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是出现在影视剧中比较频繁的角色,尤其是《鹿鼎记》和《康熙王朝》,都把鳌拜描写成十恶不赦、野心勃勃、欺上瞒下、意欲夺权的奸险小人,被康熙帝秘密安排的抓获并幽禁而死,历史上的鳌拜到底是不是真如影视剧所描写的样子呢,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看看鳌拜的一生。
鳌拜
鳌拜在年轻的时候就武艺出众,精于骑射,早早的就在八旗军中效力,屡立战功。
1637年,鳌拜随阿济格去攻占之前毛文龙曾经驻扎的皮岛,鳌拜战前主动请战,如若不能攻下皮岛,绝不活着回来,开战后鳌拜从海上进攻,被明军的火炮阻击一时难以向前,鳌拜不顾安危,带头冲杀,冲进明军炮兵阵地肉搏,清除了明军的火炮,最终夺下皮岛。
攻下皮岛之后皇太极非常高兴,论功行赏,鳌拜首功被赐号“巴图鲁”。
1641年,松锦大战爆发,鳌拜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攻锦州,鳌拜率领的镶黄旗骑兵遇到明军骑兵,鳌拜带头猛烈攻击明军骑兵,将明军击败,明军后撤鳌拜率军追击,直接冲到明军阵地前沿,他下令骑兵下马与明军肉搏,连续击败明军五次,战后被皇太极进爵一等章京。
1641年8月,鳌拜随阿济格秘密潜入洪承畴大军之后,在洪承畴大军败退的路上截击,大败溃散的明军,杀伤甚众,战后升护军统领。
1644年山海关大战之后,鳌拜随阿济格入关追击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42城,鳌拜率军从水路突击大顺军。十三战连捷,将李自成逼到九宫山,并在九宫山一举消灭李自成农民军。
1646年鳌拜随肃亲王豪格攻打张献忠的大西军,张献忠得知退到西充,鳌拜充当先锋,前往阻截大西军,他身先士卒,带头猛烈攻击大西军,阵斩张献忠,斩杀大西军上万人,将大西军主力一举击溃,基本肃清了四川的农民军力量。
鳌拜深得皇太极的器重,是皇太极的心腹之一,1643年皇太极忽然去世,对于继承人选择的问题上,八旗贵族发生很大分歧,主要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与皇太极弟弟多尔衮之争,两黄旗坚决拥护豪格,两白旗则拥护多尔衮。
鳌拜此时军权在握,有很大的决定权,他与两黄旗的主要人物索尼、谭泰等商议,坚决支持豪格即位,8月14日,八旗议政会议选举继位人选,鳌拜等两黄旗的大臣做好万全准备,甚至集中两黄旗精锐到帐外不惜流血争权。
会议进行中鳌拜等两黄旗大臣以及效忠皇太极的其他将领态度坚决,情绪激动,甚至于纷纷拔刀说深受先皇之恩不能报答,如今先皇去了却不能立先皇的儿子为继承人,那还不如在此自尽以谢皇恩。
多尔衮一看这架势他想即位基本没有可能,而之前一直不表态的代善也提出无论谁继承都不能引起内讧,不然决不接受,于是多尔衮提出折衷方案: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他和济尔哈朗辅政,立了皇太极的儿子,鳌拜等两黄旗大臣也同意了这个方案,最终福临即位,改国号顺治。
多尔衮虽然是辅政大臣,但他实际上掌握了最高权力,于是开始打击异己,鳌拜本是支持豪格中的一员,不与多尔衮为伍,所以多次遭到多尔衮的政治迫害,无论鳌拜是否有错,多尔衮都用各种方式打压鳌拜,甚至想将鳌拜处死,但还未执行多尔衮就死了。
顺治帝亲政之后得知鳌拜和索尼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十分感动,非常的敬重索尼和鳌拜等人,并将他们带在身边视为心腹。1656年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帝亲自到鳌拜府中探望。
1661年1月8日,顺治帝去世,立下遗诏,令皇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命: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帝。
四个辅政大臣中索尼的年岁已高,为了避祸不愿意过问政事,苏克萨哈本是多尔衮的部下,后来背叛了多尔衮,所以很多人看不起苏克萨哈,苏克萨哈与鳌拜关系一向不好,经常争吵,遏必隆为人迂腐,没有主见,事事都随着鳌拜,因此鳌拜在朝中的势力最大。
鳌拜年老之后性格变得恃宠而骄,觉得自己功劳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连康熙身边的护卫,也经常受到鳌拜的欺压,清朝开国功臣费扬古的儿子因为小事得罪了鳌拜,鳌拜就命人将他儿子处死,费扬古要理论,结果被鳌拜灭了全家。
鳌拜还打击异己,对于反对自己圈地的大臣展开猛烈的报复,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因反对鳌拜圈地被鳌拜找理由准备处死,在四大臣议政会议时,索尼和遏必隆附和鳌拜,苏克萨哈不敢反对,但年幼的康熙帝清楚是非曲直,不肯下诏,只批准没收家产和鞭刑,但被鳌拜矫诏将三人处死。
1667年,索尼在临死前上奏请14岁的康熙帝亲政,苏克萨哈同意,并提出去自己辞去辅政大臣去给先帝守灵,鳌拜一看不好,如若苏克萨哈辞职他也得跟着辞职,他又不想放弃权力,于是给苏克萨哈列了24条罪状,要求康熙帝处死苏克萨哈,康熙帝虽然想保住苏克萨哈但最终没有能够保住,苏克萨哈被鳌拜绞死,这件事的发生让康熙帝与鳌拜之间的矛盾急剧升高。
鳌拜等于实际上一个人控制了议政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人物,而且不愿意归政给康熙帝,藐视皇权,对皇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之后的情节大家都知道了,康熙帝秘密的训练了一批布库,公开在所有人眼里在宫中练习摔跤,1669年5月,康熙召见鳌拜,鳌拜被康熙一声令下扑倒在地,束手就擒。
擒鳌拜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康熙帝提前准备了一把椅子,把其中一根腿锯断再粘合,鳌拜觐见之后被赐坐,结果他坐下时椅子的腿断开,因此摔倒,被众布库按住,但鳌拜是巴图鲁出身,力气很大,一下子挣脱站起来,康熙等人大惊失色,但鳌拜并未袭击康熙,而是脱下衣服露出全身伤疤,历数为爱新觉罗家族出生入死的每一战,康熙帝闻听流下眼泪,念鳌拜屡立战功,并无叛逆弑君之举,宽大处理,没有处死鳌拜,改为幽禁,党羽或死或被革职。
1669年,被幽禁的鳌拜去世。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