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宋代作为文化、思想等发展变化较大的时期之一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体系的日渐成熟加上科技水平日益提升,音乐在宋代也呈现了“多元化”发展,并促成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宋太宗无疑发挥了尤其重要而关键的作用:不仅促使人类社会的主观意识发生重大变化而且也促成了宋代时期的音乐及其文化发生了巨大转变。
进入宋代以来随着市井艺术的兴起,逐步催生了数量众多的新音乐及其表现形式。由此,也必然带来了宋代音乐及其风格重大转型。在我国唐代,宫廷歌舞音乐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华丽辉煌。
与唐代宫廷歌舞音乐相比宋代音乐主要以市民音乐为主。整体上来看宋代音乐艺术体现出精悍短小与鲜明质朴的艺术特征。
对于宋代音乐而言其在通俗易懂的艺术追求中,以丰富的情节、浓郁的娱乐追求以及本真的生活气息等的转变,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新的艺术形态及风格,从本质、形态与特征等方面都出现了根本变化。
宋代作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型时期之一,其明显特征主要是以民间俗乐及其繁荣发展的态势促使了我国古代音乐从以宫廷乐舞为主流的艺术形式向以市民俗乐为主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宋太宗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太宗即赵灵,为我国北宋皇帝之一976年——997年在位。在位期间他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的名额,每科录取人员数百人上千人。
中国宋代文治斐然,是文化和艺术的天堂,书法艺术更是其中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钱币的出现及发展也印证着书法艺术的演进过程,“御书钱”的诞生为钱币书法艺术增添了绚烂的一笔。
北宋之前各朝各代,钱币上的书法多以篆、隶为主,这两种书体虽然风格端庄浑厚,循规蹈矩,但不能很好地体现书法艺术千姿百态的灵活变化。
宋太宗的手书“御书钱”开“御书钱”书法艺术先河,在艺术高度上也秉承了宋代美学巅峰时代的诸般艺术特征以及宋太宗个人的美学理论修养,也可以说宋太宗为钱币书法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么在宋代音乐发展进程及其重大转型过程中宋太宗究竟发挥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及贡献呢?从历史的角度,分别从宫廷音乐的衰退、平民音乐的兴起以及音乐机构的精简等方面来分析探究宋太宗对音乐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宫廷音乐的衰退。在宋代,音乐的衰退主要体现在宫廷音乐的性质定性和地位两方面。首先需要确定我国古代宫廷音乐的文化及其内涵。所谓宫廷音乐就是指供古代帝王、朝臣以及贵族等享用的音乐。
根据其功能、作用等的差异宫廷音乐分为雅乐、俗乐等。所谓宫廷雅乐就是雅正的音乐是其由夏、商以后一直延续下来的用于在国家祭祀、朝会等正式场合的礼仪性、典制性的音乐及其形式。
所谓宫廷俗乐就是凡俗的音乐,主要用于古代帝王、后宫、朝臣的宴享等非礼仪性场合的音乐及其形式。但是,宫廷雅乐与宫廷俗乐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及作用如何,在我国古代各朝各代都有所不同,这就直接决定了宫廷音乐的兴衰与成败。在唐宋时期,宫廷音乐的发展变化尤其明显。
唐代是宫廷俗乐繁盛的时期,可以说是音乐本身的实质发展。而宋代则作为宫廷雅乐全面复兴的时期,意味着音乐作为政治的附庸产物之一必然导致其逐步走向僵化与衰落。
北宋建立之初朝廷都积极推行礼乐制度及其体系建设特别强调了宫廷雅乐的规范。在我国宋朝,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可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皇帝。
但是,他也同样强调了宫廷雅乐的“中和之道”。宋太宗曾经对朝臣们说过雅乐与郑、卫有所不同,郑声淫,不受中和之道。他常常思考宫廷雅乐能够治心原来古圣的旨意尚存一些缺憾与遗憾。
由此可见宋太宗对宫廷雅乐的认识及态度奠定了宋朝三百余年来宫廷音乐发展及走向的主基调,这应该也算我国北宋皇帝的一种祖宗家法。
不管是宋太宗还是宋代后来的皇帝重视宫廷雅乐的这一做法都确确实实地被延续和留存下来。北宋时期皇帝、儒臣等对宫廷雅乐总是锲而不舍地追求着从宫廷雅乐的音高、标准、音阶、形式、音域、宫调、表演、乐器以及摆设等纯粹的合乎古制的宫廷雅乐形式。
比如,仅以宫廷雅乐的音高及标准来说,在北宋时期就先后大小修改和发展变化了六次。每次修改朝廷都要召集一批可谓博古通今的儒臣雅士全面进行分析与研讨。
但是每当这时,很多儒臣雅士们都互相排挤与非议并据经引典声称自己创乐的方法最符合古制或音律。如此一来必然使得宋代宫廷雅乐复古、神秘等表现得特别明显。而恰恰这样就成为宋代宫廷音乐日渐走向僵化与衰落的根本原因所在。
平民音乐的兴起。市民音乐的日渐兴起与繁荣是宋代音乐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宋代农业以及手工业等较为发达商品流日渐繁荣与活跃先后出现了一些大都市。
在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多达十余个,至宋代就增加到四十余个。其中汴梁、成都等,逐步发展成了国内的商贸、经济与文化中心。而沿海的杭州、广州与泉州等大都市则逐步发展成了国际贸易中心。
出现这些大城市必然导致大量娱乐场所的出现,并汇集了为数众多的音乐艺人大大推动了宋代音乐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昔日供达官贵人欣赏的宫廷音乐,逐步走出宫廷,并在民间得以繁荣和发展,也由贵族化逐渐平民化。
这样一来就必然促使了宋代音乐在本质、形式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合市民的品位,以说唱、戏曲等为主要形式的民间音乐及其艺术形式得以全面发展。
