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郑和简介个人资料介绍(中国首位真正的航海英雄——郑和)

15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0 08:00:20    

人物简介——郑和,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太监。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远洋航行,是伟大壮举民族英雄。

郑和画像

话说600年前,明朝的一位帅哥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来到长颈鹿的故乡——非洲,完成了一次人类的航海壮举。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华的天威也从此传播到了遥远的非洲大陆。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帅哥下西洋率领的可是“航空母舰”。27000余船员,62艘长44丈,宽18丈,设有9枪12帆的巨无霸宝船为主力舰,用于运输的马船,作战的战船,运粮食的粮船和各大船只之间运人的水船一应俱全。真可谓是如假包换的无敌舰队。郑和船队,规模之宏大,人数之众多,组织之严密,是15世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队。重要的是,这次远航,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也就是说,中国人早于西方人半个多世纪前就出去转了一圈,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大千世界。

郑和下西洋船队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郑和下西洋船队

作为中国首位真正意义上的航海家,他给后世留下了哪些青史留名的功绩和影响呢?

一、对国外的影响

1、向外国传递了中华文化,利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外国的香料也运送到国内,并且与各国互通有无,各自取长补短。

二、对国内的影响

1、外交军事:与很多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宣扬了明朝的威望,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打击了斯里兰卡锡兰山国的同志,惩治了海盗。

2、政治:郑和船队游历过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周边许多小国臣服于明王朝,巩固的王朝稳定。

3、经济:引进许多新的生产技术,改进国内的手工业发展,发明了新器型扁壶、花浇等。

4、文化: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5、宗教: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其他地区的传播,带回了天方国大清真寺的写真画本。

郑和在七次航行中,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1405-1985年),中国曾发行4枚纪念邮票。

2005年7月11日,被确定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中国举行包括文物展、纪念大会 在内的系列纪念活动。同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也即郑和下西洋的决策日)确定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力予以肯定。

我们要走出去,像郑和船队一样远洋世界,当然,我们不是为了炫耀什么,只是为了友好访问。1985年11月,由我国海军132号导弹驱逐舰和综合补给舰组成的友好访问编队,从上海吴淞军港起航,应邀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三国进行友好访问。这是我国舰艇编队首次出访,代表了我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蔚蓝走向深蓝。

“哈尔滨”号导弹驱逐舰

我国海军自2008年索马里海域护航以来,至今已经有33批护航编队执行了远洋护航任务。我国先后多次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出护航舰队。共为3400余艘中外船舶实施了安全护航,22次对海盗袭击的33艘中外船只实施了营救行动,充分展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和我军和平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海军护航编队

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辽宁舰”入役后不久,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舰载战斗机歼-15成功实现在航母起降,随后又完成载弹起降、最大重量起降等飞行试验。那一年,我们有了“航母style”这个最热门的话题。

国产航母辽宁舰

在国内,遇到麻烦呼叫110,到了国外,遇到危险呼叫祖国。强大的祖国是每个中国人最坚强的后盾。2016年,胡塞武装大规模袭击也门,对我国公民造成重大安全威胁,为此,我国立刻派出“临沂”舰、“潍坊”舰、“微山湖”舰对在也门公民进行安全撤回。

去年,我国各种军舰如同下饺子一般纷纷下水,加入海军大家庭中。共入列导弹驱逐舰1艘、导弹护卫舰9艘、坦克登陆舰5艘、综合补给舰3艘,入列舰艇总吨位近15万吨,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2万吨级舰船达到4艘,这真是一堆可爱的数字!

护航编队人员和我国游客

回头看大航海时代,从郑和最后一次远航归来,我们实行海禁,从此丧失先机,与世隔绝地等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用易中天的话说:杯具啊!真是一步走错,步步皆错!

如今我们奋起直追,再次远航。毛主席曾经说过:“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目前我们海军的发展不正是他老人家想要看到的吗?我们日渐强大的中国海军必不辱使命,走向深蓝,走向世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重要力量。郑和下西洋的荣光将永远闪耀!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