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给他的学生上课。他说:“同学们,我们今天不讲哲学,只要求大家做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动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看看谁能每天坚持。”过了几天,苏格拉底上课时,他请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结果,90%以上的人举起了手。过了一个月,他又要求坚持下来的同学举手,只有70%多的人举手。过了一年,他又同样要求,结果只有一个人举手,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了大哲学家的柏拉图。此时的柏拉图很年轻,在学识上与后来的哲学家柏拉图相比仍显稚嫩,但已表现出一个杰出人物所具有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优秀心理素质。
哲学家柏拉图
约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柏拉图的本名其实是亚里斯多克勒斯,可这个世界只记得他叫柏拉图。其实,柏拉图是他的外号,是亚里斯多克勒斯年轻时作为摔跤手得到的号,意思是“肩膀宽”。
因为家里非常富有,所以到他该接受教育的时候,父亲便给他请了三位启蒙老师,其中一位教文法、修辞学和写作,另一位数美术、音乐,还有一位教他体育。
柏拉图的写作老师经常讲一些故事给他听,有时让他模仿着写一些小故事出来。渐渐地,柏拉图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柏拉图不仅热爱写作,在美术、音乐老师的培养下,他对美的东西的辨别能力也越来越强,后来他在美学上的见解,和他童年受到的启蒙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时在雅典最有学问的人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讲课。柏拉图20岁时,有一天他去听苏格拉底的演说,演说听完以后,他便立即下了决心,要拜苏格拉底为师。
他来到苏格拉底的住处,敲开了苏格拉底的门。
“尊敬的苏格拉底先生,我是柏拉图,我想成为您的学生。”
苏格拉底接见了他,坐下以后,苏格拉底问道:
“年轻人,你的名字我早就听说过了,你已经是一个学识很渊博的人了,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您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那就是‘认识你自己’,如今我就是没有认识自己。”
“你既然知道我这一句话,那么你也应该知道我对自己的评价了——‘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神都认为您最聪明,可是您却这样评价自己,这正是我学习的地方。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才是双倍的无知呢,这也是我来拜您为师的理由。”
经过这一次谈话以后,苏格拉底答应将柏拉图收为自己的学生。苏格拉底没有看错,柏拉图成了他最好的学生。柏拉图从公元前407年开始,在苏格拉底的身边学习了整整8年。
公元前399年初夏的一天,一个由五百人组成的审判团,审判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当时柏拉图也志志不安地坐在法庭上。当柏拉图听到法庭判他尊敬的老师死刑的时候,他痛心疾首,他没有想到法庭竟然敢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那么一位伟大的人。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