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国造重器(传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我只想着能够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
——南仁东
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今年2月,科学家将“中国天眼”第一次收到的脉冲星信号,发射到这颗小行星。从此,浩瀚宇宙中,永远有了南仁东的名字。
2007年,又一个不眠夜。深夜,国家天文台A座3楼,南仁东的办公室依然亮着灯。当时,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进入立项的冲刺阶段,南仁东和课题组在办公室逐字逐句推敲,常常工作到天明。
同事眼中的南仁东很率性。他年轻时画得一手好画,爱穿碎花衬衫、牛仔裤。然而,就是这么随性的南仁东,遇见“中国天眼”,一干就是22年。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南仁东被探索宇宙的梦想所吸引,憧憬中国引领的前景,推开中国参会代表的门激动地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1994年,南仁东构想利用贵州喀斯特洼地,建造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对这一想法,几乎所有专家都不看好。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技术和工程上的巨大难度,让许多发达国家都望而却步。
在贵州大窝凼,南仁东用脚步丈量出了台址。有一次,瓢泼大雨,山洪裹着砂石,连树都能冲走。在外勘探的南仁东靠着救心丸爬回到垭口。他自学岩土工程,成为看图纸的行家里手。他自掏路费,逢人就介绍“中国天眼”。2006年,他更是直接向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请求,为“中国天眼”争取资金。
南仁东在工作上很严格,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嘴硬心软。第一次去大窝凼,他碰到放学回家的孩子,看见他们衣衫单薄,回京后给县上干部寄了封信,嘱咐把寄来的钱给最贫困的孩子。此后数年,他又资助了好些孩子。
得知“中国天眼”的施工工人来自云南贫困山区,南仁东打听到他们的尺码,跟老伴一起给每个人买了一身衣服。晚饭后,他常到工棚坐坐,和工人聊聊家常。
遗憾的是,这位“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却没能亲眼见证“中国天眼”的高光时刻。2017年10月,“中国天眼”首次发现脉冲星。可就在不久前的9月15日,这位最懂“中国天眼”的人却因罹患肺癌去世。此后,媒体的报道,才让更多人了解到他。
“我只想着能够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南仁东曾说,不希望别人记住自己。遵其遗愿,他的丧事从简,没有举行追悼仪式。2017年9月16日清晨,南仁东逝世的消息传开,他的办公室门口摆满了同事送的鲜花,路过的人都会停下来,深深鞠上一躬。
作者:喻思南
来源: 人民日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汉武帝时期,卫氏一族起初的崛起都是靠“裙带关系”,卫家前后出的这两位大将军都是私生子。但是相比于卫青,霍去病要更加幸运一点,他出生后一年,卫子夫就被汉武帝看中并带回宫中。次年,卫子夫再次得到汉武帝宠幸,怀有身孕,被封为夫人。卫青也九死一生、因祸得福摆脱了“骑奴”的身份,成为了建章监和侍中,跟随在汉武
2025-09-14 01:58:16战国四公子,居第二为赵国平原君。平原君赵胜,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幼弟,《史记》载“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作为赵国诸多王室公子中最贤良的一个,平原君与孟尝君一样,平原君也“喜豢养门客,为母国效力”,门下食客如云,并凭借“礼贤下士”的名声先后
2025-09-13 03:30:04秦惠王上台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车裂商鞅、灭商鞅之家,难道秦惠王与商鞅真的有不共戴天之仇吗?秦惠王是一位有为之君,在位期间重用张仪、司马错、公孙衍、魏章等人,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义渠,在秦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王,为秦国的壮大做出重大贡献,难道他的心胸如此狭窄,容不下一个商鞅吗?商鞅变法之初,太
2025-09-13 00:31:57闻一多先生曾言,“初唐四杰”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因为浪漫,所以不为世俗所容,遭受诸多非议;而正是这些悲惨遭遇,又使他们赢得了不少神同情与共鸣。初唐四杰中,命运多舛。王勃不慎溺水身亡;骆宾王因讨武而牺牲;杨炯在任安详离世,可谓善终。而卢照邻,他在年仅40岁时选择投河,其人
2025-09-12 01:58:2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