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赵光义真的杀死了亲哥赵匡胤?72年后,一个官员讲了一种说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8:47:58    

唐朝之后,我国又经历了一段五代十国分崩离析的时期,后来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之后,才逐步结束了战乱的时代,中国再一次的统一起来。

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功绩历史自有评说。宋朝自建立之处就颁发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使得宋朝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高度繁荣,甚至已经超越了唐朝的“贞观之治”。

但是建国后不久,宋太祖赵匡胤就突然驾崩,而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他的死也成为了历史悬案,很多人都觉得是弟弟杀了亲哥,但历史的真相如何呢?

建国之初

赵匡胤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传闻他出生的时候屋内红光弥漫且还伴有香味,这奇特的经历也给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长大后,赵匡胤在骑马射箭上非常有成就,他要学的东西总是比别人学得快。小时候好几次命在旦夕,但是都从容地躲过了,这似乎是命运在冥冥之中的安排。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外面游历四方,经一名高僧的指点投入了后周枢密使郭威的营帐中,成为一名士兵。他依靠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精湛的马术及剑术,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

赵匡胤在军中屡立战功,逐渐得到了后周皇帝柴荣的赏识,将他提升为禁军首领。随后他便跟随着皇帝一路南征北战,打下不少江山。

柴荣驾崩后,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逐渐成长起来的赵匡胤不甘心总是屈尊于幼帝之下,于是便发动了陈桥兵变,轻易的从柴宗训手中夺取了后周的政权,改国号为宋。

当时的社会纷乱不断,都是大国吞小国的情形,因此赵匡胤的篡位行为也淹没在了那些战乱之中。

虽然宋朝建立了,但时局不稳,赵匡胤也整天担心,他时常说:“我睡觉以外的地方可能都是别人的地盘,想到这些我就睡不着”。既然如此,那就将天下都打下来,于是他开始实施统一中国的计划。

经过两年的准备,赵匡胤与群臣商定了先易后难、从南到北的策略来创造统一的局面。他们先是攻占了后蜀之地,然后又平定了江南,灭了南汉和南唐。

不久后,赵匡胤再次进行北伐战争,开启统一北方的政权割据。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匡胤却突然驾崩,享年50岁。对于他的死历史上也存在着诸多疑点。

死亡前夕

公元976年,赵匡胤与将士们商定好北伐的战略之后,便回到自己的营帐中。不久他召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一起饮酒作乐,两人在营帐中一直饮酒到半夜,赵光义还留宿在那里。

谁知第二天早晨的时候,众人发现赵匡胤已经暴死。弟弟赵光义将他葬入永昌陵,庙号太祖。随后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按理说赵匡胤从小舞刀弄枪,身体素质应该是极好的,怎么会在饮酒之后就突然暴毙呢?许多人将疑虑都指向了他的弟弟赵光义,说他为了当皇帝谋杀了自己的亲哥哥。

还有在赵匡胤去世当晚,也有传闻说他其实已经病了很久,那天晚上传召赵光义去议事,结果营帐中传出了打骂声和斧头砸向地面的声音你,结果第二天赵匡胤就突然去世。

众说纷纭、人言可畏。然而面对指责,刚继位的宋太宗拿出了“金匮之盟”,就是他与赵匡胤的生身母亲杜太后的遗言之书。

当时杜太后病重,赵匡胤和赵光义随侍在卧床跟前。杜太后与他们兄弟二人商量了皇位继承的大事,还传召了赵普来进行记录。说是当时拟定赵匡胤死后将帝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此后这份传位证明一直被藏在金匮里,直到谣言四起时,赵光义才拿出来证明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

如果“金匮之盟”是确有其事,那么赵光义谋害亲哥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而且就算他真的有谋害之心,也不可能亲自动手,让人抓到把柄。因此这个疑虑是没什么合理性的。

此后,宋太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整顿朝纲之中,也逐渐停止了对外的战斗,着重于发展国家经济、提升民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说,在他的治理下,宋朝步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这个决策的正确性。那为什么赵匡胤会把皇位给弟弟,而不是给儿子呢?

传位之因

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他有两个儿子已经成年,分别是赵德昭和赵德芳。从古至今,都是父传子位的规矩,除非当朝皇帝没有子嗣,才会选择自己的兄弟继承皇位,但是赵匡胤并不属于这种情况。

要探究其中的缘由,还得从宋朝当时国内的情形说起。当时宋朝虽然成立了,但是根基还不稳,许多朝中大臣都是跟随赵匡胤和赵光义打天下的开国功臣。

这种情形下,如果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儿子,恐怕他们的威望不够,就会形成朝中内乱的局面。赵匡胤考虑到了这点,所以才传位给赵光义。

赵光义一直以来就跟随着哥哥打江山,当年的“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的戏码,他既是参与者也是主导者,而且屡立战功,在国内上下群臣中的威望极高。

宋朝有一官员叫田况,他出生于宋真宗年间,晚年的时候曾著有一书《儒林公议》,里面也记载着“太祖承五代易姓之后,知人心未固,以太宗身试囏危,有英睿之断,可以主天下,故居常以主社许之。”

这份记载的问世,距离赵匡胤离世已经过去了72年之久,但同时也为我们解开了赵匡胤传位赵光义的谜题。

这样恰巧说明了赵匡胤让弟弟继位实则是为了巩固宋朝的政权,毕竟江山难得,任何朝代的皇帝都希望江山永固百年千年。将皇位传给亲弟弟,也不算是皇权外流,实在是一举两得。

赵匡胤的此举也是寄希望于弟弟身上,让他去完成统一的心愿。他生前一直不断地发动战争就是希望能效仿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纷乱的局面,但奈何身上病重,恐怕无法实现这个心愿。

唯有将希望放在赵光义身上才有宋朝统一的一天,不得不说他传位给弟弟也是任重而道远。而赵光义也没有辜负哥哥的期望,在他的治理下,宋朝成为了继唐朝后又一个盛世王朝。

相关文章

凭关系上位的赵胜“利令智昏”,不配为“平原君”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真是糊涂蛋一枚,自己无德行,也没本事,单凭关系上位博得“平原君”之荣号,还大摇大摆地显耀楚国,真是不知羞!司马迁评价他“利令智昏”,一点不假。就是为了贪图上党那点蝇头小利,竟信了冯亭的邪说,给赵国带来几近灭国祸患,这是罪,而因为他是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不但没获罪,还

2025-09-10 04:21:25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该如何看待天才少年霍去病的英年早逝?

霍去病这个青年名将在历史上一直拥有极高的人气,一是因为少年天才的人设本就讨人喜欢;二是因为他鬼斧神工的军事表现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三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给了世人无限的惆怅和遐想。但是,也有很多人对霍去病表示不服,同样是几年义务教育出来的,凭什么他就这么优秀呢?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姨丈、好舅舅、好姨妈吗?

2025-09-10 03:16:13

孙膑的智谋有多高明?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只是复仇的第一步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

文人也可以血气方刚,他是太子老师,最终因为反武身死

“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

吕不韦身上有哪些故事?历史是怎样评价他的

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