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疯狂吃喝玩乐的楚庄王,原来在最开始便下了一盘大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7 08:17:49    

画半小时中华上下五千年(全四册)

春秋五霸之楚庄王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楚庄王叫熊旅。他年少即位,虽然没发生宫廷政变,但是故事一点也不少。

楚国内乱算是一种习惯,弑君的事情层出不穷。楚庄王从小看着这些长大,城府极深。他即位的前三年估计是胆战心惊地划水划过去的。

这段时间,他吃喝玩乐看美女歌舞,内政外交一概不听不问不管,还在宫门口挂了块免谏牌,宣布谁劝我谁死。所以当权派们看他吉祥物当得这么好,都没把他当回事。

公元前611年,楚国大饥荒,周边戎夷都趁火打劫来抢地盘,楚庄王还是不管不顾,天天吃喝玩乐。

据说有个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去委婉提意见,说楚国山上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一听你这段子是说我啊,就回他说,这鸟牛得很,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大臣听了这个回答,觉得大王不傻,高高兴兴地走了。

几个月过去了,庄王毫无改变,反而玩得更high了。另一个大臣也忍不了就跑去进谏,庄王就问他:你是不是想死?这大臣说用我死换你脑子清醒,我也认了!

楚庄王一看,差不多时机到了,自己瞎混成这样还有谁效忠也非常清楚了。行,可以搞政变了!

楚庄王开始疯狂清洗各派贵族势力,杀了上百人,让这两个忠心的大臣来管理朝政。

大概是之前韬光养晦太久,而且急需立威,他亲征庸国平叛,直接把庸灭国了,这是他掌权后第一场大捷。大家发现,原来国王这么猛,纷纷都被圈粉,楚国渐渐安定强盛起来。

内政安稳了,楚庄王躁动的心开始惦记中原。

在位几十年,楚庄王找各种理由把中原门户诸国虐了个遍,又灭了舒国,把郑国虐得求饶,差点把陈国收为楚国郡县。

作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他即位第八年亲征打到洛阳,在周天子家门口耀武扬威,非常嚣张地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九鼎是上古神器,相传由大禹铸造,代表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王权天命的象征。楚王之心已经很明显了,但是被不软不硬给怼了回来。楚庄王感觉时机未到,就撤军了,这就是“问鼎中原”的由来。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又玩亲征,在邲与晋国大军PK获全胜。楚庄王说:止戈为武,意思是我打仗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追求和平。于是他饮马黄河,祭祀了河伯和祖先就班师回朝了。

邲之战后,上代霸主晋国彻底衰落。

他还长途跋涉去打宋国。当时楚国和宋国毫不接壤,而且相距十万八千里。由于战线太长,军队跋涉粮草补给都很麻烦。但是楚庄王够狠,他派重兵把宋国首都包围起来里三层外三层,宋国人也很强硬,宁愿城里易子而食也不肯投降。

就这么一直干耗了九个月,居然楚国还撑得住,宋国还在死扛。最后楚国想想自己也快没饭吃了,一点也不好玩,结盟撤军算了!这场马拉松大战才算告一段落。

楚国以前长期被中原诸国鄙视为蛮夷,现在则彻底翻身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一直到楚庄王去世。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