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昆仑策研究院发表了一篇文章,驳斥了刘亚东的文章《司马南炮轰莫言胜负已分:官媒为莫言发声,司马南逃离北京》。该文写道:“(刘亚东)对中国四大发明嗤之以鼻,对美国大加赞赏”!然而事实如何呢?
2018年6月21日的一次《科技日报》的大会主题演讲,刘亚东针对国内科技报道浮夸的现状表达了他的观点。当谈到“四大发明”时,刘亚东是这么说的:
四大发明属于技术范畴,它不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和突破,跟科学没有半毛钱关系。比如指南针,我们的先人只知道它很有用,迷不了路,找得着家。没有去研究磁场、磁力线,也不懂得导体切割磁力线时会产生电流,更推导不出麦克斯韦方程。
很显然,刘亚东是针对“中国自古以来只有技术传统,而没有科学传统”的观点做了精确的诠释!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观点!
然而,这篇演讲的内容怎么就被恶意曲解成“对中国四大发明嗤之以鼻”?
刘亚东的演讲针对“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的主题活动,其中涉及的对科技发展的态度、对当下科技传播的主观意识缺失的思考,我完全赞同!
刘亚东的观点也强烈抨击了近年来“很多人打着“爱国主义”的名义,胡编乱造各种“厉害了我的国”的虚假科技进展故事,赚取流量,令我们国家的公众舆论充满了浮躁和浮夸”的现象。
正如刘亚东所言: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本来是常识,不是问题。可是,国内偏偏有一些人,一会儿说“新四大发明”,一会儿说“全面赶超”、“主体超越”,“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分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还算得有整有零,说得有鼻子有眼儿。
时下我们全在编制各种浮夸的科技成果的故事,对底层科技的发展一无所知:明明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了房子,非说自己有完全、永久产权。
如果只是鼓舞士气也就罢了,可麻烦的是,发出这些论调的人忽悠了领导,忽悠了公众,甚至忽悠了自己,这就成了问题。
公众爱国,看到国家科技进步,看到中国空间站的成就,看到中国高铁的建设,高兴是完全没问题的,为国家骄傲是完全没问题的。我们反对的是,骄傲自满,完全看不见我们面临的各种困难。
于是,各种牛神马怪就冒出来欺骗公众、造成国家和民众的损失,并且进一步打击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环境。
例如,近二十年来,中国媒体、学术界长期浮夸报道成千上万的“超导”、“纳米”、“量子”、“石墨烯”,稍微包装一下,1块钱就能卖给普通公众10000元。许多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根本经不住这样的欺骗。
我上周刚刚深度调查了一个针对老年人的由“高科技领军人才”、苏州3CS公司组织实施的NK细胞治疗癌症的高科技欺诈案件。
同时,我们的学界,在日复一日的浮夸中,迷失了自我,把科学研究变成了短平快私人获得利益的工具,导致我们的学风日下、内卷严重。我们这两天讨论的邵阳学院集体引进23名菲律宾自培博士,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我们又如何能不警惕呢?
我们的舆论中,不仅充斥各种高校排名,还充斥着各种喜大普奔的高水平研究论文排名、各种世界一流、弯道超车。这些浮夸本质是对国家和公众掩盖了科技发展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国家和公众对科技发展的真实情况的了解。
比如,我以上周北京大学发表在《科学》上的一篇论文做了解读:
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篇优秀的论文,从设备、到软件、到配件、到材料,清一色的进口!不仅如此,国内采购相关德国公司的单位高达30余家,并且都是我国最顶尖的学府和科研机构。
我们花大量经费采购外国进口设备,验证着他们的理论、验证着他们的设备、帮他们提供设备研发经费、帮他们提供了技术升级,最后发表论文,为他们做广告。
这常常是掩盖在科技浮夸之下的底层技术缺失的困局,而它也正是我国的光刻机困局。
综上所述,科技浮夸,空喊“厉害了我的国”,于国于民百害而无一利!
而刘亚东的演讲内容,针对中国四大发明的诠释可以说是鞭辟入里,也和我一年来撰写的大量科技调查报告展示的我国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完全相同的!
我认为,部分自媒体对刘亚东“中国四大发明是技术范畴”进行了完全错误的理解!
我认为,刘亚东对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传播和舆论的解读是完全正确的、也是我国需要的!
我认为,以刘亚东“否定中国四大发明”、“贬低中国历史”而对其进行“打公知”的群众攻击,是完全错误的!是完全糊弄人民的做法!
正如当年环球时报的解读:
“我的国”也有不“厉害”的地方 环球时报:这种“真话”正逢其时!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