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没有刘备,三国只是普通的乱世,一口气带你看完刘备心碎的一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0:57:18    

没有刘备,三国只是普通的乱世,而东汉末年刘备带领一群理想主义者,为时代增添了几分浪漫。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豪杰辈出,而刘备无疑是其中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刘备,这位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大家常常好奇,堂堂皇室后代为何会混到织鞋贩履的地步呢?要知道,刘胜和刘备足足差了三百二十六年,大清朝灭亡至今也不过一百一十二年。汉书中记载,中山靖王刘胜此人荒淫好色,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把分封王爷们的土地分给他们的儿子、孙子,诸侯被越分越小,汉武帝以此削弱他们的实力。如此下来,到了刘备这一代,真是穷得叮当响,以至于刘备领兵统帅以后,身边一个姓刘的大将都没有。刘备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靠织草鞋过日子。但在刘备家的东南角,有一棵大桑树,路过的人都说此树非凡,这里将来会出贵人。刘备小时候就志向远大,曾说自己总有一天要乘坐宝盖车舆。就这样,刘备在十五岁时,在叔父的支持下外出求学,拜入大儒卢植名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备的人生会走向何方呢?是继续在乱世中挣扎,还是能成就一番霸业呢?

刘备

【正文内容】

刘备,一个从草根崛起的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刘备自幼便处于家境贫寒之境,然而,他并未因这艰难的处境而舍弃自己的志向。他与母亲相互依存,以织草鞋维持生计,可心中却始终装着远大的抱负,从未改变。在十五岁时,他外出求学,与同族兄长刘德然以及公孙瓒一同拜入大儒卢植门下。在求学的那段时光里,刘备对读书兴致缺缺,反倒是钟情于音乐,热衷于穿着好看的衣物,十分注重打扮自己。他生就一对招风大耳,为人善于待人接物,能够做到喜怒不表露于外,并且喜好结交豪迈侠义之士。他的个性和风格被评为颇有高祖之风。

公元一百八十四年,刘备二十三岁,在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关羽、张飞,三人结拜为兄弟。从此,他们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二十四岁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导致了黄巾之乱。刘关张三人参与了讨伐,出战不利的刘备靠装死躲过一劫,后来立下战功,被封为安喜尉。然而,好景不长,朝廷颁布条令,要淘汰一部分因战功而成为长吏的人。刘备求见负责此事的都游,却被其避而不见,愤怒的刘备不讲武德,冲进大门,把都游绑起来抽了二百鞭子后气罐而逃。

求学时的刘备

此后,刘备的命运齿轮开始快速转动。他随大将军何进又遇到了黄巾起义军,再次立下战功,被封为高唐令。在此期间,他推行仁政,深受百姓爱戴。但不久后,他被黄巾军击败,无奈之下投奔了少时好友公孙瓒。在这里,他得到了大将赵云。公元一百九十三年,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向田凯求助,刘备随田凯前来救援。虽然刘备实力不强,但因吕布偷袭曹操老家,曹操不得不撤兵,刘备意外地救了徐州。陶谦感激刘备,把他留在了徐州。不久后,陶谦病危,将徐州托付给刘备。

公元一百九十五年,吕布被曹操打败,前来投靠刘备。吕布称刘备为贤弟,却言语无常,刘备心里极为不开心。但处于各方势力中间的刘备,刘备乃纳吕布,令屯兵于小沛。然,备轻吕布。及袁术攻徐州,吕布袭备巢,虏其妻女。刘备无奈向吕布投降,后又被袁术继续讨伐。吕布不想袁术壮大,上演辕门射戟,帮刘备度过一次难关。但不久后,吕布又派大将进攻刘备,刘备再次战败,投靠了曹老板。曹老板和刘备联军击败吕布,吕布临死前向刘备求饶,刘备却没说好话,最终吕布被曹操斩杀。

刚起兵时的刘备

公元一九八年,刘备复强,吕布恶之。吕布复攻刘备,又虏其妻孺。刘备屡败屡战,复依曹公。袁术欲投袁绍,刘备乘隙向曹操借兵击之,未料袁术病卒。公元二百年,曹操察刘备有反意,乃亲征之。刘备大败,复逃亡,投袁绍。公元二百零一年,曹操和袁绍迎来世纪大战 —— 官渡之战,刘备又逃亡到荆州刘表处。

公元二零七年,刘备年四十有七,三次前往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由此获隆中对之战略方针。公元二百零八年,刘表病逝,刘备集团在曹操的穷追不舍之下再次撤离。当阳之战,刘备又丢弃妻儿,战败逃亡,与孙权结盟。赤壁之战后,刘备成为最大赢家,初步形成三足鼎立。公元二一一年,刘备五十一岁,刘璋邀请他入蜀抵御张鲁。刘备进入蜀地后,开始操练兵马,收买人心。公元二百一十二年,刘备按照庞统的计谋进攻刘璋,一路过关斩将。公元二百一十四年,刘备五十四岁,刘璋投降,刘备得到川蜀,设宴大赏士卒,治理川蜀,让百姓安居乐业。

刘备败逃

公元二百一十五年,孙权索荆州,刘备拒之。孙权乃遣兵攻长沙、零陵、桂阳。刘备遣关羽以抗之。公元二百一十九年,刘备五十九岁,从曹操手里夺得了汉中,被封为汉中王。同年冬天,孙权派吕蒙奇袭荆州,关羽被杀,孙刘联盟彻底决裂。公元二百二十年,曹操逝世,曹丕建立魏朝。公元二百二十一年,刘备于成都武担山南面登基,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同年七月,刘备不听劝告,执意发兵攻打孙权。起初,刘备大军气势如虹,但陆逊火烧连营,汉军彻底失败。

公元二百二十二年,刘备六十二岁,汉军失败后,刘备退回白帝城。公元二百二十三年,刘备六十三岁,病危之际托孤于诸葛亮。刘备的一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回顾刘备的一生,他从一个织鞋贩履的平民,历经无数磨难,最终成为一代霸主。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白手起家,性如烈火,快意恩仇,却又相当厚道。他在乱世中崛起,凭借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吸引了一大批忠诚的追随者。他的一生,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他曾多次失去妻子儿女,多次战败逃亡,但他始终没有被打倒。他屡败屡战,永不放弃,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刘备


网友评论刘备的一生:

【结尾升华】

刘备的一生,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介布衣起家,在乱世中摸爬滚打,历经无数艰难困苦,最终成为一代霸主。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是永不放弃的一生。

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远大的志向,有坚定的信念,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刘备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以刘备为榜样,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