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39-997年,庙号“太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他的统治时期从公元976年到公元997年,这段时期对大宋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过作为皇帝赵光义却是充满争议。
赵光义,原名赵匡义,是后来为了避讳皇帝赵匡胤的名字而改的。其与赵匡胤是在后周时期投入军营,也是在这期间积累大量的军事经验。
后周世宗柴荣去世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根据赵光义后来自己叙述说在陈桥兵变出过大力,所以自己当时被封为晋王,自此一飞冲天。
公元976年,一场“烛影斧声”的历史谜团下,赵光义登上皇位,年号“太平兴国”开始自己的统治,也是因为登记的合法性,赵光义的统治总是充满着争议。
统治初期由于朝野上下对其继位合法性的暗流涌动,赵光义选择对外战争转移焦点,也为了通过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自己的地位,平定北汉是他的第一场大胜完成中原统一,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
不过在后续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对辽的两次大战都以失败告终,其中高梁河大败与岐沟关大败彻底湮灭了北宋收复河山的希望,自此转向守势。
军事上的失败促使其转向政治与文化方面,实施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宋朝影响深远,文化上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开启北宋文化盛世。
赵光义上位的传承争议性,由于赵普给的“金匮之盟”还可以糊弄,但是赵光义以后他还有一个弟弟赵廷美,按“金匮之盟”下一个应该是赵廷美,然而赵廷美被贬房州最后死了。
后来登基的也不是赵匡胤的后代,反而是他的三子赵恒,又一次违背誓约。
不过他本人于997年去世,庙号“太宗”,在位期间虽然军事失利,但在政治文化上为北宋奠定稳定的基础,之后的“咸平之治”也是在这基础上。
争议的一生,有趣的一生。
导读讲述了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之间的友情和背叛,以及孙膑的反击故事。两位昔日知己好友最终变成宿敌,孙膑在友情破裂后选择了反击,最终击败了庞涓。想知道他们之间友情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终的结局?继续往下看!战国时期的友谊孙膑和庞涓是战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军事家,他们之间还有着师兄弟的关系,是彼时彼刻最为杰出的军事
2025-09-09 00:51:07“太后母临天下,当示至公,不可私于所亲……独不见吕氏之败乎?”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朝会的太后武则天没想到自己平时颇为信任的宰相裴炎竟然站出来向自己发出了如此激烈的言论。而对于站在台下的裴炎来说,面对权势日益上升的太后自己这一步迈出就没有回头路了,虽千万人吾往矣!河东裴氏,当世望族裴炎出生于河东裴氏中
2025-09-09 00:31:06吕不韦短短几十年的人生过得是相当的精彩,他最初是个商人却没有想到自己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还成为一名相当有名气的成功企业家; 他后来赌注似的试水政治,又没想到这次高风险的投资换来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和地位。不管在政坛还是在商圈,吕不韦都能够如鱼得水,胆识、精明、伶俐他具备了成功的政治家和商人所
2025-09-08 00:42:55作者简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是有“神童”之称的骆宾王所作,那年他7岁。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字观光,生卒于公元627年-684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最高官职为朝廷侍御史。骆宾王的前半生虽有贫困落拓的生活,但也有步步辉煌的荣耀;而后半生却是在入狱的悲愤、出狱
2025-09-08 00:24:34你相信一个2000多年前的古人也会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吗?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古人的故事!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是很讲封建迷信的,这其中的是非对错我们今天就不评价了。如果说起因,只能说古人把一切无法解释的事件都归属为神鬼妖魔,这不是他们愚昧无知,只是因为古人的局限性,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知的
2025-09-07 00:42:17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