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荀子如何评价当时强大的秦国的?为什么预测了秦国的衰亡?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8 11:15:13    

我们经常说一个国家要富强,但富国和强国是不一样的,强国不一定富,但富国一定强。强国和富国有什么本质区别,今天我们结合《荀子》的第16篇《强国》来分享背后的道理。前面我们在第10篇《富国》里面介绍了一个国家应该如何致富。这一篇《强国》里面荀子谈到了强国和富国的差异。


在荀子看来,富国和强国就是王道和霸道之间的差异。荀子说:义立而王,信立而霸。荀子认为,作为君主,推崇礼义、尊崇贤人,就能称王天下;看重法治,重视信用、保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欢喜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就会消亡。

当时强国中的典范就是秦国。荀子对秦国非常了解,荀子也是先秦诸子中,为数不多到过秦国的思想家,当时在秦昭王和相国范雎[jū]还请教过荀子。在这一篇里面,范雎请教荀子说,你到秦国有什么见闻和感受。荀子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

首先是形胜,也就是地形非常优越,荀子说,秦国地势险要,山河壮丽,自然资源丰富,这是地形上的优势。其次是百姓朴,进入秦国之后,秦国各地百姓民风淳朴,音乐合宜,穿着得体,很像古代圣王治理下的百姓。第三是百吏肃然,各地官员都严肃谨慎,无不谦恭节俭,敦厚谨慎,也很像圣王治理下的官员。

第四是士大夫明道而公。荀子说进入秦国国都,观察秦国士大夫,他们走出自己的家门,就进入官府衙门,走出衙门就回到自己家中,没有私事人情,不结党隐私,办公也一个个明智通达,廉洁奉公,很像圣王治理下的士大夫。最后是朝廷,荀子观察了秦国的朝堂,百官们上朝之后,处理政事效率很高,处理政务也井井有条,也很像圣王治理下的朝堂。


从地形、百姓、官员、士大夫和朝堂几个方面分析之后,荀子说,秦国四代君王都能有所发展,并不是由于侥幸,而是由其必然性的,秦国的治理水平已经非常高了。但是荀子话锋一转说,但是就算这样,秦国仍然有自己的担忧,拥有了以上这些条件,和真正的能称王于天下,还差得很远。秦国相国范雎赶快问,这是为什么呢?

荀子说,这大概是因为秦国几乎没有儒者吧。荀子说:“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能做到道义纯粹就能称王,能做到义利兼顾就可以称霸,两样都没做到,国家就会灭亡。

荀子说,秦国很强大,但是使用强力的方法会遇到阻力,而唯有运用礼义的方法才可以畅通无阻。秦国现在的威力比商汤和周武王还要强盛,领土比舜、禹还要广大,不过它的忧患也非常多,天天提心吊胆,怕天下各国联合起来攻打自己。


那应该怎么办呢?荀子说,节制强力,返回礼义,任用正直诚信的君子管理天下。前面我们介绍了王道和霸道治国的区别,王道是让人心服口服,可以得到百姓的拥护和信任,而霸道只能让人口服,而心不服。民众和诸侯国可能在强大武力之下暂时屈服,但武力不再强大的时候,就会迎来民众的反抗和诸侯国的围攻。

所以,一个国家要真正实现富强,就必须要奉行礼义,因为,唯有这样才能获得天下人的信任和拥护,不然强大如秦国也需要每天如履薄冰,谨小慎微,担心别人报复。荀子说,奸人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君主不崇尚礼义、不重视礼义。礼义,是用来限制人们作恶的。如果君主不尊崇礼义、不看重礼义,那么下面的民众,就会背弃礼义,而有趋向奸邪的心。这便是奸人之所以出现的原因。

君主是民众的表率,民众应和君主,就像回音应和声响,影子跟随形体一样。所以,作为民众的君主,不能不谨慎。礼义,对内适合于所有的人,对外适合于世间万物;对上安定君主,对下调和民众。内外上下都得到调节,这样才能秩序井然,这就是礼义的本质。荀子说,但凡办理天下大事,礼义就是关键,信用是其次。古代,禹汤以礼义为关键,务求信用,天下得到大治;桀纣背弃礼义,背弃信用,天下大乱。所以,作为民众的君主,必定要谨守礼义,务求忠信,然后才能够平治天下,这是治国的最高原则。

好了,今天我们通过荀子和秦国相国范雎的对话,分享了荀子对秦国的分析和评价,在荀子看来,秦国治理表面上看起来已经很好了,属于强国,但离荀子心中的富国还差很远,这也是王道和霸道的根本区别,还是那八个字:义立而王,信立而霸。

相关文章

礼贤下士智勇兼备——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

“战国四公子”魏无忌:他礼贤下士曾击败秦国,为何会抑郁而终?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

战国四公子之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

武则天虽为女性荣登帝位,上位后做了哪些政绩,令天下心服口服?

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

魏安釐王和楚怀王,怎么看信陵君和项羽杀将夺兵权?

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