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韩》,出自《韩非子》,是韩非给秦王嬴政的上书。韩非是韩国宗室公子,不希望韩国被秦所灭。
在《存韩》一文里,韩非明确反对李斯等人提出的灭韩主张,认为秦国应该讨伐赵国,而不是弱小的韩国。另外,文章还记录了李斯给韩王的上书,劝说后者不要背叛秦国。
本文选取《存韩》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
韩国已经侍奉秦国三十多年了,
在外,它如屏障般庇护着秦国;
在内,它如坐席般供秦国使用。
点评:「韩」即战国七雄之一韩国,国土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禹州),灭郑后迁新郑。韩昭侯在位时,韩国国力最强。韩国四面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因而发展空间有限。不仅国土面积是七国中最小的,而且国力也是最弱的。
「扞」即臂衣,射箭时戴在左手臂上的皮制袖套。「蔽」即车帷,古代车上用来遮挡风尘的丝织品。「扞蔽」合起来就是屏障的意思。
韩非虽有口吃的毛病,但却是一流的作家。秦王嬴政爱惜奇才,派使者将他请到秦国,想委以重任。韩非听说,秦国准备灭掉韩国。于是,就上书秦王,劝说其不要灭韩。
这几句是文章的开头。韩非说,韩国自知国家弱小,无力对抗强秦,所以,才小心谨慎地侍奉秦国,长达三十余年。
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侯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计也。
那个赵国聚集了大量的士兵,
豢养了一伙鼓吹抗秦的说客;
又想联合其他诸侯国的军队,
宣扬不削弱秦国则宗庙将覆。
想联合诸侯国向西攻打秦国,
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点评:「赵氏」即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自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之后,国力迅速提升。先后灭掉了中山国、西北的林胡、楼烦,开辟云中、雁门、代三郡。赵武灵王又重用廉颇、赵奢等名将屡次打败秦国,大有灭秦之势。
然而,因赵武灵王在继承人问题上犹豫不决,导致自己被活活饿死,赵国陷入动荡。而秦国却在此时变法革新,国力超越了赵国。
前260年,赵孝成王让纸上谈兵的赵括接替老将廉颇,指挥赵军抵抗秦国。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打败,四十万赵国士卒被坑杀。经此役后,赵国国力衰微,只能联合其他诸侯国,一同对付秦国。
兵者,凶器也。不可不审用也。
兵事,
是不吉祥的器具,
一定要谨慎使用。
点评:在韩非看来,一旦秦国对韩国动武,那么,赵国、魏国、齐国便会联合起来救援韩国。到时候,秦国未必能赢。而赵国的实力与秦国相当,若秦国输了,反而是壮大了赵国。
所以,韩非对秦王说:对于攻打韩国这事,您一定要慎重考虑啊!
