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平
韩三平这个名字,对于大众来说似乎有些陌生,但是这个名字却经常出现在很多电影等影视作品片头尾中的那一行制片人中,不管是国产巨制还是进口大片,都会出现韩三平的名字。他也是最近20多年来,提及中国电影界发展时,绝对绕不开的一个人物。
韩三平曾经担任过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自从1999年出任中国电影集团领导,到2014年退休,他带领团队一手将中国电影带入了商业时代,是我国内地现行的电影票房分账模式之父,在电影圈内,韩三平有着一个响亮的称呼:”三爷”。
韩三平的电影生涯开始于1977年,那一年他24岁,刚刚进入峨眉电影厂担任照明工。恰逢国家恢复高考,韩三平第二年便参加高考并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后又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1984年回到峨眉电影厂担任副厂长。
《不沉的地平线》海报
作为一名电影从业者,让韩三平崭露头角的,是1985年他成功主持操办了我国电影界大奖——金鸡奖和百花奖的颁奖大会。韩三平导演的第一部影片,是记录红军长征的影片《不沉的地平线》,后来又自编自导了《毛泽东的故事》,获得了中宣部的”五个一工程”奖项。
1994年,韩三平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开始了他改变中国电影业界的步伐。一些70后80后可能知道,1996年前后的中国电影业可谓是风雨飘摇,国内电影市场中美国大片的数量呈现疯涨的态势,而且观众也更偏向于看进口电影。
在这样的市场冲击下,国内很多电影公司的生存空间被挤压,拍十部电影大约七八部都会亏本,北电制片厂同样面临着这种困境,韩三平为此整日愁眉苦脸。
《孔繁森》海报
但是折磨人的是重重困境,磨练人的也是重重困境,韩三平顶着压力,带领团队出品了一部《孔繁森》,这部影片上映后,犹如一匹黑马,在进口大片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取得了3600万余元的票房收益,并且在金鸡、百花等奖项上多次获得表彰。
但是并不是韩三平扺掌北影后的最辉煌的时期,而是在1997年。那一年全国产出的电影也就不过100余部,而韩三平带领的北影制片厂,就产出了多达25部电影,这些电影不仅数量多,质量也相当高。据后来韩三平回忆,那一年的10个政府奖,北影制片厂获得了4个,获奖的影片有《红西服》、《赢家》、《开心哆来咪》等等。
韩三平在片场
韩三平直言,当年坐着吉普车去领奖,回来时车上装满了奖杯,大大小小有十几个,这是韩三平接管北影制片厂以来最辉煌的时刻。若是韩三平止步于此,那也不会获得中国电影教父的称号,如今每年春节都会有数部贺岁档影片上映,而开创”贺岁片”的正是韩三平。
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贺岁片”的开山之人是冯小刚,第一部贺岁片是1997年上映的《甲方乙方》,但殊不知,在这第一部贺岁片的背后,正是韩三平的一手努力,将冯小刚推到了”贺岁片导演”的位置上。
韩三平和冯小刚
在1997年之前,大陆电影业界还没有”贺岁片”的概念,因为在当时老百姓的认知力,大过年的全家老小聚集在一起,是一次难得的团聚时机,有的务工者一年到头也就回来这一次,”唠叨”都来不及说完,哪会去影院看电影去。
但是1995年初,成龙主演的《红番区》在腊月二十一这一天上映,最终取得了近亿元的总票房佳绩,让韩三平意识到,”贺岁片”这个概念,或许可能在大陆变为现实。
心动不如行动,韩三平找到了时任紫禁城影业总经理的张和平,商议着将筹拍一部”贺岁片”。最终,他们选择了冯小刚作为导演,着手拍摄一部喜剧片,作为内地贺岁片的开山之作,这部喜剧就是后来的《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剧照
为了《甲方乙方》能够顺利拍摄且达到要求,韩三平下令,同时期的所有在拍项目全部让路,并且还和几位北影领导同剧组一起探讨修改剧本,前后共投资400余万元,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拍摄完毕。
1997年12月24日,《甲方乙方》上映全国院线,打响了大陆电影贺岁第一枪,这部集结葛优、冯小刚、刘蓓、何冰等人的贺岁喜剧,在取得了接近4000万元的票房的同时,还成功开创了”贺岁片”这一全新的影片类型。
《甲方乙方》剧照
韩三平曾经评价《甲方乙方》:”这是第一部为特定档期所拍摄的影片,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其实相较于这部电影所取得的票房而言,更多的是《甲方乙方》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业界的一道分水岭,此后越来越多的”贺岁片”开始在春节档期上映,商业电影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占据电影市场。
1999年,中国电影集团正式成立,韩三平出任副董事长,奠定了他在电影界的地位。进入中影集团后,韩三平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红色电影,如《张思德》、《云水谣》等影片。2007年,韩三平升任中影集团董事长,正式成为中影的一把手。
