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鳌拜自恃荣宠,意气凌轹,为何不把年幼的康熙帝放在眼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3 09:32:34    

顺治十八年正月,年仅八岁的康熙帝即位。根据顺治帝遗诏,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担任顾命大臣,辅佐康熙。

这四位大臣中,索尼声望高隆,但因年迈多病,见鳌拜居功自傲,气焰嚣张,又见他与苏克萨哈互不相容,因此畏事发怵。苏克萨哈与鳌拜虽有姻亲关系,但二人政见不合,时常发生争执。遏必隆为人庸懦,知道鳌拜为人凶恶,对他屡次矫诏诛杀大臣之事,也只是缄默不言,不加以阻止。鳌拜自恃荣宠,意气凌轹,常常不把年幼的康熙帝放在眼里,曾直接以“小孩子”称呼他。

若单说鳌拜的武功,他也是满洲一大猛将。随清太宗皇太极征战沙场,立下赫赫战功,被赐号“巴图鲁”,意为勇士。此人很有膂力,他曾挽一强弓,直接将铁箭射在正阳门上,十多名侍卫都不能将箭拔下来。其人猛悍可见一斑。

鳌拜手握重兵,在朝廷内外广树党羽,结党营私,擅权专断。当时,朝中有一半的权贵、亲信大臣出自他的门下。

康熙帝天性仁厚,心地慈悯,且又聪慧过人。鳌拜见幼主天资聪颖,日渐长成,惟恐自己将来难以控制他,平常对幼主出言不逊,有意凌辱与刁难。

康熙幼时喜欢阅读儒家经典。当时的侍讲学士孙芑瞻曾说:“圣祖勤学,前古所无。”康熙勤学苦读四书五经,用功至深,曾累到咳血,并亲笔御书“敬天”、“以爱己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作为座右铭。

有一次,鳌拜刚要奏事,见康熙诵读不停,非常不高兴地当面侮慢他,说:“我大清自有规章制度,皇上最好读一读喇嘛经,不适合读儒生的书。先帝不以臣为不肖,所以使臣训诲皇上。”

康熙帝笑着说:“彼一时,此一时。入主中原,却不阅读孔子之书,这可没有道理。朕认为三教皆平等,不可随意自分高低,奈何爱卿见识不广呢。”

鳌拜生气地说:“皇上刚刚亲政,就拒绝听微臣忠谏,我还敢问国事吗!”遂即忿然拂袖,准备退下。

康熙阻止他,说:“朕并非拒谏之主,阅读儒书也不是坏事。爱卿应当平心而察。”

只可惜鳌拜刚愎自用,听到良言后反而恼羞成怒,怒不可遏地说:“皇上,请将臣的话交付诸臣讨论。假如臣的话有贻误之嫌,臣愿伏斧请罪,以谢皇上。”康熙也不介意鳌拜的顶撞,只是一笑作罢。鳌拜见动不了少年天子,也无可奈何,独自怨恨不已。

此时的康熙也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就能够不动声色,以智慧威慑桀骜不驯的悍将,足以见康熙帝的聪睿和度量。

有一天,鳌拜奏请康熙册封其家族的一位前辈,其人曾经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征伐朝鲜立下大功。鳌拜大陈祖上事迹,请皇上立即优待褒奖。康熙说:“不是他的功绩不伟大,而是先皇对他的恩典,已经非常优渥。以他将军的身份,先皇对他的恩赏体恤至深。今天还要请封?朕不敢超越先皇成例,请爱卿自重。”

鳌拜不奉承命令,在朝堂之上嚣张跋扈,大肆申辩。康熙虽厌恶他要挟跋扈,但念及他是先朝功臣,不想取消他的顾命重任。于是从容地对他说:“朕另有旨意,爱卿何必为此过于劳心。”这本是天子宽慰臣子之言,鳌拜单方认为已经获得皇上荣封面命。

因正白旗圈地一案,三位朝中重臣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联登、户部尚书苏纳海与鳌拜意见不合,并反抗鳌拜换地的要求。鳌拜没有取得康熙旨意,毫无顾忌地直接诛杀了这三位大臣。后又罗织罪名,一意孤行处死苏克萨哈,并诛其全族,令朝野震惊。

