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战国传奇:孟尝君留食客数千,苏秦虽死自报其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4 00:06:13    

战国传奇:孟尝君留食客数千,苏秦虽死自报其仇

  斯时,齐相国田婴病卒,子田文嗣承为薛公,号为孟尝君。田婴有子四十余人,田文乃贱妾之子,为五月五日生。初生时,田婴告诫其妾弃之勿养育。其妾不忍弃,于是私下育之。长至五岁,其妾引子见田婴。田婴怒其妾违命。田文顿首道:“父亲之所以弃我是何故?”

  田婴道:“世人相传五月五日为凶日,生子长大后与户齐,将不利于父母。”

田文对言:“人生受命于天,岂受命于户也?若必受命于户,何不增而高之?”田婴不能答,然暗暗称奇。

田文长至十余岁,便能接应宾客,宾客皆喜欢与之游乐,为之赞誉。诸侯使者至齐,皆求见田文。于是,田婴以田文为贤者,立为适子,遂继承薛公之爵,号孟尝君,孟尝君既嗣位,大筑馆舍,以招天下之士。凡士来投者,不问贤愚,无不收留。天下逃亡者、有罪者皆归之。孟尝君虽高贵,但饮食与诸客同。一日,待客夜食,有人摭蔽其火光。宾客疑饭有二等,投箸辞去。田文起坐,自持饭比之,果然无二。宾客叹道:“以孟尝君待士如此,而吾却怀疑,真小人矣!尚何面目立其门下?”乃引刀自刭而死。

孟尝君哭临其丧甚哀,众客无不感动。归者益众,食客尝满数千人。诸侯闻孟尝君之贤,且多宾客,皆尊重齐,相诫不敢犯其境。

  话说张仪在魏为相三年,至魏襄王薨,子魏哀王立。楚怀王遣使吊丧,因征兵伐秦,魏哀王许之。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王哈皆乐于合兵伐秦。楚使者至齐,齐湣王集群臣问计。左右皆道:“齐与秦甥舅之亲,未有仇隙,不可伐。”

苏秦力主“合纵”之约,坚持以为可伐。孟尝君独语:“言可伐与不可伐,皆非也。伐则结秦之仇,不伐则触五国之怒。以臣愚计莫如发兵而缓其行,兵发则不与五国为异同,行缓则可观望为进退。”齐湣王以为然。

即派孟尝君率兵二万前往,孟尝君方出齐国郊外,遽称病延医疗治,一路耽搁不行。

韩、赵、魏、燕四王,与楚怀王相会于函谷关外,刻期进攻。楚怀王虽为“纵约长”,那四王各将其军,不相统一。秦守将樗里疾大开关门,陈兵索战,五国互相推诿,莫敢先发。相持数日,樗里疾出奇兵,绝楚粮道,楚兵乏食兵士皆哗。樗里疾乘机袭之楚兵败走。于是四国皆还国。孟尝君未至秦境,而五国之师已撤矣。此乃孟尝君之巧计也。孟尝君回齐,齐湣王叹曰:“几误听苏秦之计!”于是赠孟尝君黄金百斤,为食客费,益爱重之。

苏秦自愧,以为不及。楚怀王恐齐、秦交合,乃遣使厚结于孟尝君,与齐申盟结好,两国聘使往来不绝。

自齐宣王之世,苏秦专贵宠用,左右贵戚,多有护者。及齐湣王时,苏秦宠仍未衰。今日齐湣王不用苏秦之计,却依了孟尝君,果然伐秦失利。孟尝君受多金之赏,左右遂疑齐湣王已不喜苏秦,于是招募壮士怀利匕首,当苏秦下朝时刺之。匕首刺入苏秦腹部,苏秦以手按腹而走,向齐湣王投诉。齐湣王下令擒贼,贼已逸去不可得。苏秦道:“臣死之后,愿大王斩臣之头,号令于市曰:‘苏秦为燕向齐行反间,今幸诛死,有人知其阴事来告者,赏以千金。’如是,则贼可得也。”言讫,拔去匕首,血流满地而死。

齐湣王依其言,将苏秦之头号令于齐市中。须臾,有人经过其头下,见赏格,自夸于人曰:“杀苏秦者,我也!”

