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潜心医道,广施仁术,凭借高超的医术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无数病患解除痛苦;他创新发展,传道授业,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30余载,将中医国粹发扬光大;他情系杏林,传承经典,善于在临床一线寻求突破,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他就是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一科主任——张建强。
结缘中医 勇于总结创新
“做一名医生,我觉得很骄傲,而且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张建强告诉记者,他8岁时,父亲就因心肌梗死去世。当时医疗水平低下,直至父亲去世,家人都不清楚父亲究竟所患何病。
“母亲转述说,父亲当时一直说‘胃痛’。其实现在想想,应该是心绞痛。”张建强感慨,正因如此,他便坚定了自己的求医之志。于是,高中毕业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河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
在医学之路上,张建强先后跟随全国名老中医邢月朋、全国中医外科大家奚九一、陈淑长等名师学习。学经典、勤思考,善于在临床一线寻求突破的张建强,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创新,在继承传统经方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沉淀和积累让如今的张建强在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慢性溃疡、外科杂病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独到的见解,临床疗效显著,先后研制出全元通脉胶囊、芪甲糖足丸、消栓止痛胶囊、清脉止痛胶囊、糖足膏、珍珠生肌散等内服外用系列制剂,发表著作十余部,论文数十篇,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6项。他也因此获得石家庄市十大名中医、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河北省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和善待人 以病人为中心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病房时,张建强早已带着脉管一科的医护团队来到患者身边。
“您今天感觉好点了吗?”面对一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患者,张建强亲切地关怀着。这位年过古稀的患者,因“腹壁切口疝”做了“剖腹探查加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手术很顺利,但术后腹部伤口长期不愈合,辗转多家医院诊疗,效果不佳。后慕名来到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一科就诊。
张建强认真分析病情并根据其特点,以自创”张氏疮疡疗法”为理论依据,整体辨证施治,内外相结合,培补正气的同时,局部伤口分期治之,提脓去腐,生肌长肉,以促创面愈合,经过半个多月的悉心呵护与治疗,患者腹部伤口已愈,活动自如。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从医以来,张建强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钻研医技,竭尽全力解除患者病痛。
“患者生病后,一般都比较着急,作为医生必须理解,要耐心负责地对待患者。”张建强强调,无论患者是熟人还是陌生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都要一视同仁,细心诊治。因为许多脉管病的发生、发展都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所以在诊治过程中,他总会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防护要点。他还主动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指导用药。现在很多经他诊治的患者都跟他成为了好朋友。
倾其所学 传承中医文化
“一脉相承”、“虎守杏林”,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张建强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两幅牌匾格外引人注目。张建强说,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中医要想发扬光大,除崇尚医道、乐善好施外,还必须得有传承教育。
传承,不仅要继承经典,更重要的是将中医国粹传承下去。深谙传承重要性的张建强,在1999年担任脉管科主任以来,尤为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强化中医学科建设,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后备人才。在临床教学中,只要学生愿意学习,提出问题,他都倾其所学,悉心传授。许多经他培养的年轻中医,现已成为医院的骨干人才。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外科、周围血管病专业学术带头人,带领脉管一科医护团队,多次承办国家、省、市级学术大会,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
“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病科在2007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之后还相继被评为河北省重点专科脉管病协作组组长单位、石家庄市十大名中医科……”每当张建强介绍科室的时候都十分自豪。
如今,他带领的这支年富力强、勇于进取的医疗团队,经过科室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已经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用朴实无华的行动,善良执着的坚持,默默诠释着“大医精诚”的内涵。
(燕都融媒体记者 檀亚楠)
魏文侯不拘一格任人才是广为人知的,他每任用一个重要的大臣都是经过侧面多方打听的,认为合适了,才放手去用。西门豹是相国翟璜推荐的,经过魏文侯的认可,被任命为邺城令。邺城是魏国的一个重要地方,它北临赵国,扼守着赵国通往中原的门户。魏文侯虽然一直以来都奉行三晋联合的政策,但对赵国向南扩张势力还是有所忌惮有
2025-08-27 04:23:55在中国历史上,霍去病是一位令人铭记的军事天才,他以年轻的身份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汉朝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不仅是汉朝对抗匈奴的重要力量,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本文将为您揭开霍去病的传奇人生,探讨他的军事成就、性格特点以及他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一、
2025-08-27 01:13:30公元前257年,11月。武安君白起死了,而且是被秦昭襄王赐死的。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四方,秦国人听到后叹息不已,东方六国却闻之大喜,拍手称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白起太能打了。白起从正式领兵以来,就带着一伙嗷嗷叫的老秦人到处攻城略地,前后三十七年,斩首近百万,杀的是六国惶惶不安,闻之色变。现在秦国
2025-08-26 04:15:58王勃是唐朝初期著名的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位列之首,唐高宗看过他的《滕王阁序》之后,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真乃罕世之才,罕世之才!”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在诗歌和骈文方面具有极高天赋的诗人,却在二十七岁的年纪英年早逝,无疑是唐代文坛史上的一大损失!有人曾经说过,若是王勃没有早早
2025-08-26 02:08:58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和三国中后期的情况差不多,名将凋零,但是没有涌现出相应的猛将补缺,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人才断层。在隋唐演义第二个时期,尉迟恭是一颗耀眼的将星,撑起了隋唐后期的半边天。如果把尉迟恭放在隋唐第一个时期,他的战力大概相当于哪些人的水平?尉迟恭的武功单田芳评书中,自成系列,是四猛、四绝、十三杰
2025-08-25 04:04:2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