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八年正月,年仅八岁的康熙帝即位。根据顺治帝遗诏,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康熙。
这四位大臣中,索尼声望高隆,但因年迈多病,见鳌拜居功自傲,气焰嚣张,又见他与苏克萨哈互不相容,因此畏事发怵。苏克萨哈与鳌拜虽有姻亲关系,但二人政见不合,时常发生争执。遏必隆为人庸懦,知道鳌拜为人凶恶,对他屡次矫诏诛杀大臣之事,也只是缄默不言,不加以阻止。鳌拜自恃荣宠,意气凌轹,常常不把年幼的康熙帝放在眼里,曾直接以“小孩子”称呼他。
若单说鳌拜的武功,他也是满洲一大猛将。随清太宗皇太极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被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此人很有膂力,他曾挽一强弓,直接将铁箭射在正阳门上,十多名侍卫都不能将箭拔下来。其人猛悍可见一斑。
鳌拜手握重兵,在朝廷内外广树党羽,结党营私,擅权专断。当时,朝中有一半的权贵、亲信大臣出自他的门下。
康熙帝天性仁厚,心地慈悯,且又聪慧过人。鳌拜见幼主天资聪颖,日渐长成,惟恐自己将来难以控制他,平常对幼主出言不逊,有意凌辱与刁难。
康熙幼时喜欢阅读儒家经典。当时的侍讲学士孙芑瞻曾说:“圣祖勤学,前古所无。”康熙勤学苦读四书五经,用功至深,曾累到咳血,并亲笔御书“敬天”、“以爱己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作为座右铭。
有一次,鳌拜刚要奏事,见康熙诵读不停,非常不高兴地当面侮慢他,说:“我大清自有规章制度,皇上最好读一读喇嘛经,不适合读儒生的书。先帝不以臣为不肖,所以使臣训诲皇上。”
康熙帝笑着说:“彼一时,此一时。入主中原,却不阅读孔子之书,这可没有道理。朕认为三教皆平等,不可随意自分高低,奈何爱卿见识不广呢。”
鳌拜生气地说:“皇上刚刚亲政,就拒绝听微臣忠谏,我还敢问国事吗!”遂即忿然拂袖,准备退下。
康熙阻止他,说:“朕并非拒谏之主,阅读儒书也不是坏事。爱卿应当平心而察。”
只可惜鳌拜刚愎自用,听到良言后反而恼羞成怒,怒不可遏地说:“皇上,请将臣的话交付诸臣讨论。假如臣的话有贻误之嫌,臣愿伏斧请罪,以谢皇上。”康熙也不介意鳌拜的顶撞,只是一笑作罢。鳌拜见动不了少年天子,也无可奈何,独自怨恨不已。
此时的康熙也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就能够不动声色,以智慧威慑桀骜不驯的悍将,足以见康熙帝的聪睿和度量。
有一天,鳌拜奏请康熙册封其家族的一位前辈,其人曾经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征伐朝鲜立下大功。鳌拜大陈祖上事迹,请皇上立即优待褒奖。康熙说:“不是他的功绩不伟大,而是先皇对他的恩典,已经非常优渥。以他将军的身份,先皇对他的恩赏体恤至深。今天还要请封?朕不敢超越先皇成例,请爱卿自重。”
鳌拜不奉承命令,在朝堂之上嚣张跋扈,大肆申辩。康熙虽厌恶他要挟跋扈,但念及他是先朝功臣,不想取消他的顾命重任。于是从容地对他说:“朕另有旨意,爱卿何必为此过于劳心。”这本是天子宽慰臣子之言,鳌拜单方认为已经获得皇上荣封面命。
因正白旗圈地一案,三位朝中重臣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联登、户部尚书苏纳海与鳌拜意见不合,并反抗鳌拜换地的要求。鳌拜没有取得康熙旨意,毫无顾忌地直接诛杀了这三位大臣。后又罗织罪名,一意孤行处死苏克萨哈,并诛其全族,令朝野震惊。
鳌拜自恃军功赫赫,常称病不朝,反而要康熙帝亲自前往府邸探望他。康熙来到他的寝室,御前侍卫和托见鳌拜表情异样,顿时心生警觉,迅速走到榻前,掀开席子一看,发现一把刀。康熙笑着说:“刀不离身,本是满洲风俗,不足为怪。”遂即起身返驾回宫。
当时四位辅政大臣,索尼已病故,苏克萨哈被鳌拜害死。遏必隆知道鳌拜凶恶,对其屡次矫诏杀害大臣之事,也不敢声张,更不敢加以阻拦。所以,此时的鳌拜更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于《康熙传》中所述,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权威。鳌拜亲信遍布朝廷内外,他擅权僭越,无人敢与他抗衡。
为除鳌拜,康熙帝密选强健的少年子弟,在宫中练习摔跤游戏。一年后,每一个健童都能以一当十。
待鳌拜入宫朝见之日,康熙召集少年侍卫,当面相问:“你们都是朕的股肱旧臣,是畏惧朕,还是畏惧鳌拜?”众人异口同声回答道:“独畏皇上!”当鳌拜进宫后,康熙指挥少年侍卫将其擒获。
康熙命议政王等人审查鳌拜罪行。康亲王杰书等会谳后,列出鳌拜三十条大罪,判其死刑。康熙帝念其是先皇功勋旧臣,且为国效力时日长久,不忍心诛杀,将死刑改为革职拘禁,籍没家产。鳌拜最终老死于囚禁之所。
十六岁的康熙帝兵不血刃,就为大清解除了这一巨大的社稷毒瘤。
魏无忌(约公元271年-349年),字少卿,是中国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化名流,他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魏无忌在晋朝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魏晋之际,一时之杰”。魏无忌在军事、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早年在军事方面表现出色,曾多次参与平定叛乱、剿灭盗贼等战事,屡次立下战功
2025-05-01 02:29:43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因礼贤下士大量招收人才,门客可达三千人,同时他也有打仗的经验。他曾多次帮助赵国打败秦国,并主张合纵抗秦,这样一个人才为何会到晚年抑郁而终呢?不受待见魏无忌又被称作为信陵君,他和田文、赵胜和黄歇并称为“四君子”,他出身魏国贵族。同时他也是魏安厘王的弟弟,等到安厘王即位以后才
2025-05-01 01:14:59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父亲魏昭王去世,魏无忌的哥哥魏圉继承魏国王位,是为魏安釐王。翌年,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他因而被称为信陵君。魏无忌出身贵族,礼贤下士,招养门客。曾派门客刺探邻国动静,对秦军东进意图思虑甚深,认为秦必以吞韩并魏为先,故反对亲秦伐韩之策,力劝魏王存韩以保魏
2025-04-30 03:42:53唐朝时期女性的地位非常之高,不仅可以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甚至还可以在婚前谈恋爱,要知道这在清朝的时候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说唐朝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朝代。与此同时在这个朝代当中诞生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尤其是武则天成为皇帝这件事情就足以见得唐朝是一个非常包容开放的朝代,同时也是一个讲究男女平权的朝代。当然了,在
2025-04-30 02:32:25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后,秦军继续向赵进攻,围困赵都邯郸,赵向魏求救。图-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势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往救,又慑于秦的恫吓,命军队驻扎在边界按兵不动。情急之下,魏信陵君急于救赵,窃符救赵,假传君令杀了魏将晋鄙,解除了邯郸之围,从此信陵君确立了在各国中的强大影响力。时隔50年,公元前20
2025-04-30 01:44:12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