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孟尝君是怎么离开齐国的?人走茶凉背后是人心,纠结不放是愚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3 00:50:15    


《资治通鉴》没有交代,这要怪《史记》把齐国的年表搞错了不少,这就把伊阙之战当年在齐国发生的一桩大事安排在了20多年以后。只要我们把年表顺过来,就会发现在这一年里,齐国实在发生了天大的事,也难怪齐湣王和孟尝君通通无暇他顾了。

这件事情,史称“田甲劫王”,详情已经不得而知了,大体上说,是一个名叫田甲的人发动政变,挟持了齐湣王。

田甲,既然姓田,又有挟持国君的能力,应该是王族当中的一名重要成员。

政变虽然没能成功,但政变的后果很严重:孟尝君逃跑了。

这件事到底跟孟尝君有什么关系呢?《史记》有过一个说法,重点不在孟尝君和田甲的关系,而在于孟尝君的两名门客。事情是这样的:孟尝君有一名门客,称为魏子,替孟尝君在薛邑收租,收了3次,但每次都空着手回来。孟尝君问他怎么回事,魏子答道:“我发现了一位贤者,就把收来的租税都借给他了,所以每次才会空手回来。”

孟尝君气炸了,赶走了魏子。

若干年后,有人在齐湣王面前诋毁孟尝君,说孟尝君准备谋反。

等到田甲发动政变,齐湣王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怀疑孟尝君就是田甲事件的幕后黑手。

孟尝君百口莫辩,只好逃出齐国。

就在这个时候,当初接受魏子接济的那位贤者给齐湣王上书,以性命担保孟尝君的清白。

士人精神,说以性命担保,就真的以性命担保,这位贤者就在齐湣王的宫殿门外自刎而死。

齐湣王震惊了,详细调查田甲劫王事件,发现孟尝君果真不曾参与。

于是,齐湣王恭请孟尝君回国,而孟尝君虽然回了国,但称病辞去了总理职务,希望可以回到自己的封邑养老。齐湣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个故事,你肯定觉得耳熟,因为它太像是我们在初中语文课上学过的那篇《冯谖(xuān)客孟尝君》了。冯谖替孟尝君到薛邑收债,把债务通通免了,债券通通烧了,说是帮孟尝君买到了薛邑的民心。后来齐湣王罢了孟尝君的官,孟尝君退归薛邑,被当地人民夹道欢迎。而冯谖继续替孟尝君谋划,让魏国和齐国争相礼聘孟尝君为相。这段内容,给我们创造了“狡兔三窟”这个成语。

在《史记》的版本里,故事框架没变,只是冯谖被写成了冯驩(huān),魏国变成了秦国。顺便说一句,正确的人名应该是《史记》版本的冯驩,而不是《战国策》版本的冯谖。因为“谖”只有两个意思,一是“欺诈”,二是“忘记”,都不合适用作人名,而“驩”既是马的名字,也可以假借为“欢乐”的“欢”,是个很合适的人名用字。

魏子和冯谖的故事,很可能是同一件事的不同版本。不然的话,孟尝君就要有6年时间从薛邑颗粒无收了。我们还有必要考虑到古文里的“三”往往不是实指,而是“很多”、“若干”的意思。假如孟尝君真有很多年收不上钱,不说别的,单是几千名拖家带口的门客,早就该作鸟兽散了。

更加可疑的,是那位贤人的自刎和冯谖设计的狡兔三窟。因为参照所有史料来看,齐湣王既不曾回心转意要孟尝君回国,孟尝君也毅然决然去了魏国,做了魏国的总理,后来还主持过新的合纵联盟,但要对付的是家乡齐国,而不是老对手秦国。

如果当真发生过贤人自刎的事件,那么被感动的只能是这位贤人自己,齐湣王的正常反应只会是震惊于孟尝君邀买人心的本事,就算明知道孟尝君和田甲政变毫无瓜葛,也巴不得借机把孟尝君除掉或者赶走。

孟尝君一走,造成了齐国相位的空缺。接替孟尝君的,很可能是秦国高官吕礼。

相关史料相当混乱,貌似吕礼和孟尝君很有几分相似之处。齐湣王想要除掉孟尝君,导致了孟尝君逃亡出境,到魏国做了总理;魏冉想要杀掉吕礼,导致吕礼逃出秦国,到齐国做了总理。真相实在扑朔迷离,怎么说都有依据,怎么说都站不住脚。杨宽先生认为吕礼并不是从秦国逃亡出来的,而是秦国派去齐国的。这当然只是推测,没有铁证,可备一说。

