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倪大红:他为每一个角色,都赋予了复杂的前史

18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09 21:50:31    

上图:电视剧《远大前程》剧照

左图:电视剧《都挺好》剧照

崔辰

自从倪大红老得可以大大咧咧、自自然然地演父亲之后,中国家庭题材的电视剧就有了更好看的可能。

电视剧《都挺好》播出之后,剧中的“作爹”苏大强获得广泛人气和流量,漫画表情包、经典台词满屏飞,扮演苏大强的倪大红也以生活化的演技而深入人心。

倪大红早就是圈内外的知名演员,他多年来在影视剧和戏剧舞台上塑造过很多亦正亦邪的角色,但多数为配角,如今人近六十,却再一次打开戏路,胜任《都挺好》男主角,像一个新人般令人耳目一新,格局再次大开。

还在读书时,倪大红就被选中出演了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他看上去是块石头,其实是块璞玉

1982年,倪大红考入中戏表演系,那时代男主角兴国字脸,倪大红的“出厂设置”有些自来旧,和同学们配戏他常演别人的爸爸、爷爷,是他们班的大爷专业户。一年后,还在读书的倪大红被谢晋选中,演出了1980年代的名作《高山下的花环》。1986年毕业后,他被分配至中国国家话剧院当演员,踏踏实实地演了数年话剧,才再次在银幕上出现。

倪大红的气质古今皆宜,演出了不少历史上的古人角色:以47岁年纪扮演了《大明王朝1566》中83岁的严嵩和《三国》里的司马懿。他也是饰演大佬、反派的专业户:《远大前程》中的上海大亨,《战狼》中的反派敏登,《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王老板,《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等等。好人他也演了不少,《北平无战事》里的特工谢培东,《生死线》里的爱国商人高老板。

张艺谋一直特别看好倪大红,两人多次合作: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再到《三枪拍案惊奇》。

侯孝贤也看好他,在《刺客聂隐娘》里请他扮演聂隐娘的父亲,特别经典的古人扮相,唐人造型有远山淡墨之苍然。

刘杰的电影《透析》,倪大红扮演的田法官纠结于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困境,倪大红把这个台词极少的角色演得静默如谜,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倪大红看上去是块石头,其实是块璞玉,识货的人珍藏着,在关键时候请出来亮个相压下场子。大家都知道他的戏好、戏路宽广,但很少给他出演主角的机会。三十多年的演艺生涯,多数时候他都是别人的绿叶,黄金配角。

倪大红曾经的梦想是创作一种属于自己的喜剧风格,苏大强的人物设置给了他喜剧表达的可能

苏大强是个极致的角色,也是《都挺好》的戏眼。在故事里,他丧妻后家庭地位转变,从完全被忽视和压抑的状态突然变成儿女们关注的重心,于是竭尽全力地作,甚至以无理取闹获得儿女的关注。这样任性自我、自私到把疼儿女的心抛掷一边的父亲形象在以前的银幕上很少出现。别人家父爱如山,在苏大强那里是一座假山。

张艺谋说过,最小的角色也能被倪大红琢磨出味道来。

倪大红的表演习惯是看完剧本后,去寻找到人物最基础的雏形,再归纳精选,在脑海呈现完整的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即自然带入人物的状态。这样拍摄出来的人物状态,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流露。倪大红曾经的梦想是创作一种属于自己的喜剧风格,苏大强的人物设置给了他喜剧表达的可能。他琢磨角色,加入一些动作设计,使得倪式喜剧表达极为丰富。

儿女是飞在天上的风筝,苏大强,是电视剧里放风筝的那个人。三个儿女如风筝在天空飞来飞去,被苏大强扯得脱离了轨道,有的直接俯冲一头栽倒,有的盘旋低回,有的较坚定,但也忍不住这猛然扯住又放空的异常放飞,终于无法远离地牵回到放风筝的人手心里。

观众也成了他手里的风筝,看他任性到极致、狂热的老房子着火般恋爱又被浇熄,苏大强被压抑了一辈子的私欲,到了老年才知道为自己活,想尽办法地实现。最后因为阿尔茨海默症又返璞归真地成了一个孩子,和所有人和解,牵着女儿的手回家。观众一方面受不了作天作地的苏大强,一方面又爱上了倪大红表演出的自然的喜感、张扬的随意、和在父亲和自我之间挣扎的那个男人的状态。

做演员三十多年,倪大红终于不再是影视剧中的“佐料”和偶尔亮个相的配角,痛痛快快、酣畅淋漓地演了一个特别生活化又竭尽复杂的角色。苏大强被他剥洋葱一般地,演绎出多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人物的自我发现时刻,苏大强从被老婆管了大半辈子的窝囊男人,变成孩子们簇拥着的父亲,他发现可以为所欲为的空间,仿佛进入新世界,这个时期的苏大强带一些夸张的戏剧性,倪大红强化了角色的喜剧化,表现苏大强的任性,耍赖,用老爷的刁蛮方式盘住几个子女。有一场戏是苏大强站在餐桌边和在美国的明哲通电话,满腔兴奋的他被告知不能去美国了,通话结束了很久,一直到坐在对面的明成把手机从他手里掏出来,倪大红的手还保持空握手机的状态站在那里,表现苏大强受到打击让整个人中空的状态,之后的“想喝手磨咖啡”和“我只要钱”又被他演出了滑稽和鲜活的人物造型感。

