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是明清两朝的名臣,他在明朝末年时,多次立下战功。他在清朝时,提倡满族人学汉文化,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洪承畴的军事水平很高,不然明朝不会重用他,皇太极也不会收降他。既然如此,洪承畴为什么会在松锦会战中战败呢?其原因有两点。
1、崇祯操之过急
崇祯操之过急使得洪承畴的作战计划发生了改变,因此给了清军可乘之机,导致洪承畴的大军处于了被动局面,为后来战败埋下祸根。
崇祯末年,清军威逼明朝的都城,崇祯把驻守西部的大帅洪承畴调回来,然后让他率军去锦州抵抗清军的入侵。
洪承畴开始的作战的计划是步步为营,边战边守,但是崇祯却不同意这个计划,便要求洪承畴立即发动猛攻,尽快击退清军。
这样一来,使得洪承畴有些措手不及,对速战的作战计划并没有准备好,而且清军来势很凶,两军对攻,明军并没有取胜的绝对实力,因此明军与清军开展正面战,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崇祯的操之过急打乱了洪承畴的计划,明军作战也就没有了章法,实力就大打折扣了。
2、清军的战略
清军的战略,使得明军没有了获胜的机会。皇太极先是派重兵包围锦州,想迫使明军投降。
然而明朝又派军来援救锦州,皇太极担心明军里应外合夹击清军,于是亲率一军来增援清军,同时切断明军的粮道,把明军的粮草断了。
皇太极这一招使得明军乱了,洪承畴没办法了,带着6千人出城突袭清军,但是清军早有准备,很快就打败了洪承畴,洪承畴也就被俘了。
清军准备充分,各方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因此洪承畴再有能力也无法阻挡明军的失败了。
洪承畴在锦州战败说明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崇祯看到清军威逼京城,于是就想速战速决,让洪承畴进攻,结果导致了溃败。
崇祯并不懂军事,却乱指挥,如果按照洪承畴最先的计划,明军还是有胜算的,至少不会被清军包围。所以这也告诉了我们,专业人士干专业的事,非专业的人士就不要参与。
崇祯作为皇帝,既然委以洪承畴重任,就要相信他,不应该干预洪承畴的战略计划。明军败于清军也说明了急事要缓办,遇到紧急情况更需要冷静。
中国有两个门神,一个是秦琼,一个是尉迟恭。相传泾河龙王犯了天条,玉帝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了活命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便与魏征下棋拖延时间。结果魏征灵魂升天斩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以为李世民言而无信,日夜哀嚎使其不能入睡,直到秦琼、尉迟恭守卫宫门李世民才得以入睡。李世民不忍二人日夜不眠,就画了他们画
2025-08-30 01:16:45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门神是家家户户都要贴的年画,象征着驱邪避鬼、保平安。而在这群威武的门神中,尉迟恭无疑是最具人气的一位。他不仅是唐朝名将,更是被誉为“门神”的传奇人物。然而,尉迟恭为何能从一个历史人物变身为家喻户晓的门神?这背后的故事可不是简单的民间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尉迟恭的传奇经历尉
2025-08-30 00:19:45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传奇人物,他们的故事如星辰般璀璨,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英雄,便是古代的“破坏王”——项羽。他的名字如雷贯耳,既让敌人闻风丧胆,又让自己人感到无奈,真可谓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位“霸主”。那个男人就是来自江东的项羽,这位出生于楚国的壮汉,初登场时便自带“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气场。小时候不
2025-08-29 02:19:56关羽之死:败走麦城背后的真相与人性博弈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三国故事。但你真的了解这场悲剧背后的所有真相吗? 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关羽的“大意失荆州”,是他的骄傲自负。但如果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会发现关羽的败亡,远非“性格缺陷”四个字可以概括。那是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更是一场复杂的人性
2025-08-29 01:00:53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年少聪慧,恃才傲物,善饮酒。二十出头便进士及第,然此后仍饮酒为事。王翰的仕途并不顺利,主要在开元年间做官。他先后到张嘉贞、张说的礼遇和举荐,曾任昌乐县尉、秘书正字、通事舍人、驾部员外郎等职。后因张说罢相,王翰也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然而在仙州后,仍旧喜
2025-08-28 06:30:2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