市吏因执之以见齐湣王,湣王令司寇以严刑鞫问之,尽得主使之人,诛灭数家。苏秦虽身死,犹能用计自报其仇,可为智矣!

身不免见刺,岂非反覆不忠之报乎?苏秦死后,其宾客往往泄苏秦之谋,言:“苏秦为燕而仕齐。”

  齐湣王始悟苏秦之诈,自是与燕有隙,欲使孟尝君将兵伐燕。苏代说燕王,纳质子以和齐。燕王从之,使苏厉引质子来见齐湣王。湣王恨苏秦不已,欲囚苏厉。苏厉呼道:“燕王欲以国依秦,臣之兄弟陈大王之威德,以为事秦不如事齐,故使臣纳质请和。大王奈何疑死者之心,而加生者之罪乎?”

  齐湣王悦,乃厚待苏厉。苏厉遂委质为齐大夫。苏代留仕燕国。

  再说张仪见六国伐秦无成,心中暗喜,及闻苏秦已死,大喜:“今日乃吾吐舌之时矣。”

  遂乘间对魏哀王说:“以秦之强,御五国而有余,此其不可抵抗已明。当初提出‘合纵’之议的是苏秦,而苏秦且不保其身,况能保他人之国乎?夫亲兄弟共父母者,或因钱财争斗不休,何况异国?大王若仍执苏秦之议,不肯事秦,倘若列国有先事秦者,合兵攻魏,魏则危矣。”

  魏哀王曰:“寡人愿从相国事秦,但恐秦不接纳,奈何?”

  张仪道:“臣请为大王谢罪于秦,以结两国之好。”

  魏哀王于是饰车从,遣张仪入秦求和。于是,秦、魏通好。张仪遂留秦,仍为秦相。

相关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的职业生涯究竟有多精彩?一代帝王的崛起之路!

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庙号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及诗人。出生世族,年少有为公元599年1月,伴随着天空一声巨响,一个小靓仔正式闪亮登场。此时,李家上下欢天喜地,大门外更是盘踞着两条巨龙在嬉戏玩耍,唐国公李渊抱起

2025-05-30 00:34:41

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贡献

1,唐太宗的贡献,贞观之治。创造君臣关系的典范人民道德水平普遍很高,所谓日不拾遗、夜不闭户当时中国国际地位很高2,玄武门之变没有别的办法避免,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政治斗争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兵变前夜,通过与李渊对质“淫乱后宫”这一子虚乌有之事引太子、齐王进入自己埋伏,后斩杀齐王,囚禁李建成,逼李渊

2025-05-30 00:04:13

大唐建立,李渊贡献大还是李世民贡献大?

唐朝开国,究竟是唐高祖李渊贡献大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功劳大?提到唐朝,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文功武治的李世民,尤其是在开国过程中,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甚至说唐朝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至少一半的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由此作为

2025-05-29 14:23:15

平原君赵胜:利令智昏,徒有虚名,战国四公子他只是凑数的?

公元前260年,秦国名将白起率领五十万秦军向赵国长平进发,想要一雪上党归赵之耻。赵国不甘示弱,命老将廉颇率五十万赵军陈兵长平,这是战国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秦军大获全胜,四十五万赵军被坑杀,白起一战封神,成就杀神威名。而原本能与秦国平分秋色的赵国,至此国力一落千丈,再无问鼎中原的可能。太

2025-05-29 14:20:09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罪臣还是功臣?

战国末期,平原君赵胜,是一个举足轻重,影响极大的人物。他是少有的,能以自己的实力,对天下形势产生影响的人物,其实际影响力,可能还在同时期的一些诸侯王之上。不过,同时,他也是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赞他的人,称他是赵国的顶梁柱。贬他的人,称他是赵国的“蛀虫”,也是长平战败的罪魁之一。那么,平原君赵胜,究竟

2025-05-27 00:39:4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