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汉高祖,汉太祖两个称呼都对,但汉太祖更符合刘邦的生平。
首先咱说,高祖和太祖在叫法上有没有区别,再看这两个叫法哪一个更能体现刘邦的生平。
陈道明饰演的刘邦
这得先说说四大庙号用字“太、高、中、世”,这四个字再分别配上“祖”和“宗”,就有了经常听到的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这些庙号了。
有什么区别呢,先说“祖”和“宗”的区别,建功立业为“祖”,世代牢记为“宗”,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是也,所以祖是比宗高一级的存在,刘邦开疆拓土,建立大汉,称祖是没问题的。
说完“祖”和“宗”的区别,再说“太、高、中、世”的区别,一般来说,白手起家创立基业的是太,继承显赫祖业的为高,中兴再造王朝的为中,而世代儿孙不忘祭祀的是世,所以这么一看,刘邦更应该称汉太祖才对,因为他真的是白手起家,建功立业。
那怎么就有了汉高祖的叫法呢。
其实刘邦死后,最早是没有庙号的,那时候还不流行庙号,刘邦只有一个谥号为“高皇帝”。
到了汉景帝时期,丞相申屠嘉等人上书汉景帝,请求把刘邦的庙称为太祖庙,汉文帝刘恒的庙为太宗庙。
“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班固《汉书·景帝纪》
班固 汉书作者
刘邦就成了第一个拥有庙号的皇帝,也就是汉太祖。从此,有功有德的皇帝就有了庙号,皇帝家的庙也被叫做太庙。
但那个时候,人们对庙号和谥号的使用,还是很乱,没有什么规矩。
“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看看司马迁的史记,一句话中,既称呼刘邦为高祖,又说他是太祖,乱的不行。究其原因可能是司马迁出于对刘邦的尊敬,感觉用高皇帝称呼刘邦有点不够诚意,所以使用了这样混乱的称呼。但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高祖本纪,所以汉高祖这个称谓更入人心。所以东汉的班固在《汉书》中也沿用了这个说法,汉高祖的称谓就这样沿用了下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闻一多先生曾言,“初唐四杰”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浪漫,所以不为世俗所容,遭受诸多非议;而正是这些悲惨遭遇,又使他们赢得了不少神同情与共鸣。初唐四杰中,命运多舛。王勃不慎溺水身亡;骆宾王因讨武而牺牲;杨炯在任安详离世,可谓善终。而卢照邻,他在年仅40岁时选择投河,其人
2025-09-12 01:58:2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