇帝,正是他励精图治,让北宋没有步五代后尘,平息中原大地百年战乱。
可是在野史中,宋太宗却是被黑得最惨的宋朝皇帝。
由于宋太宗上位并不太光彩,千古悬案烛影斧声让他始终背负弑兄篡位的恶名。
因此,在各种野史中,宋太宗都是一个阴险狡诈、心胸狭窄的小人形象。
野史记载的宋太宗是个生化专家,他至少用毒害死了哥哥赵匡胤、南唐后主李煜、吴越末代国君钱俶。
好吧,真实历史上宋太宗心胸确实不怎么宽广,行事也偏于阴柔。
野史黑黑他也属正常,但也不能什么黑锅都往他身上扣,赵匡胤之死属于千古悬案不说,李煜和钱俶之死,和他真没什么关系。
更离谱的是,在一些野史中,宋太宗是一个荒淫无度的好色之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比如,野史记载,宋太祖灭亡后蜀后,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被宋太祖纳入了后宫。
可当时还是晋王的宋太宗看上了花蕊夫人。
宋太宗赵光义剧照
有的野史说,宋太宗趁哥哥不在,强暴了花蕊夫人;
而北宋末年著名奸相蔡京之子蔡絛写的《铁围山丛谈》更是记载,后蜀灭亡后,宋太宗也喜欢上了花蕊夫人,可惜被哥哥捷足先登。
宋太宗气不过劲,自己得不到的就要毁了她。
于是,他有次趁宋太祖不注意,直接辣手摧花,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
(另外,据北宋邵博《闻见近录》记载,宋太宗射杀花蕊夫人是不想宋太祖沉溺女色,他本人并不喜欢花蕊夫人)
实际上,花蕊夫人在后蜀灭亡后,她的事迹已经不见正史记载。
而《永乐大典》记载,花蕊夫人被押往开封不久,就已经被宋太祖随便找个罪名杀死了。
晁氏曰:伪蜀孟昶爱姬,青城费氏女,幼能属文,长于诗,宫词尤有思致。蜀平,以俘输织室,后有罪赐死。——《永乐大典·卷二百四十三·经籍考七十》
因此,关于宋太宗强暴或者射杀花蕊夫人都只是野史,不太可信。
还有野史记载,宋太宗强暴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妃子小周后。
比如宋朝王铚编写的《默记》就记载,宋太宗曾多次强暴了小周后。
龙衮《江南录》有一本删润稍有伦贯者云:“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默记》
自《默记》开始这个说法之后,《避暑漫抄》、《啽呓集》、《南唐拾遗记》、《宋稗类钞》、《艳异编》等一众野史都沿用了这个说法。
甚至野史记载,宋太宗强暴小周后时,还让画师当场画下一幅名画《熙陵幸小周后图》。
宋太宗赵光义剧照
实际上,《默记》也好,《熙陵幸小周后图》也罢,都经不起推敲,与正史记载严重不符。
宋太宗强暴小周后纯属虚构。
宋太宗此人,非常注意自己的名声,他为了自己继位的合法性,费尽周折,努力打造一个明君形象。
他是不可能在关键时刻节外生枝,让自己承担好色恶名的。
也正是花蕊夫人和小周后的野史,让宋太宗坐实了好色之徒的名声。
然而,正史记载或者真实历史上宋太宗并不是一个好色的皇帝。
《大宋宫词》老年宋太宗剧照
这点可以从他后宫嫔妃数量可窥一二。
宋太宗见于史书记载的妃嫔总共有13位。
分别是:
1、淑德皇后尹氏;2、懿德皇后符氏;3、明德皇后李氏;4、元德皇后李氏;5、王德妃;6、德妃朱氏;7、贵妃孙氏;8、贵妃臧氏;9、贵妃方氏;10、贤妃高氏;11、贤妃邵氏;12、淑仪李氏;13、淑仪吴氏。
先来看妃子,宋太宗没有封为或追谥皇后的妃子有九个,其中德妃朱氏、贵妃孙氏、贵妃臧氏、贵妃方氏、贤妃高氏、贤妃邵氏、淑仪李氏、淑仪吴氏等8个嫔妃史书记载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重要的事迹。
王德妃其实也没什么重要事迹,她平生最重要的事迹就是雍熙二年(985年)为宋太宗生下第八子赵元俨。
赵元俨就是野史传闻中八贤王的历史原型之一。
再来看皇后,宋太宗总共有四个皇后(含追封)。
第一,淑德皇后尹氏。
尹皇后是宋太宗在后周时期娶的原配妻子。
尹皇后是滁州刺史尹廷勋之女,尹皇后的哥哥叫尹崇珂,和赵匡胤相交莫逆,宋朝建立后,尹崇珂曾参与平定李重进的叛乱、攻灭南汉等战役,,因功升为保信军节度使
不过,尹皇后很早就病逝了,宋太宗当上皇帝之后才追封她为皇后。
宋太宗赵光义剧照
第二,懿德皇后符氏。
符皇后是宋太宗后妃中家庭背景最显赫的一个。
符皇后的爷爷是晋王李克用十三太保中的九太保符存审;
符皇后的父亲符彦卿是后唐、后汉、后周大将,曾被封为魏王;
符皇后的两个亲姐姐,都是后周世宗柴荣的皇后。
开宝八年(975年),符皇后病逝,年仅34岁,谥号懿德皇后。
第三,明德皇后李氏。
明德皇后李氏的父亲李处耘是宋朝开国元勋,曾平定荆湖,立有灭国之功。
可惜,最终李处耘被人排挤,郁郁而终。
宋太祖为了弥补李处耘,将他的女儿嫁给了宋太宗。
明德皇后的哥哥李继隆更是北宋名将。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19岁的明德皇后李氏入宫,后晋封为德妃。
雍熙元年(984年)她被宋太宗立为皇后。
明德皇后性格谨慎,宽厚仁慈,她曾生下一子,后来夭折了。
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后,宋真宗赵恒继位。
同年四月,明德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景德元年(1004年),明德皇后病逝,享年44岁。
第四,元德皇后李氏。
元德皇后李氏是乾州防御使李英之女,才貌双全,贤良淑德。
宋太宗继位后,元德皇后李氏晋封为夫人,先给宋太宗生了两个女儿,都夭折了,后来又生下了赵元佐和宋真宗。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34岁的元德皇后李氏病逝。
宋真宗继位后,追封为贤妃,故又称李贤妃,后来又进上尊号为皇太后,追谥元德。
以上就是宋太宗的后宫嫔妃,宋太宗称帝后,见于史籍记载的嫔妃只有11位,只有一个皇后(明德皇后李氏)。
这样的数量,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其实并不多。
如果宋太宗是一个好色之徒,他后宫嫔妃数量不可能这么少。
这足以证明,宋太宗其实并不怎么好色。
而且,宋太宗的后宫一片和谐,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宫斗戏码。
因为宋太宗继位后,一门心思想做出一番大事业,从而摆脱哥哥在他心中留下的阴影。
宋太宗根本就没有什么儿女情长。
宋太宗:我被人黑惨了,真冤
可惜,历史真相有时候并不重要,宋太宗的风花雪月,离奇八卦才是读者感兴趣的。
读者根本就不在乎是真是假。
于是,宋太宗成为被野史黑得最惨的一个皇帝。
宋太宗真冤啊。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