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中国古代四大战神是谁(古代四大战神怎么排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0 12:17:42    

导读

中国古代四大军事家分别是白起、韩信、李靖、岳飞。这四位是古代军事史的传奇,代表中国古代最强战力,那么他们四个之间排名到底怎么排?


战略

这四位战神是一个梯队的,他们集战略、战术、大兵团作战、军事理论、练兵为一体,完全甩开身后梯队的名将。


白起战略上非常强,打的都是灭国战、生死战,中国古代巅峰对决长平之战,堪称经典战役。


韩信战略更是没的说,兵权谋代表,早期的暗度陈仓灭三秦王,到后来平定河北,扫平齐鲁,丝毫不亚于白起。


李靖、岳飞都战略眼光也非常高超,李靖灭突厥、灭吐谷浑、灭萧铣,一场场都是硬仗,一场场都是绝地。岳飞能以少胜多,集中兵力收复中原,只可惜赵构13道金牌,让这一切毁于一旦。


大兵团作战

大兵团作战上,白起、韩信在中国历史上是无与伦比存在。


白起擅长大兵团作战,喜欢歼灭战,攻城战。特别擅长几十万大规模作战,别小看指挥大规模作战经验,在没有即时通讯的古代,指挥几万人马能步调一致就非常困难了,更别说几十万大军了。就像我们单位组织旅游,几百号人都搞的组织者一头乱麻,很容易出现纰漏。


韩信呢?那更不得了!刘邦问过韩信指挥多少人马,韩信回答说,刘邦你指挥10万人了不起了,我是多多益善!韩信指挥能力极为强悍,而且上不封顶,如果给韩信百万大军,他依然能够运用自如。相比之下,苻坚率领八十七万大军,刚在淝水列阵完毕就被谢玄打的全军溃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李靖、岳飞指挥人马要少一些,更多是精兵突袭,以弱胜强的战例。就像现代的特种兵,都是做高危任务,深入敌后的。


但这并不等于李靖、岳飞就指挥不了大兵团,而是苦于没有机会。


举个例子,英国惠灵顿大半生都没指挥过十几万部队,一直带着一万多部队四处出击,因为英国根本没有大规模陆军,但滑铁卢一战成名,惠灵顿击败拿破仑,立下不世之功。


如果给予李靖、岳飞机会,他们丝毫不亚于惠灵顿,会创造出更辉煌的战绩!


战术

战术方面,李靖、岳飞堪称典范。


李靖以少胜多,几万人逆袭萧铣四十万大军。灭突厥之战,李靖亲率精锐骑兵长途奔袭,直接出现在突厥王庭,并活捉了颉利可汗!


岳飞也是术业有专攻,专门练就克制金兀术拐子马铁浮屠的特种兵,把金国精锐骑兵打的落花流水。


当然,白起、韩信战术层面也非常精湛。白起奔袭楚国,韩信的十面埋伏、背水一战都是经典中经典,中国古代战术巅峰。


练兵

练兵方面,韩信独一份存在,岳飞次之。


韩信最牛地方,就是把一群普通老百姓练成职业军人,而且时间短,兵员庞杂,这非常考验将帅的练兵素养。刘邦每次损兵折将,都把韩信兵马夺走,而韩信会马上变戏法,再次把平民练成精兵。


岳飞这方面,也有非常高超能力。岳家军从训练到军纪,在古代都是无出其右。冻死不拆房,对老百姓绝对秋毫无犯。


风格

白起风格就是硬碰硬,大兵团、大规模灭国战,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韩信则是阴谋诡计,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的战果。而且兵不厌诈,垓下一战先让部队退败,然后车轮战,大破西楚霸王。


李靖犹如一阵狂风暴雨,以迅雷不及掩耳奔袭、突袭、斩首敌人的首脑。以精兵、特种兵深入敌后,并能准确的歼灭敌人,堪称一绝。


岳飞则擅长打逆风仗、以弱胜强。以顽强意志力率领精兵逆袭强大的金国骑兵。而岳飞还擅长心理战和拉拢,联络河北义军夹击金军和伪军,兵驻朱仙镇,金国都准备逃跑了,退回关外。


战绩

战绩来说,韩信质量最硬。他除了灭了一众诸侯国,垓下之战击败项羽。项羽可是兵形势鼻祖,项羽的巨鹿之战、彭城之战都堪称经典。一个兵权谋,一个兵形势,强强对撞闪烁古今!


李靖战果也非常闪耀,灭萧铣、灭吐谷浑、灭突厥。汉朝需要几代人做到的事情,李靖一代人就完成了。


白起战绩很强,和楚国千里大搏杀,长平之战灭赵国主力。只可惜秦王不听白起的话,执意要灭赵国,引起了各诸侯国反弹,白起也被秦王赐死。

岳飞是最可惜的,因为遇见了赵构这样一个皇帝。在各路人马攻城拔寨、各路义军纷纷响应,金军全面崩溃的时候,赵构居然投降,十三道金牌召回岳飞,还把岳飞杀了,真是一头猪率领一群狮子。

相关文章

李广之所以一辈子没被封侯,是因为与匈奴战败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

为什么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武王的重用,还放任他到魏国做官?

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

三国东吴:威权震主,自致颠覆的五位权臣

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

杨朱、墨子都是什么主张?为何孟子批他们“无君无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