计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
计谋,
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
所以,不能不慎重考虑。
点评:秦王嬴政在铲除了嫪毐、吕不韦两大势力后,开始了他统一六国的战争计划。他首先要从六国中最弱小的韩国开刀。闻知此事的韩非,苦劝秦王再慎重地考虑下,不要攻打韩国,要视韩国为心腹。
夫韩虽臣于秦,未尝不为秦病,今若有卒报之事,韩不可信也。
韩国虽然已经向秦国称臣,
但不一定不是秦国的心病。
现在如果遇到紧急的事情,
韩国仍然是不可信任的啊。
点评:秦王将韩非的上书下达给丞相李斯看。李斯不赞同韩非的主张,认为虽然韩国臣服秦国多年,貌似忠于大秦。然而,韩国就像人心腹中的大病灶,一旦遇到危急时刻,便会拔腿就跑,不再侍奉秦国了。
非之来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韩也,为重于韩也。
韩非之所以来秦国
是想通过保存韩国,
而求得韩王的重用。
点评:虽然韩非文笔很好,但却口辩之才。导致他虽贵为韩国宗室,也不能被委以重任。李斯抓住这一点,攻击韩非是为了想得到韩王的重用,才向秦王上书的。等于说是,韩非只会忠于韩王,不会接受秦王的任用的。
荆人不动,魏不足患也,则诸侯可蚕食而尽。
楚国人不敢行动了,魏国就不必担心。
而诸侯国就能如蚕吃桑叶一样被消灭。
点评:李斯对秦王说,韩国是六国中的最弱小的,所以,可以让韩王来秦国朝见您。然后,将其扣留不让他回去。到时候,再与韩国人谈判,战就能得到大量的土地。随后,您再命令将军蒙武陈兵边境,不对外说明去处。各诸侯国将会因恐惧而讨好秦国,最终形成有利于统一六国的局面。
昔秦、韩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如此者数世矣。
从前秦、韩两国同心协力,
使天下各国都不敢来侵犯,
已经平安度过了很长时间。
点评:李斯的谋划虽好,但是,等他来到韩国,却吃了闭门羹。韩王不接见他。无奈之下,李斯也写了一封上书,献给韩王。
李斯开篇写道,秦国、韩国戮力同心,互不侵犯,使得其他诸侯国都不敢来进犯他们,这样的平安日子已经很长时间了。
韩居中国,地不能满千里,而所以得与诸侯班位于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
韩国地处中原,
土地不满千里。
之所以能与诸侯国并列天下,
而且君臣上下能够得以保全。
凭的是世代侍奉秦国的结果。
点评:李斯对韩王说,韩国国土面积小、势力弱,之所以能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是因为恭敬侍奉秦国的结果。如今,您不接见我,是不是变心了?
今使臣不通,则韩之信未可知也。
如今作为使臣的我,却无法与您通报;
那么,韩国是否忠诚已无法让人知道。
点评:李斯吃了闭门羹,内心苦楚。于是就对韩王说,您不接见我不要紧,但是,这却让秦国丢了面子。秦王盛怒之下,必然会先灭韩的。
提起“唐宋八大家”,人们脑海里浮现出的往往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是“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的三苏,是写成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的欧阳修……然而,在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八大家中,还有一个人似乎并不夺目。他便是看似文不华贵、官不亨通、家道中落的“小透明”——曾巩。那么,曾巩又是如何比肩
2024-12-15 10:46:16一、老子其人:神秘与争议并存老子的生平充满疑向和矛盾,司马迁《史记》记载先秦有三个老子,分别是李耳、老莱子和太史儋,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是李耳。他约生于公元前 571 年,出生地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姓老,名耳,字聃,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老子的身世充满神秘色彩。传说他的母亲 “玉女” 在李树下对着
2024-12-15 10:34:05老子天下第一”从何说起?春秋时期地图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史上集中出现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大爆发期。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欧洲出现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佛祖释加牟尼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人类的精神底稿就在这个时期奠定了。老子中国的诸子百家之首,也就是最早的思想家非老
2024-12-15 10:04:32“人心难测,海水难量”,这句俗语我们常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探究其背后的深意,世间万物,人心最复杂,人心难测,是因为它充满了变数,难以捉摸,而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先了解人性,洞察人心战国时期,硝烟四起,诸侯争霸,乱世之中,一位思想巨人横空出世,他以犀利的笔触,冷峻的视角,剖析人性,针砭时弊,为后世留下
2024-12-15 09:49:20辛弃疾,世人多以豪放派词人视之,对其青年起义、南归之事则鲜有深究。岳飞之名,伴着“怒发冲冠”,尽显“精忠报国”之志,其人生虽以悲剧落幕,却曾热血沸腾。反观辛弃疾,心中同样燃烧着领兵抗敌的烈火,却只能坐于文官之位,抱憾终生。他为何起义南归?又为何终其一生,心愿未遂?忆昔靖康之难,北地士人心向南国。靖康
2024-12-15 09:33:5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