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今天我们继续介绍《荀子》的第七篇《仲尼》,“仲尼”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这一篇里面荀子通过,孔子对春秋五霸的态度,尤其是对齐桓公和管仲的看法,谈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最为杰出的五个诸侯王,他们包括:齐国的齐桓公、晋国的晋文公,秦国的秦穆公、楚国的楚庄王、宋国的宋襄公。
但是孔子和荀子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荀子说,孔子的学生和他们周围的人,都以称赞五霸为耻。比如齐桓公被誉为是春秋五霸之首,但是他称霸之前,为争当国君而杀害了兄长。在家里,他使得七个姑姑姐妹都没有出嫁。在宫廷里,他吃喝玩乐过度奢靡,导致了齐国用一般的税赋,都来供养他还不够。在外交上,他欺骗邾[zhū]国,攻击莒[jǔ]国,吞并了35个诸侯国。荀子说,他做事如此阴险肮脏,骄奢淫逸,当然不可以被圣人孔子称赞。
一个人做事做对了,获得了成功,但是他品德不好,做事的方式和手段,并不符合道义,这样的人还值得推崇和鼓励吗?当然不行。有说人,既然齐桓公不遵从仁义和古道,为什么他不仅没有灭亡,还能称霸于诸侯呢?
荀子说,齐桓公最明智的地方,就是信任和重用了管仲。他当上了君王之后,忘记了对管仲的愤怒和仇恨,还重用他,这是他做的最明智的决定。齐桓公和管仲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早年齐桓公还没有继位之前,曾被管仲追杀,并射伤,差点丧命。但齐桓公继位后,在鲍叔牙的推荐下,不计前嫌重用了管仲,成就了一段佳话。后来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在但荀子看来,不管是管仲还是齐桓公,并不是圣王和贤德之人。荀子说,齐桓公把管仲尊称为仲父,国君的内外亲族没人敢妒忌;给管仲以高氏、国氏般的显贵地位,朝廷大臣没人敢埋怨;给管仲三百社的土地人口,富豪人家没人能和管仲相争;举国上下,从高贵到卑下,老老少少,都秩序井然地跟随桓公尊敬管仲;这些都是统治天下的关键问题。任何一个人诸侯国君,只要懂得了一两个这样的问题关键,就没人能把他灭亡。所以,齐桓公称霸并不是侥幸,而确实是做对了一些事情。
但是荀子说,虽然他成为了霸主,但是并不值得称道,因为,他们并没有遵从礼义制度,没有使人完全信服。他们只是推行了一些正确的方针策略、注意让民众积存物资,加强战备,因此能击垮敌人。在荀子看来,他们只是凭借一些奸诈的手段来获得了成功,他们用谦让来掩盖争夺,假借仁爱的名义来追逐利益,这些都是小人所为,所以,并不能得到孔子的赞扬。
我们经常说“要向有结果的人学习”,获得好的结果和好的做事方式,其实是两回事。这是社会伦理学中一个重要话题。正如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经一次演讲说:我们要鼓励努力,而非结果。我们要为自己的努力骄傲,而非天赋和运气。是努力重要,还是结果重要,我们很容易简单地把努力和结果划等号,但实际上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看起来好的结果,并不是完全具有正当性,正如荀子说,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只是做对了一些事情,而且是不正当,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像很多富人的原始积累都并不正当,然后通过一些方式包装成了一个看起来正当的励志故事。
第二个是,看起来好的结果,并不完全是努力的结果。努力和结果之间并不具有因果必然性。导致结果的原因,还包括个人天赋、社会环境和时代机遇等等这些,被称之为“运气”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简单赞扬,甚至推崇有结果的人为“圣人”,而忽视那些还没有拿到结果的,正当的行为。
荀子说,和称霸的人相比,那些能称王的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们虽然最贤能,但是还会去帮助不贤能的人;他们自身强大,还会去宽容弱小;他们能赢得战争,但耻于诉诸武力;他们制定礼义制度,并把它们公之于众,甚至能感化那些残暴的国家。
而且,圣明的帝王不会滥杀无辜,周文王称王,只征讨了四个国家,周武王只杀害了两个人,周公旦实现了称王于天下的大业,到了周成为就没有杀戮了。荀子说,这样的礼义之道难度不值得推崇吗?文王推行了礼义之道,虽然只占有方圆百里的国土,但天下被他统一了;夏桀、商纣王舍弃了礼义之道,尽管掌握了统治天下的权力,却不能寿终正寝。
因此若是善于利用礼义之道,那么方圆百里的国家完全能够独自存在下去了; 而不善于使用礼义之道,那么就是像楚国那样有了六千多里的国土,也依然会灭亡。因此,君主不致力于掌控礼义之道而只求扩展他的势力,这就是他危险而导致灭亡的原因。
这里荀子论述了“霸道”和“王道”的差异,春秋五霸被称为“霸主”,但是他们没有遵从礼义,不符合道义,他们的行为并不具有正当性,因此不值得推崇。而相较于“霸道”,荀子更推崇“王道”,比如周文王、周武王,他们遵从礼义,他们用最少的杀戮统治天下,他们用最仁爱的方式治理国家,这才是正确的治国之道,才是真正值得赞扬和推崇的。
他说,之前有个人叫姑布子卿,现在魏国有个人叫唐举,他们都声称能根据人的形体样貌,来推测人的祸福凶吉,人们很称道他的相术。但荀子说,以形体、容貌来判断人的命运,这种相人古代是没有的,有学问的人也不讨论这种事情。荀子说:“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意思是说,观察一个人的相貌,不
2024-12-19 10:33:47公元前771年,周王朝的都城镐京被来自西方的犬戎攻陷。姬宫涅,这位一生崇尚爱情的周天子,在呼吸停止前的一刻也没有想到,为了博得眼前美人的一笑,他付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还毁掉一座城市,葬送了一个王朝。骊山脚下的连天烽火,如同一位孤寂的舞者,独自在空中摇曳。遥望着那座已经覆灭的王都。同时也宣告着一个
2024-12-19 10:19:26论性恶荀子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恶论,跟孟子的性善论相牴牾。荀子在自然观方面强调“天人之分”,在人性论方面也强调“性伪之分”。《礼论》篇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本始材朴”指人性的素质,是天然生成的。“文理隆盛”指礼义道德,是人为制作的。荀子所谓
2024-12-19 10:03:07第一段对话。程繁问墨子说,先生之前说过,“圣王不为乐”,圣明的君王都不创作音乐,但是比如诸侯处理政务太劳累了,士大夫工作太劳累了,农夫耕作太劳累了,他们用音乐来舒缓劳累,难度这也有错吗?第二段对话。墨子说,君王创作音乐越多,那么功绩就越少。以前尧舜时期,只有茅草盖的房子,他们制定了一些简单的礼,也创
2024-12-19 09:47:15儒家,在中国历史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影响力浸润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小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大到经济民生,思想文化等,社会的方方面面中都渗透着儒家的精神。说起儒家,我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儒家圣人,这也理所应当,毕竟在我们所接受的儒家文化中,接触到最多就是他们的思想。但是我们常常
2024-12-19 09:32:03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