鳌拜自恃军功赫赫,常称病不朝,反而要康熙帝亲自前往府邸探望他。康熙来到他的寝室,御前侍卫和托见鳌拜表情异样,顿时心生警觉,迅速走到榻前,掀开席子一看,发现一把刀。康熙笑着说:“刀不离身,本是满洲风俗,不足为怪。”遂即起身返驾回宫。

当时四位辅政大臣,索尼已病故,苏克萨哈被鳌拜害死。遏必隆知道鳌拜凶恶,对其屡次矫诏杀害大臣之事,也不敢声张,更不敢加以阻拦。所以,此时的鳌拜更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据法国传教士白晋于《康熙传》中所述,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权威。鳌拜亲信遍布朝廷内外,他擅权僭越,无人敢与他抗衡。

为除鳌拜,康熙帝密选强健的少年子弟,在宫中练习摔跤游戏。一年后,每一个健童都能以一当十。

待鳌拜入宫朝见之日,康熙召集少年侍卫,当面相问:“你们都是朕的股肱旧臣,是畏惧朕,还是畏惧鳌拜?”众人异口同声回答道:“独畏皇上!”当鳌拜进宫后,康熙指挥少年侍卫将其擒获。

康熙命议政王等人审查鳌拜罪行。康亲王杰书等会谳后,列出鳌拜三十条大罪,判其死刑。康熙帝念其是先皇功勋旧臣,且为国效力时日长久,不忍心诛杀,将死刑改为革职拘禁,籍没家产。鳌拜最终老死于囚禁之所。

十六岁的康熙帝兵不血刃,就为大清解除了这一巨大的社稷毒瘤。

相关文章

魏延与张郃三次对决,谁才是三国真正的武将之王?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英雄辈出,战火纷飞。街亭之战,一场关乎蜀汉命运的战役,马谡的失误让街亭失守,曹魏的名将张郃紧追不舍,形势危急。就在这紧要关头,蜀汉大将魏延率军赶到,他挥刀纵马,直取张郃,一战成名,重新夺回了街亭。这场战役,不仅是魏延和张郃的第一次交锋,更是两位三国名将较量的开始。魏延,蜀汉

2025-09-16 03:26:45

如果刘备为魏主、孙权为蜀主、曹操为吴主,三国会发展成怎样?

想象一下,如果三国时期的刘备成了魏主,孙权成了蜀主,而曹操成了吴主,这历史的车轮是不是得换个方向转转?要知道,在那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年代,刘备这位中山靖王之后,可是自带光环的。如果他坐上了魏主的位置,别说士大夫们了,就连普通百姓恐怕也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吧!刘备这个人设,妥妥的是个“仁义大哥

2025-09-16 02:44:33

乐羊灭亡中山国以后......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乐羊,一个是战国时候的乐羊,一个是东汉的乐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前者。战国的乐羊,本是宋国人,应该姓子,宋国公子里有个叫衎(字乐父)的,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字作为自己氏,后来氏和姓不分,就逐渐发展出乐这个姓来。这个乐羊跟吴起(杀妻求将)有点像,他是吃儿子的肉羹换取军功。乐羊怒喝中山羹后

2025-09-15 03:36:23

霍光:鲜为人知的铁血人物,历史上第一个斩首行动就是他策划的

霍光是一个美男子,面白皙,美髯。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谨慎小心。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犯过错误。有一个大臣观察到,霍光上朝进入宫殿,走上了台阶后到步入议事厅觐见皇帝的地方,他走的步数每天一步不多一步不少。可见霍光的自律与严谨超乎常人。汉武帝正是因为霍光身上谨慎小心的优点,加上对霍光的兄长

2025-09-15 00:16:56

邹忌的两次劝谏,使齐威王开始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齐国强盛起来

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看到帅哥是很容易的,可是在历史上想要看到帅哥,那就得这个帅哥在历史做出其他的贡献。战国时齐国就有这样一个人,不仅将自己的美留在了历史中,更重要的是间接使齐国强大起来,这个人就是邹忌。1.以琴劝谏齐王不知道是比较帅的人喜欢搞艺术,还是搞艺术显得帅,反正大帅哥邹忌就是搞音乐艺术的。

2025-09-14 03:53:5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