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宋八大家”,人们脑海里浮现出的往往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是“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的三苏,是写成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的欧阳修……
然而,在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八大家中,还有一个人似乎并不夺目。他便是看似文不华贵、官不亨通、家道中落的“小透明”——曾巩。
那么,曾巩又是如何比肩其余七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像(图自《晚笑堂竹莊画传》)
屡不中第
曾巩出生于儒学世家,天资聪颖,记忆超群,出口成章,少年时便展露出极高的文学天赋。
当苏轼还在眉山默默无闻时,十几岁的曾巩已经声名远播,成为众人皆知的一代文才。
而曾巩也深知自己的能力,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入仕为官,造福黎民,以文人之力,行兴国之举。
然而,事与愿违,曾巩的科举之路十分艰辛。1037年,18岁的曾巩随父亲前往京城参加科考,不幸落第。
这一趟京城之旅倒也不算一无所获,曾巩与应试的青年士子王安石交友。20岁时,曾巩入太学,为了表达自己的政见,他给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篇《时务策》,颇得赏识。
曾巩没有从此一蹶不振,经历过短暂的失落之后,24岁的曾巩再次参加科考。只不过,因擅长策论,不适应轻时文而重诗赋的风格,曾巩这一次又名落孙山。
父亲去世后,家境瞬间衰落,曾家大小十余口的生计便落到了曾巩身上。他不得已暂时放弃了科考,在南源买田,一边耕读,一边辅导弟弟们的学习,同时还要照顾继母。
等到弟妹几人终于长大成人,39岁的曾巩再次应试。这一届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对科考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轻诗赋而重古文。
苏轼、苏辙、曾巩、程颢、张载……一个个影响了中国人文化观念的名字都出自这届科考。而曾巩也和这些人一起,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了仕途。
更让人欣喜的是,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堂弟和两个妹夫同时中举。曾家一门六进士,一时间震惊朝野,传为美谈。
济南大明湖公园曾公画壁(图自图虫网)
自请外放
和许多文名远播的才子一样,曾巩的仕途从馆阁治书开始。八年馆职期间,曾巩在从事编校书籍的工作过程中,注重总结历史兴废、是非得失的经验教训,写下了如《新序目录序》《列女传目录序》《战国策目录序》等一系列序文,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作品风格。
1069年,曾巩的挚友王安石主持了变法。同年,曾巩自请外放,调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开始了长达12年的地方官任职经历。
刚到越州,曾巩就碰上了饥荒,灾情严重,民生凋敝。他便安排人广贴告示,要求各县富户如实申报自家粮食的储量。当看到富户们申报上来储量达到15万石后,他立刻发布政令,要求各地富户以比常平仓粮价略高一点的价格向百姓出售粮食,从而使饥民能就近购买,无异于雪中送炭。
在齐州(今济南)任职时,曾巩见当地有一伙土豪恶霸,欺男霸女,发誓要将其肃清。他一连抓了三十余人,将他们发配边疆,还创立了“保伍”制度,让百姓自行监督,登记好人口。
短短数年,齐州实现了从匪患横行的平安和谐的转变。平定骚乱后,曾巩又带人疏浚了大明湖,一举解决困扰当地多年的水患问题。
为纪念曾巩而修建的南丰祠(图自图虫网)
后人们曾在大明湖北门安置了反映曾巩政绩画像的影壁,两侧题词为“北渚云飞,泺水历山迎帝子;明湖波净,莲歌渔唱念曾公。”由此可见,曾巩在齐州的功绩深得民心。
纵观曾巩多年的地方官生涯,所到之处,打击豪强、抵制兼并、兴修水利、减赋救灾,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成效卓著,颇有政声,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臣干吏。
文以明道
曾巩的文学造诣在多个方面均有突出表现,但如果笼统来说的话,大致可分为诗词、散文及儒学思想三个部分。
散文是曾巩最为擅长的领域,其散文造诣与儒学思想其实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
由于他的文章兼具唐代韩愈、柳宗元及宋代欧阳修等数家所长,同时叙事与说理兼顾,章法严谨,夹叙夹议,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座标杆,是无数学子争相模仿学习的对象。
王安石对曾巩倍加推崇 ,在赠给友人的一则《答段缝书》中提及:“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直白地表示,在自己所有的朋友中,文章水平之高无人能够与之匹敌。即使狂放自傲的苏轼,对曾巩也是钦佩不已:“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图自图虫网
至于诗词方面,虽然不如苏轼、王安石等人有名,但佳作同样不少。曾巩的诗词风格较为朴素,但气魄格调极高,笔法老练精到,十分有气度。比较有名的例如《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将柳树这一已经被许多著名诗人形容过的事物另辟蹊径,重新剖析,看似说柳树,实则借柳树讽刺时事,辛辣大胆,而又犀利精准,读来令人有酣畅淋漓之感。
另外,他有《城南》一首,也颇有趣:“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曾巩借桃李与青草的对比,突显二者生命力的不同,于平淡中蕴含哲理,具有宋诗的鲜明特点,是当朝诗歌的典范。
1083年,65岁的曾巩在江宁府(今南京)因病去世。临终前,已被罢职的王安石多次前往探望,陪伴他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时刻。
时至今日,我们重看曾巩的著作,仍然不得不承认,他的作品的确称得上“唐宋八大家”的名号,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大儒。
提起“唐宋八大家”,人们脑海里浮现出的往往是享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是“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的三苏,是写成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的欧阳修……然而,在精英荟萃、群星闪耀的八大家中,还有一个人似乎并不夺目。他便是看似文不华贵、官不亨通、家道中落的“小透明”——曾巩。那么,曾巩又是如何比肩
2024-12-15 10:46:16一、老子其人:神秘与争议并存老子的生平充满疑向和矛盾,司马迁《史记》记载先秦有三个老子,分别是李耳、老莱子和太史儋,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是李耳。他约生于公元前 571 年,出生地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原姓老,名耳,字聃,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老子的身世充满神秘色彩。传说他的母亲 “玉女” 在李树下对着
2024-12-15 10:34:05老子天下第一”从何说起?春秋时期地图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类史上集中出现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的时期,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大爆发期。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欧洲出现了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佛祖释加牟尼也出现在这个时期。人类的精神底稿就在这个时期奠定了。老子中国的诸子百家之首,也就是最早的思想家非老
2024-12-15 10:04:32“人心难测,海水难量”,这句俗语我们常挂在嘴边,却很少有人探究其背后的深意,世间万物,人心最复杂,人心难测,是因为它充满了变数,难以捉摸,而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先了解人性,洞察人心战国时期,硝烟四起,诸侯争霸,乱世之中,一位思想巨人横空出世,他以犀利的笔触,冷峻的视角,剖析人性,针砭时弊,为后世留下
2024-12-15 09:49:20辛弃疾,世人多以豪放派词人视之,对其青年起义、南归之事则鲜有深究。岳飞之名,伴着“怒发冲冠”,尽显“精忠报国”之志,其人生虽以悲剧落幕,却曾热血沸腾。反观辛弃疾,心中同样燃烧着领兵抗敌的烈火,却只能坐于文官之位,抱憾终生。他为何起义南归?又为何终其一生,心愿未遂?忆昔靖康之难,北地士人心向南国。靖康
2024-12-15 09:33:5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