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之人,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儿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弟,如果要给四公子排个名次,信陵君排第一应该没人表示不服,名声超过君王,这对魏王可是个严重威胁。
就是这样的身份,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是避嫌,信陵君没有认识到这点,他的这三个方面早就让魏王很不爽:
1、养士
战国都稍有名望及地位权力的人都养士,信陵君贵为魏国公子当然也不例外,信陵君礼贤下士从不因为自己的富贵而瞧不起任何人,所以门客达三千多人。
有一次,信陵君跟魏王正在下棋,这时从北部边境突然传来警报,说:“赵国发兵进犯我们了,即将进入边境。”魏王立即放下棋子,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信陵君劝阻魏王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于是便像先前一样又接着与魏王下棋。过了一会儿,果然消息传来:“是赵王在野外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听后大感惊诧,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信陵君回答说:“我的门客中有人能深入探到赵王的秘密,赵王做了什么,门客就会立即告诉我。”从此以后,魏王畏惧公子贤能,不敢让魏公子处理国家大事。
信陵君但凡低调点,你知道就知道,不要在领导面前显露出来,你的手下什么都知道无孔不入,这严重威胁到领导的安危,试想:远在千里之外的赵王都在你的视线之内,那我这个近在咫尺之间的魏王还有秘密可言吗?
2、窃符救赵
通过魏王爱妃,偷得兵符,杀了将军晋鄙,成功打退秦兵救了赵国。
信陵君此举大刀阔斧轰轰烈烈,于诸侯国够义气,于魏王实属不忠,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唇亡齿寒,既然这样也应该事后主动给魏王来个负荆请罪,连累魏王爱妃,杀了魏国大将,这时候还不该姿态低点。
比起受牵连的魏王妃,枉死的晋鄙,就算回来接受魏王责罚也是理所当然,何况魏王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杀掉世人眼里的英雄。信陵君却“畏罪潜逃”跑到赵国不回,这更是让魏王很是气愤。
试问这样的人才放在哪个领导身边会受欢迎?没派杀手到赵国搞暗杀就不错了,只好让他呆在赵国。
在赵国十年,信陵君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照样广收门客,搞得平原君的门客有一半跑到他家。
3、功高震主
秦知信陵君在赵,派兵伐魏,魏王没人可用派使者来请,信陵君不敢回,幸好门客毛公薛公劝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受到重用,名扬诸侯国,是因为有魏也,今秦攻魏,魏国危急,秦国功破大梁而夷平了先王之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话音未落,臊得信陵君面红耳赤,立马起程回国。
信陵君不负众望,败蒙骜退秦军胜利凯旋。
秦王担忧信陵君进一步威胁秦国,于是派人拿了金银财宝到魏国,求见晋鄙原来的那些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毁谤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信陵君,不知道还有个魏王,正打算共同拥立他为王呢。”同时秘密会见信陵君,假装祝贺公子,即将立为魏王。
信陵君没有风险意识,不懂人性,诸侯乃至国人只知有信陵君不知有魏王,魏王忌惮是人之常情,不猜疑就不正常了。何况秦国反复用间,三人成虎,听得多了不信都不行,如果信陵君聪明的话应该在秦退兵后就急流勇退,去享受安逸的生活不香吗?
终于等到魏王罢了他的兵权,心胸又不开阔,破罐子破摔,终日和门客通宵达旦饮酒作乐,这样过了四年,饮酒过度而死。
有信陵君在,秦国不敢犯魏国,信陵君一死,秦再派蒙骜攻魏,魏无人可敌。
虽说魏国被灭亡的命运不可改变,但如果信陵君在,魏应该可以多活几年。
纵观信陵君的一生,够义气,功劳卓著,只是锋芒毕露,太把领导当哥们,没有上下级的界限,虽说魏王是他哥哥,但他大概忘了人家是君他是臣,让领导感到了威胁,这样的人在太平年月是不会得到重用的。
所以秦兵一退,信陵君就被魏王搁置了,这是必然的结果。
科举偏重文官出身 武人阶层难突破我国科举制度从隋朝正式确立,到唐朝初期已日趋完善。科举为人才提供了一条升迁通道,也广泛吸纳了社会精英。但是,科举的重心在文试,武人想要通过此途径进入仕途,往往难以突破门阀士族的壁垒。“我唐家三百年,攻战必有奇功”,唐朝的辉煌战功有目共睹。但讽刺的是,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
2025-04-25 02:41:07他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他门客三千,曾为承诺窃符救赵。他也曾是秦统一路上最大的阻碍,却终因猜忌而郁郁而终。魏无忌,即信陵君,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的弟弟,是战国四君子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位。仁爱宽厚。魏无忌素来礼贤下士,士人们都争前往魏国归附于他,高峰时曾有3000门客。由于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
2025-04-25 01:14:44武则天——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帝中华文明长河中,不乏传奇人物留下指路明灯。武则天,就像一盏亮丽的明灯,熠熠生辉。她拔地而起,成就不凡,是历史上第一位以“圣婉皇后”身份正式入葬大唐皇陵的女帝。武则天有怎样的经历,走过怎样的路程,最终让她在男尊女卑的时代站到了帝王之巅?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传奇人生。武则天出
2025-04-25 00:54:01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诞生,然后延续1000多年的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但是科举制在确立之初,还存在许多可以改进的问题,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在科举制度“这座房子”上面修修补补,所以才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科举制度。不过要论哪一朝哪一代对科举制度改革最具代表性,肯定要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科举制度在她
2025-04-25 00:08:17武则天的政治改革:打击门阀,扶植庶族武则天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削弱门阀权力的措施。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增加了科目,首创殿试,初设武举,极大地扩大了选官范围。她的朝廷中涌现出一批如娄师德、狄仁杰等贤臣,形成了“君子满朝”的局面。吏治整顿与反腐武则天继承了贞观年间的整顿吏治政策,严惩贪污腐败。她派
2025-04-25 00:01:3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