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短短28个字,却写尽陆游的一生。是他穷其一生,都未能完成的事。
01
在弥留之际,他挂念的是大宋失去的锦绣山河。
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才能“王师北定中原日”。
晚年,归居山阴。孤独和遗憾充斥着他的生活,频频寻访沈园,更是频频感叹“死前恨不见中原”。(《太息》)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
谁曾想胡还没灭,自己就老了,身困沧州。那种无力、无奈跃然纸上。
晚年,他遭众人唾弃。为了北伐,给一手遮天的韩侂胄的私园写了篇《南园记》。
众人讥讽他有失文人风骨,攀权附贵。可没人知道,他若有心攀权贵,又怎么能落到“贫不自支,食粥已逾数月。”穷到靠喝粥,苦苦支撑着。
与韩侂胄联系,只不过是北伐的希望再次燃起罢了。
可连好友也无法理解他。一句〝别去公怀我,诗来我梦公。”见证了陆游与杨万里的友情;而一篇《南园记》,俩人从此知己变路人。
《南园记》碎了杨万里的心,也拉开了与朱熹的距离。
朱熹直言:
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
《宋史·陆游传》
即,他啊!才能卓越,可功绩却很少,恐怕会被人利用,落得一个晚节不保。
看着朋友们一个个离开,与他渐行渐远。此刻,陆游是孤独的,痛苦的。
为了北伐,落得一个晚节不保,众叛亲离,真的值吗?
少小遇丧乱,妄意忧元元。
——《感兴》
幼儿学步,遭逢兵乱,金兵大举入侵,汴京沦陷,只得被迫四处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
——《三山杜门作歌》
在逃亡的路上,横尸荒野是常有的事。
南侵的金兵,踏碎了大宋的版图。看着父亲,为了支离破碎的大宋,忧心忡忡。这一幕幕,都烙在陆游心里。
从此,“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成了他的梦。
02
寻梦容易,追梦难。
科举路上,他三考三败,败的不是实力,而是运气。明明可以夺得桂冠,却因挡了秦桧孙子的仕途。最后,落了一个除名败归。
仕途之路,也未曾顺过。因支持北伐,与求和派政见不和,被踢出京都。
从此,远离庙堂。想着,“江湖”总有能容纳他的地方。
千里一身凫泛泛,十年万事海茫茫。
——《烧香》
远离庙堂,求和派也未曾想放过陆游,不停地打压,压得他喘不过气。此时,他也迷然了。
乾道二年(1166),求和派则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害得陆游只能免职归故里。
他写下《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居住在苍烟萦绕,夕阳斜照的乡间。世间的沉浮都与我无关,只想喝完酒在竹林里悠闲的走着,走着;只想看完《黄庭》,卧躺闲赏山中美景。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此刻,他无心骑马击胡虏,他心灰意冷,遁入山林,作个闲人,只赏他竹,卧看山,贪恋这悠闲自在日子。
陶渊明尚能: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
放下世俗的眷恋,看云卷云舒,过着“采菊东篱下”的生活。
可他做不到,笔锋一转。“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难道自己空有本领,只得一个报国无门吗?
03
南郑是陆游离梦最近的地方。
乾道八年(1172),陆游夔州任满。受王炎相邀,去往南郑。
滑路滑如苔,涩路涩若梯。
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
泥深尚云可,委身饿虎蹊。
——《畏虎》
滑过泥路,走过坑洼的路面,遇过大雪纷飞。
崎岖的路,拦人的饿虎,都未曾让陆游畏惧,更何况是“走马平欺刺绣坡,放船横截乱丝涡”。
在南郑,他找到了快乐。人生乐事,在他眼里,莫过于:
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
——《独酌有怀南郑》
北伐之箭,箭在弦上。同年,一诏圣旨,诏王炎回京。策划许久的北伐,也就此搁浅。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
——《谢池春·壮岁从戎》
一句“功名梦断”,手拿雕戈,叱咤西戌的梦,灰飞烟灭了。“壮岁从戎”成了一个笑话。
诗人满怀壮而志来,颓败而去。
途经剑门山时,细雨斜风吹,悲从心中泛滥而出。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剑门道中遇微雨》
那年,陆游48岁。
04
“所谓门槛,过去了就是门,过不去就是槛。”
可纵观他的一生,只剩下槛。
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
——《登塔》
从南陈回来,他一介闲官,反正日日无政事。陆游也索性买醉在酒舍,有了“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靴。”
日日得钱惟买酒,不愁醉倒有儿扶。
——《初夏》
日日买酒解千愁,反正醉后有人扶,陆游更放心买醉了。
淳熙三年(1176),陆游被弹劾在嘉州时燕饮颓放。
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和范待制秋兴》
梦都碎了,陆游还有什么好顾忌的。说我燕饮颓放也好,说我僭越议事也罢。大不了罢我的官,撤的职。
从此,多了一个陆放翁。
嘉定二年(1210),陆游深知自己时日不多,写下绝命诗《示儿》,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憾。
他的一生都在逐梦,却未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那天。
而他的子孙,更是与宋同亡。
南宋惨败,他的玄孙陆天琪,不做战败俘虏,投海自尽;国亡时,孙子陆元廷悲愤而死;曾孙陆传义选择绝食而亡。
一首《示儿》,一段爱国情。一门三代,皆是英雄好汉。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