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楚庄王:臣不超己,退朝而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5 09:33:30    


战国时的吴起一度在魏武侯手下为臣。《吴子·图国》和《新序·杂事》中记载,魏武侯与群臣谋划事情,群臣都赶不上他。武侯退朝后面有喜色,吴起于是对他讲了春秋霸主楚庄王的一件事情。

楚庄王曾经与群臣谋划事情,群臣的见识都不及他,他退朝后面露忧色。大臣申公问他为何面有忧色,楚庄王回答说:“我曾听说,每一时代都有圣人,每一国家都有贤才。能得到圣贤为师的人,才能为王;能得到圣贤为友的人,才能称霸。现在我本人才能不高,群臣反而没有能赶上我的,这恐怕是楚国危险之兆啊!”


讲完这一故事,吴起对魏武侯说“楚庄王为此担忧,您却为此得意,臣深感不安。”魏武侯于是面露惭愧之色。


君主和臣下都是所谓“治国平天下”的人物,在才能方面客观上总有高下之分。在君主才能高于臣下才能的时候,魏武侯一类君主感到非常得意,而楚庄王一类君主却感到非常忧虑,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反映着两类君主不同的认识观。

在魏武侯看来,当臣下赶不上自己的时候,正好衬托出了自己才智的高超,表明了君主之所以成为君主的理所当然。这种情况不仅满足了他自矜自尊的心理需求,而且使他免除了对臣下恃才谋篡的担忧,因而他感到庆幸。


但在楚庄王看来,当臣下赶不上自己的时候,正好表明了人才的缺乏和国家的空虚,这种情况满足不了他称霸天下的客观需要,甚至还可能危及国家的生存,楚庄王因而感到焦虑不安。两种相反的认识看来都有各自得以成立的理由。

魏武侯和楚庄王都是一国之君,把君主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人们就会发现,君主这一社会角色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他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此,高明的君主总是把注意力投放于国家事业上,国家事业的长足发展才是他自我价值的最大实现。从这一角度来说,魏武侯的认识观背离了君主的角色要求,他追求的仅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心理需要,而楚庄王的视野则更为广阔,其认识更具优越性。正是在这里,才分出了两位君主才智的高下,而这种高下也已得到了历史的证实。

事实上,君主和臣下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双方有着不同的要求。君主所应有的才能,主要不在于对具体事情的谋划,而在于调动和裁定群臣的谋划。一个君主如果拥有才能出众的臣下,并且善于驾驭臣下,他所追求的事业就会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就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和基础。


魏武侯在具体事情的谋划上也许真的比群臣高明些,但他仅仅看到了个人才智高明的一面,却未看到手下人才缺乏的一面,表现了一位君主注意力的偏差及其在宏观方面认知和把握能力的欠缺。吴起以楚王的事情相提醒,魏武侯转喜为愧,表明了他尚未失掉知错而悔的君子之风。

相关文章

“揭秘宋太祖之死: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赵匡胤,即宋太祖,乃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死因,历史上存在诸多争议。而宋太宗,作为他的弟弟,继位之后,也一直被世人怀疑与赵匡胤的死有关。本文将深入探讨赵匡胤死于斧声烛影的真相,以及宋太宗是否是凶手的问题。赵匡胤之死,史书记载为“病逝”。然而,关于他的死因,还有另一种说法,即“斧声烛影”。据《宋史》记载

2024-11-15 10:33:18

你想象中的问鼎中原,与楚庄王计划的有何不同?

楚国人,一直都想走进中原。楚武王、楚成王、楚穆王,一代代的楚国君主都在为北进中原而努力。因此,当楚庄王掌控了楚国,中原就成为了一个无法避开的话题。楚庄王即位之时,年纪不过二十来岁,正是青春年少之时。刚刚即位的楚庄王也的确像极了纨绔子弟,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蔡国求救楚国,楚庄王不管;巴国进贡楚国,楚庄

2024-11-15 10:18:12

石碏是一位纯臣,他为国为家,杀了祸国殃民的儿子

石碏是一位纯臣,他为国为家,杀了祸国殃民的儿子卫庄公有很多姬妾,正室夫人是齐庄公的女儿,名叫庄姜。庄姜不仅长的漂亮,而且温柔贤惠,但却没有生育。卫庄公又娶了陈国的姊妹花,历妫和戴妫,历妫生下儿子孝伯后就死了,戴妫生了姬完(后来的卫桓公)。庄姜对姬完视若己出,从小就恩宠有加;而卫庄公却喜欢另一位姬妾所

2024-11-15 10:03:21

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哪里人?河北涿州,河南洛阳,还是甘肃天水?

理解今日中国的形成,关键在于两晋和两宋。两晋,是我国从秦汉到隋唐的桥梁,理清这一段历史,便能明白我国为何没有和欧洲一样“罗马之后再无罗马”。两宋,是我国隋唐转变为元明清的媒介,从此长城以内的“小中国”,变成了五族共和的“大中国”。宋太祖赵匡胤是哪里人?梳理赵家在唐宋之际的崛起,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两宋

2024-11-15 09:48:44

楚庄王:臣不超己,退朝而忧

战国时的吴起一度在魏武侯手下为臣。《吴子·图国》和《新序·杂事》中记载,魏武侯与群臣谋划事情,群臣都赶不上他。武侯退朝后面有喜色,吴起于是对他讲了春秋霸主楚庄王的一件事情。楚庄王曾经与群臣谋划事情,群臣的见识都不及他,他退朝后面露忧色。大臣申公问他为何面有忧色,楚庄王回答说:“我曾听说,每一时代都有

2024-11-15 09:33:3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