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是明清两朝的名臣,他在明朝末年时,多次立下战功。他在清朝时,提倡满族人学汉文化,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
洪承畴的军事水平很高,不然明朝不会重用他,皇太极也不会收降他。既然如此,洪承畴为什么会在松锦会战中战败呢?其原因有两点。
1、崇祯操之过急
崇祯操之过急使得洪承畴的作战计划发生了改变,因此给了清军可乘之机,导致洪承畴的大军处于了被动局面,为后来战败埋下祸根。
崇祯末年,清军威逼明朝的都城,崇祯把驻守西部的大帅洪承畴调回来,然后让他率军去锦州抵抗清军的入侵。
洪承畴开始的作战的计划是步步为营,边战边守,但是崇祯却不同意这个计划,便要求洪承畴立即发动猛攻,尽快击退清军。
这样一来,使得洪承畴有些措手不及,对速战的作战计划并没有准备好,而且清军来势很凶,两军对攻,明军并没有取胜的绝对实力,因此明军与清军开展正面战,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崇祯的操之过急打乱了洪承畴的计划,明军作战也就没有了章法,实力就大打折扣了。
2、清军的战略
清军的战略,使得明军没有了获胜的机会。皇太极先是派重兵包围锦州,想迫使明军投降。
然而明朝又派军来援救锦州,皇太极担心明军里应外合夹击清军,于是亲率一军来增援清军,同时切断明军的粮道,把明军的粮草断了。
皇太极这一招使得明军乱了,洪承畴没办法了,带着6千人出城突袭清军,但是清军早有准备,很快就打败了洪承畴,洪承畴也就被俘了。
清军准备充分,各方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因此洪承畴再有能力也无法阻挡明军的失败了。
洪承畴在锦州战败说明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崇祯看到清军威逼京城,于是就想速战速决,让洪承畴进攻,结果导致了溃败。
崇祯并不懂军事,却乱指挥,如果按照洪承畴最先的计划,明军还是有胜算的,至少不会被清军包围。所以这也告诉了我们,专业人士干专业的事,非专业的人士就不要参与。
崇祯作为皇帝,既然委以洪承畴重任,就要相信他,不应该干预洪承畴的战略计划。明军败于清军也说明了急事要缓办,遇到紧急情况更需要冷静。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