第二层次是和儿女过招的苏大强,这时的苏大强带些狡诈,表面上装着糊涂,内心精明,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屈不挠。该层次的苏大强有很多次情绪转场,每次他惊讶的表情一出现,就知道又有幺蛾子。他一方面知道要挟、一方面内心也有拿捏,但表现得一往无前。这阶段的表演很多在过招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同明成的过招,每次都是一场大戏。戏剧舞台历练出的演员表演充满张力,倪大红是,郭京飞也是,这两个人彪戏就特好看,像是武侠高手对招,刀光剑影,呼呼生风,这一阶段的戏也甚接地气。

第三层次是恋爱中的苏大强,倪大红在这个层次的表演中演出了慢一拍的幽默感,是一种浑然天成的喜感,是“亲爱的蔡根花宝贝,我回来了”的老男孩式一门心思的热切表白,是巴心巴肝投奔却被拒绝后“我不活了”的喜感,是被苏明玉痛斥后,几欲昏倒崩溃又悲愤的状态,这个层次倪大红的喜剧表现力达到了最大化。宋丹丹曾评价倪大红的表演是“看起来不太像演员的好演员”。倪大红则套用上述“公式”,称自己的喜剧是“一种不太合节奏的节奏”。

第四层次,是最后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苏大强,表情是面瘫呆滞化处理,但却特别有感情和温暖,所有前面不曾出现或丢失的父爱和温柔都回来了。该层次包括立遗嘱和在妻子墓地的大段独白,还有一场和姚晨扮演的女儿的“给女儿买习题册”的对手戏,他仅用一场戏就颠覆了之前所有的“作精”人设,精彩又感人。

哪怕只在镜头前出现不过几分钟,观众也可以从他展现出来表情、动作中收悉人物复杂的前史

倪大红没演过一个简单的角色,他扮演的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复杂的前史,有时候虽然在镜头前出现的不过几分钟,但可以从他展现出来表情、动作中收悉这复杂的前史。

这些前史都是他通过艰辛和持久的体验获得的,在演出《幸存者》时,为了体验矿工濒死的感觉,在全剧组都在休息时,他独自一人下到几百米的深井之中,为了体验慢慢被水窒息而死的感觉,在头上戴上塑料袋。

他能有如此的积淀和爆发,和多年的话剧舞台的熏陶和积累有着必然的关系。当年他高考选择受到哈尔滨话剧团当演员的父母的影响,决心从事表演行业,但参加了四次高考才考进中戏表演系,入行不易更让他坚持在这一行走下去。

倪大红每当在影视表演中遇到瓶颈期,便会回归话剧舞台进行沉淀。田沁鑫的《生死场》《赵氏孤儿》,林兆华的《银淀桥》,他在这些戏剧表演中积累并将自己的演技得以升华。

小鲜肉当道,流量为王的演艺圈,曾经的倪大红也有年龄焦虑,怕演自己喜欢角色的机会越来越少。遇见“苏大强”,一切豁然开朗。火了之后的倪大红继续琢磨角色,五月就要重回戏剧舞台排林兆华的戏去了。

倪大红能站到荧幕中央,让更多的观众沉醉于他的演技,也得感谢《都挺好》的制作人,大胆地让一个老人角色成为电视剧的男一号。这样的父亲角色的设定,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解放了中国荧幕上曾经一度有些概念化的老父亲形象,角色解放就自由、鲜活了,于是一切都有了更多的可能。

相关文章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齐国名臣邹忌,到底是辅佐齐威王称霸的贤臣,还是嫉贤妒能的奸臣

01韬光养晦,邹忌等待好时机故事要从齐桓公田午十八年(前357)说起,那一年齐桓公逝世,他的儿子田因齐即位,史称齐威王。大家会好奇齐国不是姜太公的封地吗,怎么会变成姓田的呢?因为这里有段比较复杂的权力更迭,那就简单交代一下,陈国公子灭国后,逃到了齐国,改为田姓,不断实行仁政,一步步攫取姜氏的权力。等

2025-09-03 03:02:33

邹忌:我不但讽齐王纳谏,还赶跑了田忌和孙膑

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把邹忌描写成一位善于自省而又清醒的人,看起来着实是齐国的贤臣。成语“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是齐国两位很有才能的人。在当时的齐国,邹忌相当于是丞相;田忌是宗室,在孙膑的帮助下善于军事,田忌和邹忌,也就是一将一相。我们能在田忌和邹忌身上看到传说中的将相和吗?事实上,邹忌不

2025-09-02 01:16:3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