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秦昭王问荀子,儒者对国家有什么益处?荀子是如何回答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9 09:02:16    



荀子说,造父这个人,是周穆王时候天下最擅长驾马车的人,但是没有马车他就无法发挥作用。后裔这个人,是夏朝时候天下最擅长射箭的人,但没有弓箭也不能显示他的技巧。大儒士,是擅长治理统一天下的人,但是没有百里的国土就不能显示他的功用。为什么大儒士擅长治理天下呢?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珍贵的品质。

荀子讲述了被誉为儒学先驱“周公旦”的事迹。周公,姓姬名旦,人称周公旦,是西周开国元勋,被誉为是“元圣”,也就是圣人中的圣人,孔子盛赞周公,孟子称周公为古圣人,而荀子以周公为大儒。为什么周公如此重要呢?他作为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经两次辅佐周武王东征讨伐商纣王,并制定了重要的礼乐制度,是古代典章制度的主要创制者。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以“礼”治国,“敬德保民”,“明德配天”等思想。可以说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源头,所以被称为“元圣”。


另外,周公被称为儒学先驱,也是因为其高贵的品格,荀子说,周武王驾崩之后,周成王还小,他担忧天下混乱,周公主动承担起了治理国家的重任,周公在天下人的同心协力下,完成了周文王、周武王都没有完成的大业。在他的治理下,周朝统一了天下,设立了71个诸侯国。他还从小教导周成王,通晓礼义之道,等成王长大之后,就把王位让给了周成王。周公甘愿做臣子,辅助周成王治理天下。在他的辅助下,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对国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让周朝不断强大,这段时期是周朝最为强盛的时期,史称“成康之治” 。荀子说,这就是大儒的作用。

秦昭王问荀子,儒者对国家没有什么益处吧。荀子讲了一段非常经典的回答。阐释了古代儒者的高贵品格,是治国不可缺少的人才。荀子说,儒者是学习古代帝王、尊崇礼义、谨守自己的职位,而且极其敬重他们君主的人。君主要是任用他们,那么他们就会在朝堂有立足之地,而且能够合宜地使用自己的权势;

君子要是不任用他们,那么他们就退出官列,重新归入百姓的行列从而老实地做人;无论怎样,他们一定是恭顺的臣民。就算他们贫穷困顿、受冻挨饿,也必定不会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财利;就算没有立足的地方,也知道维护国家的大义;就算他们大声呼喊没有人响应,但是他们通晓统治万物、养育民众的纲纪。


要是他们的地位权势在别人之上,那他们便是做天子、诸侯的人才;要是他们的地位、权势在别人之下,那他们便是国家的贤臣、君主的宝贵财富。就算他们隐居在偏僻巷子里,在简陋的破房子中,也没有人不尊敬他们,因为在他们手中真的掌握着治国之道。荀子说,儒者在朝堂上做官,就可以治理好朝政;在下面做百姓,就可以美化民风。这正是儒者对国家的益处。

这一段中,荀子对大儒和君子人格的描述深刻而震撼,荀子说,先王之道,仁是最高的体现,所谓“仁义”就是中正之道,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就像我们的家,义就是走在正确的大道上。荀子说,仁义不是天体运行的规律,也不是地壳的变化规律,而是指人们所遵行的礼义法则,君子所遵行的原则。古代的儒者讲究“仁义”,就是心中有仁爱,做事有原则,符号道义。


那为什么每个人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呢?荀子在这一篇中也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师长,没有法度的约束,但是有智慧,那么他一定会做出盗贼的事情。他勇敢就一定会成为贼寇,有才能一定会为非作乱,明察一定会兴妖作怪,善辩一定会妄诞邪僻。一个人要是有师长,有法度,又有智慧,就会很快通达显赫。他勇敢就一定可以很快树立权威;有能力很快就可以获得成功;明察就可以很快穷尽事理,善辩就可以很快决断疑难。因此,有师长,有准则,是人的最大财富;没有师长没有准则,是人的最大灾难。

为什么一定要有师长呢?荀子说:“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人的本性,是我们所不能选择的,却能通过教育来改变;学习积累,不是我们天生就有的,却能够通过后天加以改造。我们都知道,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的思想,而孟子提出了人性向善的理念。虽然他们对人性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其实也说明后天教化和学习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师长的重要性。所以,这里荀子论述了为什么一个人既要有师长的教育和引导,也要有法度的约束和限制。


最后,荀子还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有人问荀子,我想由卑贱变得高贵,由愚蠢变得聪明,由贫穷变得富有,可以吗?荀子回答说:只有学习吧!那些学习的人,将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就叫做士;勤勉努力,就是君子;通晓它,就是圣人。上可以为圣人,下可以为士君子,谁能阻止我呢?


相关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的成就“千古一帝”

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任皇帝,也被称为唐太宗。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儿子,出生在隋末乱世的背景下。李世民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他的才能和领导力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李世民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使唐朝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

2025-05-20 00:20:57

李世民的功与过

李世民是唐朝的一位杰出的皇帝,被誉为千古一帝。他的功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创大唐盛世。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开元改制,推行科举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消灭割据势力,扩大疆土,使唐朝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保障百姓福祉。李世民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土地制度改革,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同时注重水利建设和灾害救

2025-05-20 00:16:47

为什么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

李世民故事,要从他波澜壮阔人生经历说起,他并非生于帝王之家,却自幼便展现出过人胆识与谋略,李世民毅然决然地跟随父亲李渊起兵,投身于历史洪流之中,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为唐朝建立立下不世之功唐朝建立初期,国内形势依然动荡不安,李世民凭借着卓越军事才能,平定各方割据势力,他善于用人,聚集一批文韬武略

2025-05-19 00:47:32

浅论:李世民对唐朝和中国的发展贡献

李世民的出生背景李世民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改革,推动了唐朝的繁荣和稳定。然而,他的早年生平也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本文将介绍李世民的早年生平,探讨他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和政治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了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皇帝。家庭背景和童年经历李世民于598年出生

2025-05-19 00:24:43

“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做的憾事

信陵君收养门客,与平原、孟尝、春申三君不大相同。平原君有一个毛遂,在门下三年,还毫不了解。孟尝君手下据说多“鸡鸣狗盗”之徒,流品很杂,突出的只有一个冯谖,代他到封邑收债,烧掉债券,收揽民心。春申君门下上客,打扮很讲究,鞋子上都嵌有珠子,却不听见谁帮他建立过功业。有一个朱英跟他分析过形势,但他有时听有

2025-05-18 11:17:0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