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韩非子简介及故事(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14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9 15:28:08    

中国历史的书写,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的诞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战国时期郑国人韩非,正是秦一统六国帝业的有力推手。韩非本尊也因集法家之大成,在诸子百家的争奇斗艳中一枝独秀,被尊称为“韩非子”,其思想著作被战国诸雄争相阅读、研究,掀起了法家学说的高峰。

作为荀子的学生,韩非也很主张承袭儒家思想,但他的“特色”被司马迁一语道破:“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认为“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事非”,其根本“皆原于道德之意”。

就这样,从道家、法家甚至儒家中广泛汲取营养的韩非子博采众长,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集于一身,并且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终集大成与一身。据传韩非有些口吃,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但他的写作水平一流——为后世留下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大量作品,当时各国国君与大臣争相研究其著作,试图从中找到制胜法宝。

话说韩非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末期群雄并起,各国君主都想称霸天下,门人说客、策士也不甘寂寞贩卖自己的政治主张。作为韩国宗亲的韩非多次上书韩王提出富国强兵的建议,但都不被采纳接受,只好退而著述,用作品阐述自己的思想。

秦始皇初见韩非部分著作,简直看到了一份偏僻入里的“霸业完成指南”,立即被他实力圈粉,直嚷壤着“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颇有相见恨晚之意。此时投奔秦国的李斯为了讨好秦王,连忙禀报韩非这枚奇才是自己的同学,并亲自前往韩国邀约,但韩非坚决不肯离开郑国。可惜此时韩王仍对自家这块宝玉视若土疙瘩一块,而秦国为了夺取韩非的军队也攻打到了门口,韩王连忙献出韩非息事宁人……就这样,韩非来到秦国,“无意”中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韩非之所以能够吸引秦王,还在于他与时俱进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在不断发展进步,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他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即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对于民众,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恶”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未萌”,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他还认为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这套理论当然很对秦王的口味,一时间如获至宝、常常与之彻夜长谈。

刚过不惑之年的韩非到秦国后不足一年时间就被李斯嫉恨害死,但秦始皇终是在他的思想指引下,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大帝国;其法家思想也在两千多年的岁月长河中散发出难以估量的影响。

《韩非子》一书流传至今,除了思想高度可以加分,表达方式也很吸引人: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说理精密、议论透辟,蕴含着深厚的哲理,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可谓常读常新。

本报记者 左丽慧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