特别是产生了综合艺术戏曲,使得我国古代音乐从唐代的歌舞伎乐,逐步转变为宋代的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民间俗乐的发展阶段。因此宋代成为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宋朝以来,全国出现相对安定的状态加上经济的日益发展,为宋代音乐的快速发展与全面兴起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北宋时期朝廷专门设立了教坊等音乐机构。据有关史料记载宋代的教坊分为四部,但是其具体内容不详,有人认为或为坐部、法曲部、鼓笛部(即立部)以及龟兹部。
后来又出现了以艺人职务进行的分类具体包括筚巢部、拍板色、大鼓部、笛色、舞旋色、琵琶色、歌板色、参军色以及杂剧色等13部。
但是从规模上来看则远远不及唐代。南宋迁都临安以后教坊时设时撤朝廷有事需要音乐的时候,则到集市上临时召集相关艺人进行音乐表演。自北宋以来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已逐步从官府艺人向民间艺人转移。
而大多民间艺人都已自动组建起自己的团体自己有固定的表演场地,俗称为瓦子或者瓦肆这就表明民间音乐及其艺术的成就、内容以及民间艺人的造诣与数量等,都足以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正是如此在宋代平民音乐才逐步得以传播、兴起、发展与繁荣。
宋太宗对于音乐机构的精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精简音乐机构。在北宋时期,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几乎相同。一般而言宫廷除设立了太常寺外还另设了太常礼院、礼仪院等但职能却同太常寺极为相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常礼院、礼仪院等在一定程度上侵占或者代替了太常寺的相关职权职能原来宫廷属太常寺礼乐的一些事项逐渐被太常礼院、礼仪院等所代替。
此时在宫廷的礼乐活动以及管理方面日渐形成了太常礼院、太常礼仪院与太常寺等机构分庭对抗的不良局面。而从实际来看事情远非这么简单往往使得宫廷的礼乐事务及管理出现同一职能、多头管理的状况。
这就是北宋时期音乐职官制度的复杂体现。到宋太宗继位以来,逐步推行音乐改制后,作为宫廷礼乐机构之一的太常礼院被取消相关差遣官职也被一并撤掉。
而宫廷的其他各类音乐机构,虽然各自掌管的音乐活动、性质及内容与太常寺各有不同,但是其职官制度却同太常寺大体相似。由此宋代的音乐、活动及管理体系才逐渐朝着便捷、灵活及多元等方向发展。
二是机构职能集中。宋太宗登基以来经过一系列的音乐体制改制加之逐步精简音乐机构及职能,必然使得宋代宫廷音乐的机构、职能等日渐集中。从本质上来看,在这两者之间是一个次第成立的因果关系。
这是音乐机构的精简与职能的全面集中,使得音乐职能迅速集中成为宋代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言而喻宋太宗推行宫廷音乐体制改革其直接后果就是音乐机构的逐步精简和管理关系的日渐简化。相应地宋代各级音乐机构对音乐活动的管理也日渐更为便捷、更为有效且其职能职权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得到了集中。
在这样的前提下不管是宋代各级音乐机构的隶属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宋代宫廷音乐及其活动已由分门别类、体系多元的教习演出机制逐渐形成合并、简化与有效的崭新格局。而出现这样的格局,为不同种类的音乐及其演出活动提供了体制、机制的更大便利和更大空间。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史记》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司马迁来形容战国时期齐威王的。不过,实际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一开始是用来形容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君主都上演了“一鸣惊人”的故事
2024-11-21 10:33:03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沉迷女色,不顾朝政,忠臣都担心楚国的安危,但是楚庄王又明确规定不允许大臣劝谏,否则斩首示众,所以任由楚庄王荒淫作乐,也不敢去劝谏。唯独大臣伍举,他以巧妙的方式询问楚庄王,并从中暗示楚庄王,从而给楚庄王一个提
2024-11-21 10:18:27简介陆游 (1125年一1210年),字务观,汉族,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人。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爱国诗 人。他是中 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 人之一,尤其以其词 、 诗闻名。其语言平易晓畅,兼具李白的奔放和杜甫的悲凉,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2024-11-21 10:03:22雍熙北伐是北宋最后一次大规模对燕云十六州的军事行动,其初期的连战连捷给了人们巨大的希望,最后的功亏一篑也让人无限惋惜,似乎这次北伐距离成功只差一点。然而如果全面分析雍熙北伐就会发现,北宋的这一次北伐,根本就没有胜算。一、北伐原因雍熙北伐并不是宋太宗所进行的第一次北伐,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拱手
2024-11-21 09:48:19虽说皇帝是个特殊的职业,不过他们也是普通人,没事的时候也会向大臣们吹吹牛,给自己树立好的名声,甚至将来还能流芳千古。以宋太宗赵光义为例,他的兄长赵匡胤武艺高强、能征惯战,可是他也想做一个“马上皇帝”,于是经常向大臣们吹嘘自己如何能打,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那么这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打仗真不行详细查
2024-11-21 09:33:1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