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马?竟然能占据西南半壁江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01 00:41:43    

清朝的发展与明君和贤臣离不开,因此皇位传承与大臣的任用就很重要。要知道清朝的每一位皇帝登基之路都是十分曲折的,所以他们有的很年幼便成为了君王、有的已经有了子嗣却还是储君。

康熙皇帝便是十分艰苦的皇帝,他十几岁便成为了皇帝。平三藩灭鳌拜收复台湾,为清朝除去隐患。可是那时候三藩中的云南吴三桂却是兵强马壮,甚至势力已经让他占据清朝西南的半壁江山。即便是这样还是让有谋略的康熙皇帝给剿灭了。

一、吴三桂

吴三桂字长伯,是辽宁人。他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那可是标准的官宦之后。出生于将门世家因此从小便吃穿不愁。年级尚小的吴三桂因为家中练武的因素,从小耳濡目染的就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让父亲很是欣慰。

父亲是锦州地区的总兵,名叫吴襄。父亲身为总兵可谓是身经百战,因此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统兵的好苗子,于是十分支持吴三桂练武。可是武艺再高终究不是将帅之才,所以还让吴三桂学习文化。文武兼备,有勇有谋的将领才能更好的统兵作战。

那时候还是明朝时期,已经成年的吴三桂文武双全。父亲作为总兵本可以将其留任在自己麾下,可是却想让儿子自己博取功名。于是让吴三桂参加朝廷组建的考试,吴三桂也是十分争气的考中了武举人,从此被皇帝派入军中历练和学习。

后来崇祯皇帝即位,皇太极和多尔衮率两路大军绕路蒙古直扑北京。那时候有大将袁崇焕镇守北方,清兵难以入关。皇太极用离间计离间了袁崇焕与崇祯皇帝,因此导致袁崇焕被杀。此时命令吴襄前去退敌,可是吴襄却临阵逃脱导致清兵长驱直入。因此也被撤职了。

此时的吴三桂也在军中历练了很久,多次出谋划策屡建奇功。逐渐的官职也成为了明朝的总兵,那一年的吴三桂才27岁。年轻气盛的吴三桂率军迎战清兵,凭借自身的武艺和计谋与清兵展开了浴血奋战。终于利用地势击退了敌军,但是吴三桂也损失不小。

后来皇太极顾虑吴三桂的神勇,于是写信想要劝降此人。并且让多尔衮密切与吴三桂取得联系,从而动摇他的忠心。吴三桂虽然忠贞爱国,但是却心中早已知道这样的大明朝已经摇摇欲坠,于是犹豫要不要为自己留条后路。

果然,不久之后还在前线作战的吴三桂得到了消息。紫禁城被闯王李自成攻破,大明崇祯皇帝也上吊了。吴三桂顿时愣住了,此时的自己犹如断了线的风筝,与清兵作战也失去了意义。无奈只好与多尔衮联手击退了李自成,迎接清兵入关。

二、康熙皇帝

清兵入关后,佣立皇太极为皇帝。而皇太极也没有大开杀戒,而是善待明朝的这群旧臣,表示愿意留下的欢迎,不远留下的准许辞官。而吴三桂则也成为了清朝的强大助力,四处平乱和缴贼。

顺治皇帝即位的时候,吴三桂升任平西大将军。后来凭借着神勇一举攻下了云南地区。此时中原已经没有战事。云南地区正距离皇城较远,因此便将吴三桂留守云南,负责总领云南各项事务。此后的吴三桂开始治理云南,教育培养自己的儿子吴应熊。

后来康熙皇帝即位,吴三桂又奉命治理贵州地区。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坐拥很大面积的土地,甚至比周边小国的面积还大。他还为了稳固局势,支援边境偷偷招兵买马,操练军士。这便引起了康熙皇帝的猜忌。

要知道康熙皇帝从小就很好学,他文韬武略也是十分优秀。但是从小便失去父母的康熙只能要求自己独立、自强。可是毕竟年幼即位因此朝中很多老臣纷纷开始独断专行。十四岁的康熙皇帝便开始用自己的手段惩处这些心怀不轨的大臣。

尤其是辅政大臣鳌拜,不仅权倾朝野而且还是武艺高强,被称为大清第一勇士。他居功自傲,盛气凌人。康熙命令手下调查鳌拜的罪行以及证据。之后在吩咐众人埋伏好,等鳌拜进宫之后一拥而上将其逮捕,最后将鳌拜诛杀。

三、三藩之乱

鳌拜的问题解决了,之后便是三藩之乱。此时皇帝决定削去吴三桂等三位藩王的爵位,这就引来了大家的不满意,于是纷纷起兵造反。风头最盛的便是平西王吴三桂,毕竟自己曾经战功赫赫立下汗马功劳才有的藩王爵位,怎能说撤就撤了。

他当时本来只有两万多的兵马,因此对于清朝来说并不是什么大敌。可是康熙帝毕竟是满人,当时的百姓和吴三桂一样都是汉人。看到汉人自立为王后纷纷响应,于是吴三桂的两万兵马瞬间翻了数倍。这让康熙和平西王都有些吃惊。

吴三桂火速率领着众人,在清兵大军到来之前征讨更多的土地。随后还对新兵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教育。短时间内吴三桂便坐拥西南方半壁江山,麾下雄兵三十余万人,这让康熙皇帝很是头疼。于是派遣大军征讨,奈何吴三桂总兵出身,作战经验丰富,于是屡屡得胜。

后来吴三桂开始膨胀,把前线交给了麾下将领自己则是坐守后方贪图享乐。自此吴三桂的大军开始走向败式。后来吴三桂去世了,他把位置传给了儿子吴应熊。可是吴应熊没有父亲那样老辣,于是难以扭转战局,最后被清兵消灭了。

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人物之—— 李世民

李世民,生于公元五九八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卒于六四九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他的父亲李渊,隋朝末年官居太原留守。李世民少有大志,才智过人。他看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反隋的烈火四处燃起,多次劝说父亲起兵夺取隋朝的江山。李世民对李渊说:“现在主上无道,百姓困穷,天下大乱。大人如果拘守小节

2025-05-03 01:23:28

令魏王畏惧的公子——历史人物信陵君的故事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公子,本名魏无忌,是魏召王的小儿子。魏召王去世后,魏安釐王即位,他封魏无忌为信陵君。信陵君和魏安釐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话说有一天,信陵君和魏安釐王在下棋。突然传来警报:赵国军队入侵边界。魏王赶紧放下棋子,打算找大臣来商议。信陵君却告诉魏王是赵王在边境打猎,

2025-05-03 00:43:12

武则天做人的手段与智慧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是心狠手辣的“坏人”,有人则认为她是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杰出女性。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传奇女性,看看她到底是“坏人”还是智者。先来说说很多人认为武则天是“坏人”的理由。在那些反对她的人眼中,武则天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孩子。比如

2025-05-02 01:05:12

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有人会那么讨厌他

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他有雄才大略,武统天下,却也有抹不去的黑点,比如他昏庸无道,上娶六手老太萧美娘,下玩纯情少女武则天,那李世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李世民出生以后,隋朝就开始了风雨飘摇,因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一个乱世将星,当年很多军阀都在造反,而李渊身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最大的任务就是镇守山

2025-05-02 00:10:00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