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赵光义真的杀死了亲哥赵匡胤?72年后,一个官员讲了一种说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8:47:58    

唐朝之后,我国又经历了一段五代十国分崩离析的时期,后来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之后,才逐步结束了战乱的时代,中国再一次的统一起来。

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功绩历史自有评说。宋朝自建立之处就颁发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使得宋朝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高度繁荣,甚至已经超越了唐朝的“贞观之治”。

但是建国后不久,宋太祖赵匡胤就突然驾崩,而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他的死也成为了历史悬案,很多人都觉得是弟弟杀了亲哥,但历史的真相如何呢?

建国之初

赵匡胤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传闻他出生的时候屋内红光弥漫且还伴有香味,这奇特的经历也给他的人生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长大后,赵匡胤在骑马射箭上非常有成就,他要学的东西总是比别人学得快。小时候好几次命在旦夕,但是都从容地躲过了,这似乎是命运在冥冥之中的安排。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外面游历四方,经一名高僧的指点投入了后周枢密使郭威的营帐中,成为一名士兵。他依靠着自己过人的胆识和精湛的马术及剑术,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

赵匡胤在军中屡立战功,逐渐得到了后周皇帝柴荣的赏识,将他提升为禁军首领。随后他便跟随着皇帝一路南征北战,打下不少江山。

柴荣驾崩后,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逐渐成长起来的赵匡胤不甘心总是屈尊于幼帝之下,于是便发动了陈桥兵变,轻易的从柴宗训手中夺取了后周的政权,改国号为宋。

当时的社会纷乱不断,都是大国吞小国的情形,因此赵匡胤的篡位行为也淹没在了那些战乱之中。

虽然宋朝建立了,但时局不稳,赵匡胤也整天担心,他时常说:“我睡觉以外的地方可能都是别人的地盘,想到这些我就睡不着”。既然如此,那就将天下都打下来,于是他开始实施统一中国的计划。

经过两年的准备,赵匡胤与群臣商定了先易后难、从南到北的策略来创造统一的局面。他们先是攻占了后蜀之地,然后又平定了江南,灭了南汉和南唐。

不久后,赵匡胤再次进行北伐战争,开启统一北方的政权割据。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匡胤却突然驾崩,享年50岁。对于他的死历史上也存在着诸多疑点。

死亡前夕

公元976年,赵匡胤与将士们商定好北伐的战略之后,便回到自己的营帐中。不久他召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一起饮酒作乐,两人在营帐中一直饮酒到半夜,赵光义还留宿在那里。

谁知第二天早晨的时候,众人发现赵匡胤已经暴死。弟弟赵光义将他葬入永昌陵,庙号太祖。随后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按理说赵匡胤从小舞刀弄枪,身体素质应该是极好的,怎么会在饮酒之后就突然暴毙呢?许多人将疑虑都指向了他的弟弟赵光义,说他为了当皇帝谋杀了自己的亲哥哥。

还有在赵匡胤去世当晚,也有传闻说他其实已经病了很久,那天晚上传召赵光义去议事,结果营帐中传出了打骂声和斧头砸向地面的声音你,结果第二天赵匡胤就突然去世。

众说纷纭、人言可畏。然而面对指责,刚继位的宋太宗拿出了“金匮之盟”,就是他与赵匡胤的生身母亲杜太后的遗言之书。

当时杜太后病重,赵匡胤和赵光义随侍在卧床跟前。杜太后与他们兄弟二人商量了皇位继承的大事,还传召了赵普来进行记录。说是当时拟定赵匡胤死后将帝位传给弟弟赵光义。

此后这份传位证明一直被藏在金匮里,直到谣言四起时,赵光义才拿出来证明自己皇位继承的合法性。

如果“金匮之盟”是确有其事,那么赵光义谋害亲哥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而且就算他真的有谋害之心,也不可能亲自动手,让人抓到把柄。因此这个疑虑是没什么合理性的。

此后,宋太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整顿朝纲之中,也逐渐停止了对外的战斗,着重于发展国家经济、提升民间的文化交流。可以说,在他的治理下,宋朝步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赵匡胤传位给弟弟这个决策的正确性。那为什么赵匡胤会把皇位给弟弟,而不是给儿子呢?

传位之因

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他有两个儿子已经成年,分别是赵德昭和赵德芳。从古至今,都是父传子位的规矩,除非当朝皇帝没有子嗣,才会选择自己的兄弟继承皇位,但是赵匡胤并不属于这种情况。

要探究其中的缘由,还得从宋朝当时国内的情形说起。当时宋朝虽然成立了,但是根基还不稳,许多朝中大臣都是跟随赵匡胤和赵光义打天下的开国功臣。

这种情形下,如果赵匡胤将皇位传给儿子,恐怕他们的威望不够,就会形成朝中内乱的局面。赵匡胤考虑到了这点,所以才传位给赵光义。

赵光义一直以来就跟随着哥哥打江山,当年的“陈桥兵变”和“黄袍加身”的戏码,他既是参与者也是主导者,而且屡立战功,在国内上下群臣中的威望极高。

宋朝有一官员叫田况,他出生于宋真宗年间,晚年的时候曾著有一书《儒林公议》,里面也记载着“太祖承五代易姓之后,知人心未固,以太宗身试囏危,有英睿之断,可以主天下,故居常以主社许之。”

这份记载的问世,距离赵匡胤离世已经过去了72年之久,但同时也为我们解开了赵匡胤传位赵光义的谜题。

这样恰巧说明了赵匡胤让弟弟继位实则是为了巩固宋朝的政权,毕竟江山难得,任何朝代的皇帝都希望江山永固百年千年。将皇位传给亲弟弟,也不算是皇权外流,实在是一举两得。

赵匡胤的此举也是寄希望于弟弟身上,让他去完成统一的心愿。他生前一直不断地发动战争就是希望能效仿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纷乱的局面,但奈何身上病重,恐怕无法实现这个心愿。

唯有将希望放在赵光义身上才有宋朝统一的一天,不得不说他传位给弟弟也是任重而道远。而赵光义也没有辜负哥哥的期望,在他的治理下,宋朝成为了继唐朝后又一个盛世王朝。

相关文章

武则天做人的手段与智慧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有人会那么讨厌他

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