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降清的大明总督洪承畴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2-08 00:31:50    

洪承畴,明朝福建泉州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以年仅23岁的年纪便考取进士,前途无限光明。洪承畴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他不光读书读得好,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套。崇祯二年(1629年)在任陕西督粮参政的洪承畴便带兵剿灭数百叛农民起义军,一时间威名大震,众人瞩目。要知道一个进士出身,又能带兵打仗的文官在大明还是很吃香的。

翌年六月,有了战绩的洪承畴被提拔为延绥巡抚,开始独自领兵剿灭起义军。他杀伐果断,一时间,起义军在陕西的发展势头被其遏制。洪承畴的能力被崇祯所看重,随升任其为总督,洪承畴也没有辜负崇祯,没几年便将起义军的势头压下去,甚至将李自成赶进了商洛山。

此时,关外的清军进逼关锦宁防线,崇祯派洪承畴率大军北上松山、锦州抵御清军。洪承畴大败!被俘!

洪承畴是清军俘获的最高级别的明朝官员。皇太极满心欢喜,洪承畴身居高位,如果能为自己所用,那是再好不过了。一开始,洪承畴身上还有些节气。面对皇太极的劝降置之不理并且绝食数日。直到内院大学士范文程来劝说时,发现洪承畴连房梁上掉落的灰尘都要擦去,明白洪承畴绝对不可能绝食而亡,连一点灰尘都受不了的人如何敢于面对死亡。

皇太极趁机召见洪承畴,一顿小手段,洪承畴感激涕零,趁机降清。可惜崇祯还误以为他战死,为他罢朝三日。

只不过洪承畴降清后皇太极并没有继续让他带兵,只是用于咨询。直到皇太极离世,关内剧变。多尔衮率大军南下准备入关,在得知李自成已经攻进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后,洪承畴建议直接从密云进关,与李自成抢夺京城。虽然由于后来情况有变,这一策略没有用上。但洪承畴依旧获得了多尔衮的信任。

入关后,洪承畴备受器重,与在关外完全不同。上任兵部尚书、书院大学士,职位甚至比在明朝的时候还要高。

多铎在江南推行“剃发令”引发抗清浪潮后,他受令南下。洪承畴的手段自然要比多铎强上许多。他一边百般利诱抗清人士中的不坚定者,一边派大军剿灭反清义军。黄道周、金声、陈子龙、夏完淳等抗清英雄皆被他杀害。

当南明大将李定国在南方击杀了清军大将尼堪和孔有德后,清廷一度想要放弃南方,洪承畴此时站出来反对,并亲自率大军南下。坐镇湖南,阻止了南明的反攻。

洪承畴在清军占领云南后便请病回家,可怜半辈子给清廷卖命,只得了一个轻车都尉的爵位。

洪承畴死后清廷对他的态度也很是不屑,在康熙六年给他的御制碑文中甚至出现了“尔图报豢养之恩”之类的语句。之后更是将其编入《贰臣传》。

洪承畴之所以降清后如此为其卖命,无非是心中惶恐,自己降清显得太过显眼,如果清廷夺取天下,成了顺应天命,那自己投降的事情别人就会忘记。

可惜大明养士近三百年,养出了洪承畴这样的人物!可悲!

相关文章

降清的大明总督洪承畴

洪承畴,明朝福建泉州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以年仅23岁的年纪便考取进士,前途无限光明。洪承畴也确实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他不光读书读得好,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套。崇祯二年(1629年)在任陕西督粮参政的洪承畴便带兵剿灭数百叛农民起义军,一时间威名大震,众人瞩目。要知道一个进

2025-02-08 00:31:50

鸡鸣狗盗的孟尝君,居然三国为相!齐国公子,学问一般,权术为上

战国四公子,以孟尝君为首。作为战国后期被人交口称赞的“君子”,孟尝君以善于交结门客,结交有识之士而声名远播,然而,如此王安石曾如此评价孟尝君:“孟尝君一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曾经以信义著称的孟尝君,为何在王安石的眼中连君子都算不上。这又是为什么呢?一、礼贤下士,来者不拒,孟尝君:会偷东西

2025-02-08 00:25:46

洪承畴兵败被俘投降满清的原因,国家大义?贪生怕死?美色诱惑?

为了维护和巩固一姓江山,封建社会的历代君王都会大力褒扬那些忠于自己和从一而终的臣子,比如伊尹、管仲、屈原、诸葛亮、魏征、范仲淹、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同时,也会大力贬抑那些背叛自己和朝秦暮楚的臣子,比如中行说、吕布、安禄山、石敬瑭、刘豫和吴三桂等人。 洪承畴剧照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根据各自的历史功

2025-02-08 00:21:02

康熙治理黄河:黄河从此安定了150多年,在历史上堪称奇迹

自南宋以来,黄河就实现了“夺淮入海”,对江淮地区的威胁也变得更加严重。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黄河上游生态破坏严重,使得黄河的泛滥、改道的频率加快,治理黄河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清朝初期,黄河泛滥问题越发严重。根据统计,顺治年间,黄河大决口就有15次;康熙初年(1662—1677年),黄河决堤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2025-02-08 00:10:11

孟尝君养士,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吗?

“鸡鸣狗盗”一词,出自《史记》,原意指学鸡鸣叫来骗人以脱险、装成狗的样子来盗窃,本意指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本领或技能,并无褒贬之意,后来渐渐成了贬义词,用以比喻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会一些低贱卑下、旁门左道、投机取巧的技能,用以偷偷摸摸行为的人。而“鸡鸣狗盗”典故的主人公,正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

2025-02-08 00:06:5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