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国产悬疑剧再一次迎来追剧高潮,单单是年初接连上线的《开端》,《猎罪图鉴》,就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观众。而后续的《重生之门》,《杠杆》,《不期而至》等作品,则涵盖了悬疑剧的各类题材。
不过这其中还有两部古装悬疑剧,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评价,并且热度一路飙升。一部是改编自马伯庸原作小说的《风起陇西》陈坤和白宇两位实力派演员坐镇,最终以8.1的豆瓣评分收官。
而《唐朝诡事录》则是低开高走,在演员阵容没那么强劲的情况下,却依然凭借着八大诡案赚足关注度。紧凑的剧情,过瘾的人设,以及背后引申出来的人性幽微,都让人越发期待它的续作。
可见悬疑题材的确很容易出爆款,而今年年初也推出了一部同类型的作品,张若昀主演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将背景放在了明朝,但却没有着眼于历史上那些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反而是从普通的平头老百姓入手,再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还原历史事件。
本以为这部剧作会是烂片,毕竟早前的国产历史剧叙事往往都更为宏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历史的厚重。而像《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样的作品,看的是小人物,恐怕很难让大家感受到正统历史剧的魅力。
但没想到,这部剧开播就夺得飙升榜第一,虽然剧作一开始的调性并不高,但从古装悬疑的角度展开对于一起丝绢案的调查,更有管中窥豹,从小处入手,体会大时代官民百态的味道,这一次张若昀又把古装悬疑剧拍成了王炸!
这部剧采用的是从平民视角讲故事,男主角帅家默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老百姓,他的父亲还曾因为贪污家破人亡。没背景,没人脉,但帅家默全凭自己的数学天赋,以及对算数的热爱揭开了沉睡多年的丝绢案一角。
故事从底层老百姓开始讲起,帅家默帮村民划分土地,却发现土地的实际面积与地契上的不同。为了找到真相,帅家默查到了更多的信息,并且发现其中一笔人丁丝绢赋税存在着漏洞。
这起丝绢案看似没有牵扯到某个特定的人的利益,但却足以将多方势力拉入局中,一方是老百姓,近百年来仁化县一直交着三千五百三十两的负税,这就意味着当地百姓要承受更大的负担,而其他县则没有这笔赋税。
一方是知县官员,仁华县的县长因为奉行无为而治,明知道丝绢案的问题,却一直压着,就是希望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县令。而其他几个县也不希望这笔赋税的真相重见天日,一旦让几个县一同分担,那么就会增加当地百姓的压力,拉低其他县的经济水平。
还有一方则是丝绢案背后的掌控者,他们的级别更高,远在知县之上,而如此庞大的数额究竟是进入了皇家国库还是人为私吞,真相一旦揭露,牵扯的就不只是百姓的赋税问题,而是朝堂纷争。
借此引发的悬念便是帅家默为何要揭开丝绢案的真相,他的父亲又为何会背上贪污的罪名,而掌控着这笔丝绢赋税的操纵者又是谁?短短几集就把悬念拉满,足见这部古装悬疑剧的水准了。
这部剧作塑造的人物形象让人觉得更加鲜活立体,以往的影视剧刻画男女主角,不可避免的要赋予他们各种光环和金手指,但这部剧里的男主角帅家默想要提告却没有功名傍身,哪怕是将丝绢案的隐情告知知县,也会被拖到大街上打一顿板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处于底层的人物,又有他的智谋和勇气,为了找出当年父亲贪污的真相,也为了帮当地百姓减轻赋税压力,只身一人与官府叫板。
然而算呆子看起来呆却并不傻,他没有将自己的家世背景告知丰宝玉和丰碧玉姐弟二人,为了解决没有功名傍身,不能提告的麻烦,他还把丰宝玉拉着一起入局。帅家默作为主要刻画的正面角色,看起来终于不再是绝对的光伟正。
还有丰碧玉和丰宝玉两人,是帅家默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不假,但他们在帮助帅家默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算盘。姐姐希望弟弟跟着算数从来不会出错的帅家默一起名镇仁华县,而丰宝玉知道姐姐的算盘,也因此乐于帮助对方。
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考量与小九九,这才更符合真实的人性,相比起那些没有一丝私心的正面角色,这样的人物反而更容易让观众共情。
继《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和《警察荣誉》等作品后,张若昀的选剧眼光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而此次《显微镜下的大明》开播即出圈,也再次证实了他的眼光有多么精准。
张若昀刻画过的角色都各有不同,从机智的范闲,到深藏不露的徐凤年,再到单纯正直的李大为,张若昀把这些相差较大的角色刻画出了本色出演的味道。而这一次他又将呆头呆脑的帅家默大智若愚的一面演绎的十分到位。
除了张若昀之外,剧中的一众配角同样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比如丰碧玉的人设是一个十分泼辣又脾气火爆的女性,由戚薇来演绎让这一角色,更像是为其量身定做一般。光是初亮相时扛着火腿找赌房老板要人,就能感受到她的强大气场,代入感极强。
王阳饰演的程仁清亦正亦邪,嘴上功夫了得,他能把人物圆滑世故又贪财的负面演绎的恰如其分,却又散发着一股不易察觉的正义感,眼神戏十分出彩。
还有吴刚,高亚麟,房子斌等演员,也都稳稳的立住角色,他们的演技为角色加分不少。正是有了这些实力派演员,再加上剧情和人物的看点,才让《显微镜下的大明》得以成为王炸。好剧不容错过!你对这部剧有什么看法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