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孟尝君斥巨资供养三千门客,善有善报得偿百姓情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6 00:08:19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并回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到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运了。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茶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骥(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骧当作下等门客对 待。过了几天,冯骦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骦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 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驰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骧果然不再唱歌了。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骧到薛城去收债。冯獾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冯骓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骦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冯骧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骓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滑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骦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骦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

相关文章

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多有能人异士,为什么最后只有一人名留青史

孟尝君,名叫田文,曾经做过齐国国相,是齐国最有势力的贵族,和魏无忌、赵胜、黄歇并称“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非常有钱,且仗义疏财,喜欢招揽天下人才,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据说他门下养了三千食客,可这些食客大多是些滥竽充数、欺世盗名之徒,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其中最出名的两位食客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主人,他俩

2025-02-06 01:22:00

康熙一生有何功绩?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帝,难道他比秦始皇还厉害?

说到大清十二位帝王,那是各有各的特色,撩妹达人乾小四,工作机器大胖橘,但要论功绩而言,无人可与康熙争锋,康熙一生有何功绩?凭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康熙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自出生以来,拿的就是天选之子的剧本,一路死爹死妈死老婆,他8岁登基在位61年,是

2025-02-06 00:56:14

历数康熙皇帝的历史功绩

康熙帝画像一、三征噶尔丹康熙帝安抚蒙古各部,三征噶尔丹,打击准噶尔部,又进军西藏,尊崇达赖喇嘛,挫败分裂势力,将新疆、西藏牢牢的控制在中国版图里。二、收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由于郑氏效忠明朝,不断侵扰沿海地区。康熙帝命施琅为水师提督,澎湖海战大展神威,一举收复台湾,统一全国。收复

2025-02-06 00:35:35

千古一帝康熙的战役水平多高?李世民、朱棣:打仗,他坐小孩那桌

康熙的治国能力、战争规划能力很好,但你要说他的战役指挥能力也很强,算千古一帝,那就很让人绷不住了。至少李世民和朱棣等人会很不服气,因为在他们眼中,康熙的战役水平也就是“坐小孩那桌”。康熙一生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在于他没有亲自指挥过一场战役,你说他和噶尔丹亲自PK过,那是你电视剧看多了。历史上的康熙远征

2025-02-06 00:33:22

孟尝君斥巨资供养三千门客,善有善报得偿百姓情义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

2025-02-06 00:08:1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