无论如何,田甲劫王和孟尝君的出走总该是真实可靠的。所以,就在白起挂帅打赢了伊阙之战,把韩魏联军杀得闻风丧胆的时候,韩、魏两国的老大哥齐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政变,合纵操盘手孟尝君正在忙着逃亡。不然的话,如果齐国名将匡章可以统帅齐、韩、魏三国联军在伊阙和新城之下迎战白起,肯定会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交代两句后话:这座新城,后来很可能做了芈戎的封地,所以芈戎也被称为新城君。新城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附近。今天的伊川县里,古称伊水的伊河贯穿南北,伊河西岸有一条二程大道,纪念当地名人二程兄弟,就是“程朱理学”的那个“程”。跨过伊河大桥,伊河东岸是新城大道,还能让人想起战国时代的新城,在城关镇等地也还能看到战国时代的新城遗址。

最后,让我们再来切换一下视角,看看楚国的动态。

《资治通鉴》的记载来自《史记·楚世家》,说伊阙之战结束以后,秦昭襄王挟战胜之威,给楚顷襄王写了一封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之军伐楚,请楚王好好整顿军队,大家痛痛快快干一仗。

面对秦国如此赤裸裸的威胁,楚顷襄王的反应是:秒怂,赶紧跟秦国恢复和亲关系。于是转过年来,周赧王二十三年(前292年),《资治通鉴》寥寥两笔记载了两件事。

(1)楚顷襄王娶了秦国媳妇。

(2)魏冉称病辞去了总理职务,客卿烛寿接替了他。

魏冉可能确实生了病,请客卿接手只是一时之计,病愈之后还会官复原职。所以这一年里真正的重点就只有秦楚和亲这一件事。

今天我们提到和亲,主要是从汉朝得来的印象,觉得汉朝送女人给匈奴,既丢尽了国家的脸,也丢尽了男人的脸。但我们看一看秦楚和亲,丧权辱国、不情不愿的其实是楚国,秦国人显然并不认为送女人给楚顷襄王是件丢脸的事。

这里出现了一段“臣光曰”,司马光跳到前台发表了,司马光到底说了什么?


相关文章

大败秦军三十万,信陵君不但未能风光无限,反而郁郁而终?

秦庄襄王二年,上将军蒙骜率领30多万秦军大举东进,终败于信陵君斡旋下的六国合纵。然而胜秦之后,本该风光无限的信陵君却再次被罢,郁郁而终。秦庄襄王就在秦军战败的此年冬天,被贬黜的行人府长官王绾便带着丞相吕不韦的殷殷嘱托出使魏国了。王绾此行的目的很明确,编造谣言,用间魏国君臣,陷害信陵君,为秦国日后东出

2025-04-29 00:44:00

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

战国传奇:信陵君微服访贤士,魏如姬舍身救信陵斯时,赵国有一处士毛公,隐居于博徒;有一处士薛公,隐居于卖酒之家。信陵君素闻其贤名,派朱亥授命访之,二人匿不肯见。忽一日,信陵君跟踪二人,知毛公在薛公之家,不用车马,单派朱亥一人跟随,微服徒步,假作买酒之人,直造其所,与二人相见。二人刚据垆共饮,信陵君遂直

2025-04-29 00:06:09

武则天:女皇帝的传奇与智慧

一、从宫女到女皇的传奇逆袭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家境并不显赫,但她从小聪慧过人。14岁时,她被选入宫中,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可以想象,刚入宫的她面对众多妃嫔和权臣,心中难免忐忑。然而,武则天并没有被这复杂的宫廷生活所吓倒,反而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渐赢得了皇帝的宠爱。网友热议在网络上,许多网

2025-04-28 02:38:12

魏公子为何被称为信陵君

标题: 魏公子为何被称为信陵君?话题: 魏公子、魏王、兵符、晋鄙、赵国、保全、赵王、平原君、宾客、功劳、谦虚、留在赵国简介: 魏公子在保全赵国后,被赵王赏识并想封他五座城池。然而,一位宾客的劝告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选择谦逊退让。最终,他决定留在赵国,得到了汤沐邑和信陵的赏赐。魏王对魏公子盗窃兵符,

2025-04-28 02:01:44

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结交隐士的故事

之前讲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帮助赵国打退秦国后,因为害怕回到魏国被治罪,就留在了赵国邯郸。当时,邯郸城有两个隐士,毛公隐于赌场,薛公隐于酒肆。信陵君听说他们两位都是贤士,就让朱亥去拜访他们,但二人躲起来不肯相见。忽然有一天,信陵君打听到二人踪迹,知道毛公在薛公家里,于是,也不坐车马,只让朱亥一

2025-04-28 01:32:4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