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潘长江,他那幽默诙谐的小品形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还有他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浓缩的都是精华。
潘长江,小个子大能量式的人物,能唱、跳、能说、还能演;真是无所不能啊!!用古语说就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潘长江出生在东北,由于家庭的缘故,从小就开始学习戏曲,深得其道,也是凭借扎实的功底登上了春节晚会的舞台,其演的说唱类小品《过河》,更是让他成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笑星。
从1986年开始,潘长江的艺术之路渐渐从地方走向了全国,他的名字和作品也渐渐为很多人所熟知。
潘长江不仅在舞台上为大家奉献逗乐的小品,他还出演过许多电影,特别是在2003年潘长江出演的那一部《举起手来》,真的是把自己的人生推上了巅峰。
《举起手来》这一部电影,直到现在都还会在学校或者是一些公共场合的银幕中一遍又一遍的循环播放。
不仅如此,潘长江还多次的登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这个舞台,和蔡明等人的经典搭档成了无数人心中难忘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快乐。他的形象具有鲜明的特点,虽然个子矮其貌不扬,但是非常灵活,表演的时候也很有张力。
1957年7月,潘长江出生在黑龙江省东宁县,父亲潘林生和母亲王晶平都是县评剧团的演员。他们家孩子多,老少十多口人都要靠父母的工资来养活,生活极其拮据,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潘林生为了多挣点值班费补贴家用,每到过年过节,都主动向领导要求值班。而王晶平为了抚养孩子,更是含辛茹苦。
潘长江自幼受艺术熏陶,唱、念、做、打四功样样都会,可以说潘长江的出生是幸运的,可以说潘长江的家庭也是幸福的,可是潘长江的童年却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结果。
1962年7月,5岁的潘长江在邻居家玩时,邻居们发现他每隔几分钟就要去喝一次水,而且上边喝,下边就排尿,像自来水管似的。
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潘林生和王晶平意识到儿子这可能是一种病。于是带他到有名的沈阳妇幼医院去检查。医生告诉他们:潘长江确实患了一种严重的病,西医叫做尿崩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恐怕永远都治不好了。
王晶平吓得哭了起来,不断地对丈夫说:长江可是我的心肝宝贝,他的病一定要治好啊。父母带着潘长江到东北的各个大医院求医,可是都没有结果。
一次,王晶平听说上海有个医院可以治这种病,她就带着潘长江去上海看病,可医生的话却让他们所有的希望破灭了:“这孩子的病没办法治,尿崩会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导致各种并发症,他最多活不过25岁!”
1963年,潘长江6岁时,全家迁到了辽宁省铁岭市,父母依然在剧团上班。由于生病的原因,潘长江骨瘦如柴。
之后,他们继续为儿子四处求医,最后找到铁岭一位老中医进行针灸。在针灸治疗的同时,他不忘坚持锻炼身体,还跟着父亲练功学表演。也许针灸和锻炼联合起了作用,潘长江的病居然渐渐好了起来。
只是,因为得病,他发育不良,身高不足1.60米,长得又瘦又小。工作难寻,媳妇也不好找。
1980年,潘长江在一次表演时认识了杨云。杨云三十多年前是铁岭县的一个打字员兼播音员。那时,热爱戏剧的杨云想考铁岭县评剧团,于是便拜在潘长江的母亲门下学唱腔。年轻的潘长江因此便有了与她接触的机会。
当时追求杨云的人不在少数,但多才多艺聪明伶俐的潘长江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很快赢得了杨云的芳心,相处八个月后他们就幸福的结婚了。
当初潘长江和杨云结婚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杨云当初嫁给他的时候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因为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潘长江是潜力股。
杨云的家里当时非常反对她嫁给潘长江,杨云的父母曾经说过:“不能找唱戏的,因为唱戏的没一个好人;还有不能找个子小的,个子小的干不了活还会影响下一代”。
潘长江不仅是唱戏的,个子还小,以杨云的条件,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再说,还有潘杨自古不结亲的说法。但杨云认定了潘长江人比较踏实,最后终于说服自己的父母嫁给了他。
婚后,他们开始了期望已久的幸福生活。多年来,和谐、快乐一直是他们家庭生活的主旋律。
1981年8月31日,潘长江和杨云举行了婚礼,为了记住这一时刻,他们后来给女儿取名为潘阳(杨)。潘阳是潘长江唯一的女儿,她的长相继承了妈妈的优点,还是很漂亮的。
潘阳原隶属于二炮文工团,但因为老公石磊是香港籍,鉴于团里演员不能与非大陆籍人士结婚的规定,潘阳选择为爱放弃军人身份,在2016年正式转业。
潘阳的老公石磊,叫武石磊,内蒙古通辽人,是北京武氏集团总裁,今年33岁,比潘阳大四岁,个人总资产超10亿。
在潘长江和杨云长达三十多年婚姻时光中,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到成为一个在全国家喻户晓的知名演员,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变化,使他们这个家庭更加温馨和谐。祝福他们一家今后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