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水浒传》中的人物,在梁山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此人水上功夫了得,人送外号"浪里白条"张顺,金圣叹本改作"浪里白条",星号为天损星。在对抗朝廷的几次围剿里,张顺活捉高俅,威名大振。最后随宋江征讨方腊,在涌金门被乱箭射死,之后被追封为金华将军。那么这个浪里白条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张顺浑身象雪一样的白肉,水底可以伏七天七夜,穿梭水面快速无比,就象一根白条一闪而过,所以人称"浪里白条",是梁山中水性最好的,和李逵并称"黑白水陆双煞"。曾率水鬼营凿沉高俅海鳅大战船并活捉高俅,威震天下。
张顺的水性简直好到可以与鱼儿媲美,其实白条,就是餐条的别称。白条鱼侧面及腹面银白色,露出水面时反射阳光,就显得白光闪闪了。有版本是"浪里白跳",可能是由于此鱼性活泼,善鱼跃,而起的别称。
张顺首次出场时在宋江被发配江州,李逵为了找些酒鱼,放跑了渔户的鱼,身为鱼牙的 张顺赶到,大打出手啊,陆上被李逵好一顿收拾,气不过,千方百计将李逵诱到船上将其推入水中。李逵不知张顺水性如此之好啊,被张顺在水中惨虐。幸的戴宗相劝,才救得李逵一命。可见此人的水性并不一般。
张顺还有一个哥哥叫张横,起初他们两兄弟一起在江边以私渡谋生。可是那个时候他俩并不是老老实实的在做生意,经常谋取不义之财,到后来才改邪归正以卖鱼为生。张顺在加入梁山后,利用自己的这一特点在多次水战中为梁山立了不少功劳,比如曾与其他水军统领一起生擒过北宋将军凌振,本人对宋江更是情深意重,十分的敬重和维护,攻打大名府时,宋江后背生了疽疮,疼痛难忍,张顺便独自跑去建康府寻找能够医治的大夫。
其间过程可谓是辛劳万分,九死一生,更是遇上强盗想要谋财害命,将他捆绑起来丢入江水之中,幸得他水性好自己咬断绳索逃脱,后又利用计谋逼得医者安道全不得不跟着他去给宋江治病。
张顺的水性可以说如鱼儿一样,能够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走,因此人送"浪里白条"。
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各自为政,变法图强,这一时期的天下相比于孔子时代,更是“礼崩乐坏”,因此杨朱学派和墨子学派的各领风 骚,成为天下显学。孟子评价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当然不会称赞杨墨学派,他要表达的是:道统中断了,诸侯们肆无忌惮,各种荒诞学说层出不穷,杨朱、墨翟
2025-09-03 03:22:2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