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滕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思想蕴含丰富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科技思想、军事思想和教育思想。
墨子的许多思想主张是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墨子为了“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代表“农与工肆之人”,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等为支点的“救世济民”主张。
墨子说:“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意思是说去掉没有必要的费用,才能让百姓获得最大利益。
墨子的“节用”思想以“利民”为出发点,认为只要是超出了实际需要的消费,就是浪费。如果浪费无度,物质生产又不增加,财富将会被消耗殆尽,甚至危及国家。
为了有效限制铺张浪费行为,墨子提出了一系列“节用之法”,细化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节用标准”。党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与墨子的节用思想是相沿承的,也是当今廉洁文化建设所倡导的。
墨子认为天底下从事各种工作的人,都要遵守规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更加深刻认识到“规矩”的重要性,更要把“规矩”二字牢记心中。
只有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讲“规矩”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更是一种修养、一种情操。做人做事,每一样都离不开规矩的约束,有规矩方有秩序。
墨子和孔子一样,把“君子”作为修身的目标,把“圣人”作为修身的最高境界。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这是《墨子·修身》一篇君子凡四见,句句说的都是君子的事儿。
何为君子?墨子有个明确的标准: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此“四行者不可虚假”,才是真君子。
实际上,墨子提出的君子之道,除了自我修养,还包含一种自律,他强调,修身须发自内心,不可虚假,只有身体力行、言行合一地踏实修为,才能名扬天下。
交友之道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主张交友要慎为先、善为要、德为本。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
在墨子看来,朋友要交,但必须慎重: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都崇尚仁义,淳厚谨慎,恪守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会因此越来越兴旺,个人也会越来越顺,名声越来越好,居官理政就会合于正道;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若都狂妄自大,结党营私,胡作非为,那么他的家道就会因此日渐败落,个人也会慢慢走向危险,名声越来越差,居官理政就会偏离正道。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