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影响力浸润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经济民生,思想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中都渗透着儒家的精神。
说起儒家,我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儒家圣人,这也理所应当,毕竟在我们所接受的儒家文化中,接触到最多就是他们的思想。但是我们常常忽视掉了另一位和孔子与孟子齐名的儒家大拿——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儒家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代表性人物,后世尊其为儒家“后圣”。他学识渊博,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稷下学官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国家智库,祭酒相当于校长)的祭酒,得到诸子百家的拥戴。晚年时著书立说,收徒授业,教导出韩非(法家集大成者)、李斯(秦朝丞相)、张苍(西汉丞相)等众多的杰出弟子。他在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后,建立起一套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把毕生的思想精髓汇编在《荀子》一书中,为日后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先秦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天命”、“神鬼”之说盛行,普遍性认为人的命运由上天来决定。即便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儒家先贤也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万物的主宰,赞同“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一观点。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荀子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的宇宙观后,摒弃掉老庄消极无为的思想,针对唯心主义的“天命论”进行尖锐的批判,同时大胆的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在荀子的眼中,上天是没有任何思想的,只是按照既定的“道(即自然运行的规律)”来运转的,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发生改变,政治的混乱、社会的变动以及国家的兴衰都与“天意”没有关系。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毫无疑问,荀子的思想对于天地自然的认知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荀子进一步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在荀子看来,与其盲目的迷信天道权威,等待上天的恩赐,不如巧妙利用天道的规律来为人服务,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强调人本身的主观性,用人力来克服天道,颇有些“人定胜天”的意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就是“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相反,这一点也颇受后世学者的非议,更多的人愿意坚信孟子所言的性善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
身处在战国乱世中,荀子在人性中看到更多的是恶质,他认为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假如不对这种天然之性加以人为的节制和引导,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发生争夺、暴乱和相互残害,进而引发社会动乱,社稷崩坏。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荀子以为,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根本的差别在于后天的环境对人性的影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后天的努力和教化,是可以改变一个人品性的。所以要想达到儒家推崇的仁义、忠信等善的价值观,就需要人为地用礼义法度来制约人之恶性。
孔子的核心思想在于“仁”,孟子的主张是“义”,而荀子则提出了“礼、法”并重的政治观念。
荀子在性恶论的前提下,强调“礼”的作用是对人的恶质天性做出必要的限制和规范。但是二者之间不免矛盾冲突,所以需要由“礼”转“法”,以法的强制性来推行礼的道德性,从而维护稳定的秩序。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法律的一致性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礼的持守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强调礼高于法,礼为法之本,法是礼的底线。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严刑峻法,一有机会仍会作乱。他把“法治”称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
荀子顾及到了现实的利欲和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
他的思想介于儒家与法家之间,在推崇儒学的同时,重视法律的必要性,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
他说,之前有个人叫姑布子卿,现在魏国有个人叫唐举,他们都声称能根据人的形体样貌,来推测人的祸福凶吉,人们很称道他的相术。但荀子说,以形体、容貌来判断人的命运,这种相人古代是没有的,有学问的人也不讨论这种事情。荀子说:“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的相貌,不
2024-12-19 10:33:47公元前771年,周王朝的都城镐京被来自西方的犬戎攻陷。姬宫涅,这位一生崇尚爱情的周天子,在呼吸停止前的一刻也没有想到,为了博得眼前美人的一笑,他付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毁掉一座城市,葬送了一个王朝。骊山脚下的连天烽火,如同一位孤寂的舞者,独自在空中摇曳。遥望着那座已经覆灭的王都。同时也宣告着一个
2024-12-19 10:19:26论性恶荀子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跟孟子的性善论相牴牾。荀子在自然观方面强调“天人之分”,在人性论方面也强调“性伪之分”。《礼论》篇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本始材朴”指人性的素质,是天然生成的。“文理隆盛”指礼义道德,是人为制作的。荀子所谓
2024-12-19 10:03:07第一段对话。程繁问墨子说,先生之前说过,“圣王不为乐”,圣明的君王都不创作音乐,但是比如诸侯处理政务太劳累了,士大夫工作太劳累了,农夫耕作太劳累了,他们用音乐来舒缓劳累,难度这也有错吗?第二段对话。墨子说,君王创作音乐越多,那么功绩就越少。以前尧舜时期,只有茅草盖的房子,他们制定了一些简单的礼,也创
2024-12-19 09:47:15儒家,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影响力浸润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经济民生,思想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中都渗透着儒家的精神。说起儒家,我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儒家圣人,这也理所应当,毕竟在我们所接受的儒家文化中,接触到最多就是他们的思想。但是我们常常
2024-12-19 09:32:0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