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为啥没有格鲁吉亚的民族主义情感#
斯大林为何没有成为格鲁吉亚民族主义者?这与他早年的经历和认知基础有关。
首先是出生地位置,对斯大林一生的影响。
位于高加索的哥里县,虽是小城,但距离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仅仅76公里,有外高加索铁路经过,也正是便利的交通,哥里贸易发达,而贸易带来的直接体现为汇聚了高加索地区各族人民。
斯大林
19世纪后叶,高加索地区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外国资本相继涌入,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石化产业。有铁路有工矿企业,也就有了产业工人,尤其是石油出产丰富的巴库,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了高加索工业无产阶级的中心,然后布尔什维克就在这里发展起来了。
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斯大林没有置身度外,这个神学院学生19岁就加入了社会主义团体,经常在工人和这个学生当中进行革命活动。因此,1899年学院就把他开除了。自此,斯大林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斯大林
其次,格鲁吉亚,在斯大林出生前,就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在经济文化政治诸方面,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譬如斯大林就读的神学院,院长就是俄罗斯人,实际上其他学校俄罗斯人也是担任学监类职务,沙皇俄国力图在文化上控制所辖制行省。斯大林痛恨的是沙皇俄国的阶级压迫,而不是俄罗斯人,他要改变这不合理的社会。这也是斯大林从事工人运动共运的动力,斯大林因杰出的组织能力,被推选为高加索地区布尔什维克重要领导人。
再是,斯大林对民族做出的定义,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紧接着斯大林又强调,无产阶级应当成为民族压迫政策的坚定反对者,应始终举起自己的旗帜——国际主义。
显然,在斯大林看来,任何一个民族,其阶级性是重要属性,各民族中无产阶级是同一阵营,这和革命导师“工人没有祖国”的倡言是相吻合的。
斯大林
所以,在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中,工农红军不少成员来自德法英美意西班牙和波罗的海三国等国家,虽说不上国际纵队,红军队伍的国际化是普遍存在。
以阶级划分阵营,以阶级成分塑造苏维埃人,以淡化民族分野。列宁斯大林就是这样实践的。
作为苏联领袖,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都不是俄罗斯人,他们是以苏联人身份,宣示为苏联服务。
为了苏联。
这是苏联时期国家体认的核心内容。苏联历任领导人治下的苏联,无一例外的强化各民族对苏维埃祖国的认同,试图淡化民族分野。至于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更是强调崭新的民族共同体已经形成:苏联人,那是后话了。
2022
关于刘邦的年龄,《史记》中只记录了去世时间,没有记载出生时间,如今流传的刘邦年龄,源于宋代裴骃《史记·集解》引用了西晋皇甫谧的“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秦始皇出生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刘邦出生于五十一年,因此刘邦比秦始皇小三岁。皇甫谧与刘邦相隔400多年,他是如
2025-04-04 01:40:50毛泽东在读《史记·高祖本纪》时,曾对刘邦大加赞赏,多次评点,甚至直言:“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这可算是极高的评价了。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正确的简称是汉太祖或汉高帝,后世跟着司马迁喊了千年的汉高祖(后文按习惯仍
2025-04-04 00:58:36热爱历史的朋友总会对其中历史人物的形象所着迷,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三国可谓是一个群英荟萃的时代,忠义的关羽、狡诈的曹操、有勇无谋的吕布等等无数英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而刘备从寒门卖草鞋,到成长为为一代英雄帝王,他的形象是既多样又深入人心的。一、陈寿《三国志》中刘备的形象人们对
2025-04-04 00:49:32大家对刘备的印象可能会先想到忠厚两个字,正是因为他为人忠厚仁德,让诸葛亮和张飞,关羽等五虎上将为他两肋插刀,肝脑涂地,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爱民如子,忠义两全的明君。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真的是三国演义里那样的不懂权谋,只懂笼络人心的人吗?其实,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并不比曹操逊色的一代奸
2025-04-04 00:25:46刘邦身高七尺八寸(约180cm),生得广额高鼻,颜貌如龙,须髯甚多,日角斗胸,龟背龙股。吕公识人无数,见刘邦相貌不凡,当机立断,将儿女吕雉许配给刘邦,这一年刘邦35岁,吕雉20岁。刘邦常带着手下吆五喝六,县城一帮小吏也惟命是从,吕公一家算是在沛县真正立足,吕雉为刘邦生了一女刘氏(鲁元公主)和一子刘盈
2025-04-04 00:22:35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