在中影的工作生涯中,韩三平曾经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数百部电影的制作,包括《无极》、《赤壁》、《疯狂的石头》、《寻枪》、《天下无贼》、《长江七号》、《投名状》等等作品,类型涵盖了动作、喜剧、战争、历史等多种题材,一手发现并投资帮助了宁浩、陆川、徐静蕾等新生代导演。
《投名状》海报
其实早在1999年,韩三平就借助中影集团,发起了”青年电影工程”,帮助了一批新生代导演,如拍摄了《老炮儿》的管虎、《白鹿原》的导演王全安、电视剧《局中局》和《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导演刘江等,这些人都是如今声名显赫的大导演,前段时间热播的《我和我的祖国》,管虎就是导演之一。可以说,韩三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影教父。
而在韩三平亲自执导的电影中,2009年献礼祖国六十华诞的影片《建国大业》无疑是最著名的,这部影片的阵容已经无法形容,导演是黄建新和韩三平,黄建新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大导演。当年韩三平从川大毕业前往北影进修时,班上只有9个人,而黄建新就是班长。
《建国大业》
这部影片最终取得了4.2亿的票房,两年后,韩三平和黄建新又拍摄了一部献礼建党90周年的《建党伟业》,同样取得了4亿多的票房,而作为”建国三部曲”最后一部的《建军大业》,也取得了4亿多的票房,”建国三部曲”也算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4年,年满60岁的韩三平正式退休,虽然已经走下一线,但是他的身影仍然活跃在荧屏,今年6月,在悬疑剧《隐秘的角落》中,韩三平担任监制,半个多月前的10月26日,他担任监制的电影《风华正茂的我们》正式开机拍摄。
韩三平
虽然韩三平已经不在”江湖”,但是他的影响力并没有减弱。韩三平的一生也宛如一部励志电影,当过知青,参过军,再成长为如今的电影教父。很多人都只看到他人的成功,却忽视他们挥洒的汗水,作为一名电影从业者,韩三平一路走来,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挫折,但这些我们都无从得知。
再英雄的人物也有故去的一天,如今的韩三平虽然已经退居幕后,很少公开露面,”三平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那个一身中山装、脚穿布鞋的人已经不见,但是”韩三平”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部影片质量强有力的保证。
导语:信陵君一行很快就到达了魏国10万大军的屯军之所邺,一路无话。信陵君很快就见到了晋鄙,将自己手上的半块兵符拿了出来,与晋鄙手中的另外一半合在一起,没有丝毫误差。不过晋鄙心中还是很奇怪,魏王在自己带兵之初,就特别下令,让自己好生带领魏军,切不可以擅自去救援邯郸,不可擅自和秦军交战。如今魏王只字未提
2025-05-10 00:27:0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之一。他出生于唐朝,是唐朝创始人之一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治理方法李世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导者,他的治理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他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5-05-10 00:05:19前言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剑拔弩张、兵戈四起的时代。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品德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魏国公子魏无忌就是备受尊敬的一位。而汉高祖刘邦之所以如此敬佩魏无忌,正是因为他在战国时期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和出色才华。那么魏无忌究竟是一个怎么
2025-05-09 09:47:42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之所以叫战国,原因只在于一个“战”字。从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七雄”之间的争战长达250多年。战国后期,赵国委任赵奢和廉颇为大将,蔺相如为相国,在三位的共同努力下,赵的国势稍微地强盛了一些。后来赵奢去世,便由廉颇一人担当大将。直到公元前260年,秦王派遣王龁攻
2025-05-09 08:42:04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他的品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他的地位和身份无从质疑。信陵君魏无忌,出生年月不详。他是魏昭王最小的儿子,魏安厘王的异母弟,战国时期著名的军
2025-05-08 01:23:00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