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人,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儿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弟,如果要给四公子排个名次,信陵君排第一应该没人表示不服,名声超过君王,这对魏王可是个严重威胁。
就是这样的身份,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避嫌,信陵君没有认识到这点,他的这三个方面早就让魏王很不爽:
1、养士
战国都稍有名望及地位权力的人都养士,信陵君贵为魏国公子当然也不例外,信陵君礼贤下士从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瞧不起任何人,所以门客达三千多人。
有一次,信陵君跟魏王正在下棋,这时从北部边境突然传来警报,说:“赵国发兵进犯我们了,即将进入边境。”魏王立即放下棋子,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信陵君劝阻魏王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于是便像先前一样又接着与魏王下棋。过了一会儿,果然消息传来:“是赵王在野外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听后大感惊诧,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信陵君回答说:“我的门客中有人能深入探到赵王的秘密,赵王做了什么,门客就会立即告诉我。”从此以后,魏王畏惧公子贤能,不敢让魏公子处理国家大事。
信陵君但凡低调点,你知道就知道,不要在领导面前显露出来,你的手下什么都知道无孔不入,这严重威胁到领导的安危,试想:远在千里之外的赵王都在你的视线之内,那我这个近在咫尺之间的魏王还有秘密可言吗?
2、窃符救赵
通过魏王爱妃,偷得兵符,杀了将军晋鄙,成功打退秦兵救了赵国。
信陵君此举大刀阔斧轰轰烈烈,于诸侯国够义气,于魏王实属不忠,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唇亡齿寒,既然这样也应该事后主动给魏王来个负荆请罪,连累魏王爱妃,杀了魏国大将,这时候还不该姿态低点。
比起受牵连的魏王妃,枉死的晋鄙,就算回来接受魏王责罚也是理所当然,何况魏王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世人眼里的英雄。信陵君却“畏罪潜逃”跑到赵国不回,这更是让魏王很是气愤。
试问这样的人才放在哪个领导身边会受欢迎?没派杀手到赵国搞暗杀就不错了,只好让他呆在赵国。
在赵国十年,信陵君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照样广收门客,搞得平原君的门客有一半跑到他家。
3、功高震主
秦知信陵君在赵,派兵伐魏,魏王没人可用派使者来请,信陵君不敢回,幸好门客毛公薛公劝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受到重用,名扬诸侯国,是因为有魏也,今秦攻魏,魏国危急,秦国功破大梁而夷平了先王之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话音未落,臊得信陵君面红耳赤,立马起程回国。
信陵君不负众望,败蒙骜退秦军胜利凯旋。
秦王担忧信陵君进一步威胁秦国,于是派人拿了金银财宝到魏国,求见晋鄙原来的那些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毁谤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信陵君,不知道还有个魏王,正打算共同拥立他为王呢。”同时秘密会见信陵君,假装祝贺公子,即将立为魏王。
信陵君没有风险意识,不懂人性,诸侯乃至国人只知有信陵君不知有魏王,魏王忌惮是人之常情,不猜疑就不正常了。何况秦国反复用间,三人成虎,听得多了不信都不行,如果信陵君聪明的话应该在秦退兵后就急流勇退,去享受安逸的生活不香吗?
终于等到魏王罢了他的兵权,心胸又不开阔,破罐子破摔,终日和门客通宵达旦饮酒作乐,这样过了四年,饮酒过度而死。
有信陵君在,秦国不敢犯魏国,信陵君一死,秦再派蒙骜攻魏,魏无人可敌。
虽说魏国被灭亡的命运不可改变,但如果信陵君在,魏应该可以多活几年。
纵观信陵君的一生,够义气,功劳卓著,只是锋芒毕露,太把领导当哥们,没有上下级的界限,虽说魏王是他哥哥,但他大概忘了人家是君他是臣,让领导感到了威胁,这样的人在太平年月是不会得到重用的。
所以秦兵一退,信陵君就被魏王搁置了,这是必然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01韬光养晦,邹忌等待好时机故事要从齐桓公田午十八年(前357)说起,那一年齐桓公逝世,他的儿子田因齐即位,史称齐威王。大家会好奇齐国不是姜太公的封地吗,怎么会变成姓田的呢?因为这里有段比较复杂的权力更迭,那就简单交代一下,陈国公子灭国后,逃到了齐国,改为田姓,不断实行仁政,一步步攫取姜氏的权力。等
2025-09-03 03:02:33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邹忌描写成一位善于自省而又清醒的人,看起来着实是齐国的贤臣。成语“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两位很有才能的人。在当时的齐国,邹忌相当于是丞相;田忌是宗室,在孙膑的帮助下善于军事,田忌和邹忌,也就是一将一相。我们能在田忌和邹忌身上看到传说中的将相和吗?事实上,邹忌不
2025-09-02 01:16:36自古以来,文人士子都渴望成才,追求功名,不论出身,无问西东,骆宾王也同样。但遗憾的是,科举不第,加上仕途艰难,尤其是遭人密谋设陷,骆宾王只能以“戴罪”之身,另辟蹊径,应募从军,立功沙场也就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自孩提起,骆宾王不仅学文,也练武,因而具有出将入相的潜质,再加之“书剑传家”是骆氏家族的传统
2025-09-02 00:49:52他是盛唐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因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让其名字入围我国文学史殿堂,他便是盛唐诗人王翰。他为人个性鲜明,豪放不羁,喜欢饮酒,仕途极为不得意,但正是因为这种性格造就其诗歌华丽,感情奔放的特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唐朝诗人王翰的十首诗作,体会其诗歌的独特性格与豪迈之气,相
2025-09-01 04:10:5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