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接档《狂飙》的剧,果然是有两把刷子的。近日,根据马伯庸新书改编的悬疑剧《显微镜下的大明》正式开播。
让人没想到的是,虽然这是一部古装剧,却和《狂飙》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更惨的是,男主帅家默智商有余,情商却不足。
但是帅家默比安欣幸运很多,他一直都不是孤身奋战,而且随着剧情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反派开始偷偷的帮助帅家默。
虽然该剧的剧情冲突比不上《狂飙》那么跌宕起伏,但是人均800个心眼的悬疑剧,再加上所有演员演技在线,这部剧肯定能再度掀起一波收视狂潮。
既然全员演技在线,那么演技最厉害的到底是谁呢?
1、张若昀
《显微镜下的大明》一开播,出现频率最高的弹幕都是针对张若昀的,网友纷纷喊话:“张若昀,你都欠了多少第二部了?”
仔细数数,张若昀的确拍了不少热播剧,包括《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和《警察荣誉》,能被网友追着要拍续集的演员,演技绝对毋庸置疑。
为了这部剧张若昀又瘦了,而且根据人物需要,张若昀在剧中有许多“呆滞”的名场面,但是面对自己擅长的“算学”,张若昀又能瞬间变成最强王者。
2、王阳
呼声很高的还有“叔圈顶流”王阳,在这部剧里他饰演的是一名“讼棍”,相当于现在的律师。不过,这名“讼棍”却只认钱财,而且收多少钱财办多少事。
这个角色第一个难点就是超长的台词,而且讼棍在昧着良心办事时一定要非常油腻,否则就和后面的反转没有区分度了。
王阳最擅长的就是这种角色了,王阳把“讼棍”的油嘴滑舌、巧言令色演绎得非常到位。不过这个角色显然没那么简单,反转后的王阳反而更让人期待了。
3、吴刚
吴刚饰演的范渊是一个典型的反派,他不仅心狠手辣、城府深沉,而且即便是面对自己人他依旧是一副高高在上模样,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很多观众发现,拍《显微镜下的大明》时吴刚还没割双眼皮,脸部的细节更加生动,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4、高亚麟
这部剧里最让人惊讶的就是高亚麟了,他的第一个镜头出现时,让人简直有点认不出来了,这一点得归功于服化道。
随着剧情的发展,很多人都认为高亚麟饰演的黄凝道是正派,毕竟一开始他就在悄悄地帮助男主帅家默,那么他纯粹是同情男主吗?
黄凝道是官场斗争中失利的一方,出任知府对他来说是“明升暗降”。所以他帮助男主的目的就是想凭着新政绩重返朝堂,人物的复杂性可想而知了。
高亚麟这个角色表面上憨态可掬,其实内心里一直有一本小九九,而且他最擅长的就是借力打人,表面上还要表现出一副公允的模样。
如此复杂的角色的确需要一个演技派来支撑,因此导演选择了高亚麟,而且通过服化道避免了他的缺点:容易让人联想到《家有儿女》。
虽然只是一部短剧,主创们还是十分用心的,饰演丰宝玉的费启鸣和大家直播中边看边聊。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剧情过半但是帅丰两人却陷入了迷茫,网友更期待费启鸣能够为大家答疑解惑了。
听说这次不仅是主创来陪大家看剧,奇葩说人气辩手小黑、金牌律师、知名作家……也都纷纷下场陪网友一起追剧,也太爽了吧!
剧迷们也纷纷在公开房里对剧情进行讨论,如果你觉得光看剧还不过瘾,还可以邀请网友或者好友一起追剧,创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房间,用语音、文字通过追剧交流感情。
本以为《狂飙》之后会陷入剧荒,谁能想到今年的好剧依然一部接着一部,大家还有什么好剧推荐呢?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