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抗倭英雄戚继光简介(——戚继光生平简略)

14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09-05 08:00:14    

抗倭英雄——戚继光生平简略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谥武毅。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戚继光征战一生,南平倭患,北抗蒙古部族内犯,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北部疆域的安全,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根据自己多年练兵打仗的经验撰写了《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两部著名兵书。同时,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发明有戚氏军刀、狼筅、虎蹲炮等武器装备,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戚继光少年时风流倜傥,很有抱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家经典、历史典籍。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官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提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任浙江都指挥佥事,充任参将,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但久攻不下,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继光因平定海盗汪直而复官,朝廷令其守备台州府、金华府、严州三府。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趁虚袭击台州,戚继光率军将其全歼,取得台州大捷,戚继光官升三级。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率军转战福建,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再次入犯福建,占据平海卫,戚继光率领浙江兵前来支援。戚继光为先锋,围攻平海卫,一举告破,斩首两千余级,戚继光等率兵追击,又斩杀三千多人。朝廷以戚继战功,升戚继光为都督同知,世廕千户,代替俞大猷为总兵。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二月,倭寇余党纠合一万多人围攻仙游,戚继光率兵前往解围,倭寇败走,戚继光率军追击,斩首五百多人。

同年,海盗吴平纠合流散倭寇一万多人,伙同林道乾、曾一本先后在走马溪、泊浦澳登陆,洗劫南村堡和港口村。戚继光即刻率军前来围剿,吴平得知后放弃之前据守的梅岭,集合大船一百多艘,逃入南澳,并修筑大寨防御。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俞大猷率领水军,戚继光率领步兵,二人合力围剿吴平,吴平战败,孤身逃往凤凰山。

隆庆元年(1567年),朝廷令戚继光训练蓟门一带的士兵,任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

隆庆二年(1568年),隆庆帝命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昌平、保定等地。又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

万历元年(1573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在喜峰口烧杀抢掠,戚继光率兵前往平乱。同年夏,董狐狸侵犯桃林,被戚继光击退。而后董狐狸的侄子董长昂侵犯界岭,又被击败。

万历二年(1574年),董长昂与叔父董长秃寇犯边境,戚继光领兵将其击败并活捉董长秃。董狐狸与董长昂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戚继光关前请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请求赦免董长秃。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接受其投降,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蓟门。

万历十年(1582年),戚继光被朝廷调往广东。

万历十三年(1585年),戚继光遭到罢免,回乡不久后病逝。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