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历史上家世显赫德才兼备的十位皇后,长孙排第六,孝庄进不了前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9 08:02:31    

第十位:明成祖朱棣的仁孝文皇后:徐妙云

徐妙云(公元1362-1407)乃明朝大将军徐达长女,此女美丽与聪慧并存,号称“女中诸葛”,在帮助朱棣争夺帝位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一贯主张俭朴,以节俭之风影响着明朝后宫,并为朱棣孕育了皇太子朱高炽,终其一生从未有过后宫干政的举动,更辅佐朱棣开创了“永乐盛世”。

第九位:辽景宗耶律贤的宣献皇后:萧绰

萧绰(公元953-1009)小名燕燕,原姓拔里氏,后被赐姓萧,辽景宗的皇后。萧绰为人明达通变、知人善用,她在担任皇后期间就参与决断军国大事。

后来辽景宗病逝成为萧太后,她便开始了长达27年之久的临朝摄政生涯,期间锐意改革、发展生产,进而增强国力、扩展版图,对契丹的兴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八位:宋真宗赵恒的章献皇后:刘娥

刘娥(公元970-1033)益州华阳人,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刘娥原为罪臣之女,自小流落民间成了歌女,能歌善舞、明眸善睐。后来适逢皇帝大赦天下,才恢复原来官家小姐的身份,被推荐给当时还是襄王的宋真宗,公元1012年,刘娥被册立为皇后。

刘娥机敏聪慧、通晓史书,颇具政治才干,被真宗所倚重。后来辅佐年幼的仁宗,终结“天书”运动,为“仁宗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七位:隋文帝杨坚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公元543-602)隋朝云中人,大司马独孤信第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年仅十四的伽罗许配给他。

隋文帝杨坚继位后,封为文献皇后,她很有政治才能,与隋文帝议论朝政时往往不谋而合,在治理国家方面能给出正确而有效的意见,被称为隋朝“二圣”之一。

第六位:唐太宗李世民的文德皇后: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公元601-636)北魏拓跋氏的后代,宰相长孙无忌同母胞妹,历史上著名的贤后,深明大义、贤淑重礼,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起开创了李唐江山和“贞观之治”。

并于“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麾下将士。她对于唐朝政权的稳固,和唐朝前中期形势的安定,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五位:明太祖朱元璋的孝慈高皇后:马秀英

马皇后(公元1332-1382),闺名秀英,史称马大脚,她是朱元璋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安徽凤阳宿县人,濠州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养女。

马皇后为人仁慈而有智鉴,多好书史。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对她十分信任,多次听从她的劝谏宽恕大臣的过错,因此有许多人把她和唐朝的一代贤后长孙皇后相提并论。

第四位:清太宗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公元1613-1688),她就是我们熟悉的孝庄皇太后,是有名的贤后,一生培养和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帝皇,是清朝初期杰出的女性政治家。

尤为重要的是孝庄皇太后并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默默地处于幕后支持前朝的皇帝,事实上这是非常罕见的。她才能卓越,为正统所出,不被世人所斥,理所当然受到后人的尊重和敬仰。

第三位: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

吕雉(公元前241-前180)字娥婮,山东单父人,自小便嫁于汉高祖刘邦,跟着他东征西讨打天下,随着刘邦称帝而登上皇后宝座。她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吕雉为人城府颇深,诛杀了许多有功之臣,比如韩信英布之流。

而在治理国家上,吕雉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里也给于吕雉施政极大的肯定和褒扬。

第二位:光武帝刘秀的光烈皇后:阴丽华

阴丽华(公元5-64)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后人,祖籍新野,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史载,她气质高雅、貌美无双,刘秀还是个没落的贵族时,就十分仰慕阴丽华,曾叹曰:“娶妻当得阴丽华”。

刘秀称帝之后,备受宠爱,阴丽华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天下之美。另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第一位:唐高宗李治的顺圣皇后:武则天

武曌(公元624-705)鼎鼎大名的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女皇帝。

原是荆州都督武士镬之女,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后被唐高宗立为皇后。武则天对于权势的欲望极大,在朝廷拉党结派、培养巩固自己的势力,不久之后加号“天后”,参与朝政。

天授元年,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武则天为帝期间,开创科考制度,采用取薄赋敛、止戈省役的措施,改善民生增强国力。

但在晚年却逐渐豪奢专断,弊政频生,成为了史上褒贬不一、功过不明的女皇帝,就像她给自己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

相关文章

因口臭被武后弃用的诗人一一宋之问

近读《全唐诗》五十一卷宋之问之《明河篇》,编者按语很有意思,现录如下:“《纪事》云:武后时,之问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乃作此篇以见意。后见之,谓崔融曰:‘非不知之问有奇才,但恨有口过耳’,之问终身耻之”。北门学士是武后亲手建立的由文章高手组成的智囊班子,为其著书,出谋划策,个个都是武后信任和重用的人。

2025-06-30 08:01:25

被司马迁赞“翩翩浊世佳公子”的赵胜 其实庸人一个?

影视剧中的平原君形象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孝成王的亲叔叔,是地地道道的赵国权贵,典型的官二代。很多人对平原君赵胜忝列战国四公子颇有微词,究其原因,尽管司马迁评价其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但他资质平庸,能力最差,可谓庸人一个。能力太差而又身居高位,他的缺点就被无限放大,表现为

2025-06-24 00:49:08

为何李世民的评价很高 因为25岁左右能打下基业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个

因为某人对李世民的评价很高,很多逆反的人对李世民的成就也进行了质疑,这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历史上和李世民水平相似的君王名将只有四人(包括李世民),这四个哪个说出来都吓人一跳。李世民第一次作为将领领兵作战是在18岁,19岁时他爹李渊开始了“上朝”创业,带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等人把三万人的队伍变成了20万人

2025-06-24 00:35:36

李世民弥留之际暗中布局,为李治留下良臣,开拓大唐万里江山

一个被后世反复吟诵时代,唐太宗李世民,将大唐王朝推向前所未有高峰,即使是这位伟大帝王,也终将面对生命终点,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他心中牵挂,不仅仅是自己身后事,更是大唐未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帝王,此时已无力再掌控一切,一个国家兴衰,往往取决于继任者能力和辅佐之臣忠诚,即将继承大统,他能否肩负起这

2025-06-23 01:55:53

李世民:那个“开彊拓土”的唐朝皇帝

一、早年经历:从王子到皇帝李世民,原名李世民,听起来就很有“历史范儿”。他是唐太宗李渊的二儿子,生在“皇族之家”,从小就被家里宠爱。别看他是个王子,小时候可没少打打杀杀,跟兄弟们斗智斗勇,简直就是个“武林高手”。不过,李世民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他心里早就盘算着“开创大业”。二、发动“玄武门之变”话说李

2025-06-23 01:39: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