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画像
一、三征噶尔丹
康熙帝安抚蒙古各部,三征噶尔丹,打击准噶尔部,又进军西藏,尊崇达赖喇嘛,挫败分裂势力,将新疆、西藏牢牢的控制在中国版图里。
二、收台湾
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了台湾,由于郑氏效忠明朝,不断侵扰沿海地区。康熙帝命施琅为水师提督,澎湖海战大展神威,一举收复台湾,统一全国。
收复台湾示意图
三、驱逐沙俄
清军入关后,沙俄势力不断入侵我国领土。康熙帝发动雅克萨之战,战胜沙俄,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重新确定了两国边界。
尼布楚条约划定边界示意图
四、编纂康熙字典等典籍
康熙帝在位期间命人编纂了康熙字典等诸多典籍,有效的促进了文化传播,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康熙字典
五、实行民族统一战线
清朝由少数民族建立,建立之初,民族矛盾尖锐,天下未能归心,康熙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团结士大夫等各阶层,安抚蒙古各部及汉族,学习汉文化。有效的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拜谒明孝陵,消除对立情绪,稳定人心。
六、学习西方文化
康熙帝命传教士教授欧洲天文学、数学和地理学,并认真研究。并派人学习加以推广。还推广西药,还命人远赴重洋招募科学家。洋为中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了解中国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秦赵长平之战的秦军最高统帅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武安君白起,而战后的坑杀几十万赵军也成为白起最大的一次“人屠”。但奇怪的是,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在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中,秦国从一开始就对赵国的战略决战来准备
2025-09-06 09:52:28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这位 “飞将军” 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一生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次,屡立战功,威震边疆,然而最终却未能被封侯,这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有人认为,李广一辈子没被封侯与他和匈奴的战败经历有关。公元前 129 年,汉武帝派李广等四位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出击匈奴。李
2025-09-05 01:35:54引言关于商鞅,有两个词语大家耳熟能详,一是著名的“商鞅变法”,二是“徙木立信”。如果单从这两个词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商鞅是一位有魄力、有计谋、厉行革新的正面人物。(商鞅)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如此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为什么司马迁要对商鞅做此评价?可能一切都要从《商君书》里的驭民五术说
2025-09-05 00:52:13张仪是高深莫测的鬼谷子的学生,他在出山后到了秦国,获得了秦惠文王的信赖,并得以重用,秦王任命张仪为国相。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但是在秦武王继位后,张仪却失去了信任,秦王还放任他离开了秦国。秦武王之所以不信任张仪,其实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这样了。根本原因在于秦武王孔武好战,与张仪的政
2025-09-04 06:07:01吴国自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少主孙亮、孙休先后临朝。而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张布一班权臣迭起,跋扈飞扬,前仆后继,以人臣行主威,前车之覆不鉴,皆败不旋钟,自取颠陨,身诛家夷。一、诸葛恪诸葛恪字元逊,山东沂南人。吴国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其才气干略,为邦人所称。弱
2025-09-04 05:02:41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